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瀟儀
時針倒轉。2016年伊始,長江經濟帶再次成為國家頂層設計關注焦點。這一次,對它的釋義已非以往的“黃金水道”“立體交通走廊”,“生態修復”擺在了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成為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首要原則。
同年,中國金融體系建設也迎來綠色“升級”,頂層設計和制度基礎快速完善,綠色金融體系初步形成,為長江大保護源源不斷注入“綠金活水”。
重慶作為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對整個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三年來,以“長江大保護”為重點的生態保護投入連年增加,最高年投入近500億元,環境保護投資指數連續多年超出全國平均水平。
“重慶對環境保護投入非常大,單靠政府投入是不夠的,仍需依靠大量社會投入,其中以興業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在推進環保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重慶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會長張勇說,在眾多商業銀行中最早投入綠色金融的興業銀行令他印象深刻。
距重慶市中心50分鐘車程的木洞古鎮,長江支流穿城而過。過去,古鎮主街道與長江間是一片灘涂,旱季雜草叢生,雨季江水卷著泥沙流入下游,歷年江水侵蝕下河岸線參差不齊。三峽庫區蓄水后,部分河段出現大量泥沙淤積,影響航行。如今,一道長達5.4公里的防洪護岸堤筑起,臨江灘涂變成花海,江水緩緩流過。
一道防洪護岸的堤壩不僅守護了古鎮平安,也帶來了人氣和商機。如今的木洞古鎮已成為重慶人的周末打卡地,以及其建設主體重慶國際生物城融合發展、吸引人才的重要砝碼。
麻柳嘴鎮沿江河段與之類似。作為三峽庫區尾水位庫區城鎮,麻柳嘴鎮沿江尚無基本防洪設施,河道內積留的污染物與高溫形成的惡臭和病菌,對生態環境造成很大影響。
長江大保護,治水先行。2016年,興業銀行為麻柳嘴鎮(梓桐壩)河段和木洞古鎮防洪護岸綜合整治工程給予專項貸款規模,提供了9億元綠色金融貸款,并開辟了專屬綠色通道,保證工期進度。
作為長江大保護重要組成部分,工程全面建成后,將從根本上改善沿江景觀,提升沿岸整體防洪水平,還可以改善種植面積,加快當地農民致富,促進地區可持續發展。
據興業銀行綠色金融部總經理羅施毅介紹,長江大保護涉及的水資源治理是該行綠色金融發展的重點領域,2013年首家推出了水資源利用和保護綜合解決方案,在該行接近9000億綠色金融融資余額中,水資源利用和保護領域占全部綠色金融業務比例超過1/3。
5月的山城重慶,連續陰雨導致低洼路面積水,而進入兩江新區悅來新城海綿城市項目,雨點落在地上立刻不見蹤影,地面如同巨型海綿,將雨水快速吸收。雨水通過管道進入地下蓄水池,再通過植物和地勢高差層層凈化,達Ⅱ類水質標準的雨水流入嘉陵江,最終匯入長江。
從地面到地下,從陸地到長江,悅來海綿城市項目無疑是個大工程。作為國家級海綿城市試點,其建設并不缺乏關注。但興業銀行更具前瞻性和針對性,為該項目“海綿城市”建設專項提供24億綠色金融授信,并根據項目需求提供了超短融、中期票據、結算等個性化服務方案。
“由于當時沒有明確界定,不少銀行將綠色金融服務局限于能效項目。興業銀行依靠十多年綠色金融實踐經驗,看到了海綿城市背后固化土壤,減少水污染的綠色內核,可以提供利率更低、期限更長的綠色金融產品。”興業銀行重慶分行兩江業務總部總裁代玉紅說。
2019年3月,國家發改委等七部委正式印發《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作為界定我國綠色產業范圍的首個權威指導目錄,其發布實施具有重要意義。興業銀行早年間支持的海綿城市,也位列其中。
“綠色金融作為興業銀行的戰略業務,我們會不斷根據外部環境和客戶需求,在體制機制上完善升級。”羅施毅說。
隨著頂層設計和制度基礎持續完善,興業銀行綠色金融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被激發——在總分行設立綠色金融部的基礎上,2018年總行又設立綠色金融業務委員會,負責集團相關業務的統籌決策,由行長任主任委員。現階段興業銀行已擁有近200名綠色金融專業人才。
“興業銀行抓住長江經濟帶保護必要性與環保督查結合的緊迫性,牽頭組建攻堅工作組,把涉及長江大保護的一些企業納入戰略重點客戶,予以重點服務,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支持。”羅施毅介紹。
一江清水浩蕩東流,離不開上中下游的協作。據統計,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末,興業銀行在長江經濟帶沿線11省市綠色金融融資余額4097.69億元。
保護生態環境是千秋事業。未來,興業銀行還將源源不斷為長江大保護注入“綠金活水”。正如興業銀行董事長高建平在談及綠色金融時曾說過,“無論經濟發展模式如何變遷,無論全球化與逆全球化如何相對,綠色金融都將沿著當前之勢滾滾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