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的發展,通過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為社會的穩定進步奠定的良好基礎。在大數據的背景之下,對于國土的空間規劃有了新的定義,充分利用國土的空間對其進行良好的規劃,可以促進社會的穩定與進步,運用科學的方式對國土進行管理,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促進我國行業的創新與發展。
【關鍵詞】大數據;國土空間;規劃;策略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科學技術的提高,各個行業都有了新的成就,在對土地的面積上也有了新的要求和期待,我國是一個國土面積廣闊的國家,交通發達,農業面積廣大,生態文明良好,但是想要更好地促進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國土空間的規劃就尤為重要。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之下,積極建立大數據的思維,政府進行良好的改革,對于國土的空間規劃要有穩定的政策和措施,踐行科學發展觀與可持續發展戰略,對資源進行高效合理的分配與管理,促進我國各個行業的良好發展,順而推動社會的進步。
1、“大數據”引入國土空間規劃的意義和作用
大數據在建立的過程中,呈現復雜性和多樣性的數據,會對整體造成影響,積極的運用云數據,對于各種數據進行整合,分散管理,以促進知識與服務的能力。大數據的特點是數量多,并且運行速度快,具有多樣性,被交通,生物網絡等一些快捷的部門所運用。在土地方面,大數據主要運用于土地的流轉,以及管理和,城市規劃方面,但是對于土地空間的規劃沒有得到重視。在當前的國土規劃當中,政府設立的機構從上到下以及從左到右多層次進行管理,工作的重復以及數據的重疊方式,沒有穩定的標準,都給空間規劃帶來了一定的干擾。所以,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之下,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國國土空間的整體規劃,建立穩定的措施和方式,積極的引入國土空間規劃理念非常有必要的。
1.1有效解決傳統“規劃”銜接有差異的問題
在大數據系統的運營之下,為了和決策跨部門利益有更好的管理和規劃,建立了由人口、地理空間、宏觀經濟、土地利用類型、產業類別、生態環境因素等基礎數據組成的規劃數據庫和管理平臺。隨著國土空間業務的需要,規劃數據庫和管理平臺不斷擴展和實時更新。通過建立統一、全面、準確的規劃數據庫和管理平臺,協調數據統計口徑、標準和規劃期限,實現規劃“一圖”管理的統一信息聯動平臺,準確識別地方發展需求,解決關鍵問題
1.2確保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的科學性
積極建設統一的大數據平臺,對于城市的美化,國土的合理利用,交通的建設,環保的實施都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通過各種信息的傳遞進行收集和管理,重點建設大數據管理平臺,大數據管理平臺對各部門已經或正在編制的計劃進行篩選、比較分析,并通過信息技術傳遞給計劃單位和計劃主管。兩個平臺結合自身的功能定位,及時更新規劃信息,確保國土空間規劃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促進資源的合理利用。
1.3轉變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方式
盡管“公眾參與”在空間的規劃當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但是在實際運行當中, “專家領導”仍是規劃編制和評價的主導因素。傳統的公眾參與方式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對即將開始的活動進行大范圍的宣傳,需要人力發放調查問卷,之后進行統計整理。在大數據背景之下,數據的擴散、整合與分析都有了一定的突破和進步,提高了數據的處理時間,而且有利于發布和討論地域空間規劃的草案和成果,大量的公眾也可以通過關鍵詞挖掘和文本提取快速進行分類和分析。在具體的運營模式上,我們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社交網絡、微信、電子政務等網絡平臺,實現公眾參與網絡的鑒賞,評價和反饋,提高公眾對活動的參與性。
2、推動大數據國土空間規劃發展的策略
2.1科學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實現規劃大數據服務地方經濟
2.1.1在大型數據平臺上進行規劃編制,可以促進土地空間的規劃數據采集速度,以及加快數據價值的深度挖掘,減少數據的分析計算的時間,省略一定步驟,提高處理信息的效率。所以,國土空間規劃應在大數據的運營之下,充分的進行融合與借鑒,與地理信息系統、OA等技術合作,構建大數據與國土空間規劃相結合的規劃平臺,實現大數據平臺國土空間規劃的編制,提高利用效率,為國土空間規劃鋪墊良好的基礎。
2.1.2建立基于大數據的規劃管理機制比較復雜,因此有必要建立合適的管理機制,確保規劃管理的有序實施。具體建議如下:首先是建立規劃管理、信息基礎設施、面向規劃的大數據分析機構等多部門綜合管理機制;其次是構建網絡建設、數據交換與共享、規劃與準備三大平臺,互聯機制,確保規劃管理科學便捷;三是建立規劃評價與規劃現實的實時反饋,實施后的監測評價機制,確保引入大數據后的土地規劃能夠順利進行。
2.1.3 完善規劃管理措施,完善規劃管理措施,保證規劃管理機制有序實施、土地規劃順利進行。對基于大數據的國土空間規劃提出一些建議和意見:首先,對于國土規劃管理當中,嚴格的法律和相關的政策和措施時非常重要的,是原則和底線,可以保證國土規劃實行的整體質量和效率。其次對數據進行安全的管理,實行合理的運營手段;最后是建立標準和規范。對于大數據、基于大數據的地域空間規劃過程、具體分析模型應用的標準規范等,引入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的數據庫可以普遍應用于土地規劃的各個方面,以確保土地空間規劃的標準化。
2.2建立精煉的隊伍,提高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和能力技術
基于大數據的國土空間規劃需要復合型人才,既熟悉國土規劃專業知識,又熟悉計算機專業技術,精通計算機操作。所以,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工作素質與能力,保護工作人員的安全,培養優秀的復合型人才,為國土規劃奉獻更多的力量。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也推動了其他各行業的發展,在對于國土進行規劃的同時,要合理分配交通,城市建設,農業生態等各種方面的資源,提高資源的合理利用率,為我國更好的實行國土改革形成良好的鋪墊,努力培養工作人員的素質,提高其技術能力,為我國國土規劃建設培養合格的隊伍,促進國土規劃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劉小剛.國外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及啟示[J].金融經濟,2013,(9).
[2]陜西省國土資源廳課題組.關于優化國土空間開發利用和理順自然資源管理體制的幾點思考[J].陜西國土資源,2015,(2).
[3]劉瀏.城市規劃實踐中的大數據思維[A].新常態:傳承與變革——2015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C].2015.
作者簡介:
羅亮,1981年6月,男,大學本科,四川遠建建筑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副院長,主要從事城市規劃、鄉村規劃和社區規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