閆肖鋒
因“未按名址投遞快件”,國家有關部門決定立案調查美國聯邦快遞。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華為正在審查與美國快遞公司聯邦快遞的合作關系,因為這家美國公司在沒有被授權的情況下,將兩個由日本送往華為公司在中國地址的包裹轉運至美國,并企圖將另外兩個由越南送往華為在新加坡及香港分公司的包裹轉運至美國。
聯邦快遞辯稱,沒有任何外部方面要求聯邦快遞轉運這些貨件。有關貨件正在退還至發貨方途中。
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則表示,聯邦快遞公司嚴重違反中國快遞業法規,嚴重損害用戶合法權益,有關部門決定立案調查。
這是中國5月31日宣布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后,第一家被調查的美國企業。該制度針對的是不遵守市場規則、背離契約精神、出于非商業目的對中國企業實施封鎖或斷供,嚴重損害中國企業正當權益的外國企業、組織或個人。
對于“不可靠實體清單”,商務部列出四個指標:一是該實體是否存在針對中國實體實施封鎖、斷供或其他歧視性措施的行為;二是該實體行為是否基于非商業目的,違背市場規則和契約精神;三是該實體行為是否對中國企業或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損害;四是該實體行為是否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或潛在威脅。
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對列入清單的實體采取任何必要的法律和行政措施。同時,社會各方也會從中得到警示,在與列入“清單”的外國實體進行交易和交往時,要提高警惕,防范不可靠風險。

圖/IC
中國主要希望“清單”制度起到以下作用:一是維護中國國家安全,包括經濟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資源安全等;二是保障社會公共利益,維護企業正當權益,防范中國實體在國際經貿活動中遭遇斷供、封鎖等重大風險;三是維護公平合理的國際經貿規則和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商務部發言人也同時申明:“不可靠實體清單”可調整,列入企業有申辯權。
當前經濟全球化深度發展,全球產業深度融合,國際產業分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018年,中國進口中間品占進口總額的78%,出口中間品占出口總額的47.5%。近年來,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部分國家濫用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措施,濫用長臂管轄等手段,對全球經濟增長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安全和穩定造成嚴重損害,對全球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產生嚴重影響,也破壞了國際經濟秩序和多邊貿易規則,損害了全球經濟和包括中國在內的各相關國家利益。
而中國推出“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就是針對以上貿易霸凌行徑予以反制。相信美國聯邦快遞是第一家,也決不會是最后一家。在美國將華為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單”后,中美緊張局勢驟然升級。除谷歌的安卓系統外,高通、英特爾、賽靈思等美國公司也表示將凍結對華為公司的軟件和組件供應。外媒分析,中國將挑一些“壞例子”加以懲罰,給華盛頓帶來壓力。
那么,下一家會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