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二生 薛進華 溫賢銘

【摘 要】目的:研究姜黃素對AD模型大鼠學習和記憶能力的影響。方法:采用鏈脲佐菌素側腦室立體定位注射的方法制備AD大鼠模型,腹腔注射姜黃素治療2周后,Morris水迷宮檢測學習記憶能力,并檢測海馬組織GSH-Px、SOD的活性及MDA的含量。結果:與模型組相比,姜黃素治療組學習記憶能力顯著改善,海馬組織中SOD(P<0.01)和GSH-Px(P<0.01)的活性明顯升高,MDA(P<0.01)含量顯著降低。結論:姜黃素能夠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學習記憶能力,其機制可能與抑制海馬區的氧化應激反應有關。
【關鍵詞】姜黃素;AD;氧化應激
中圖分類號: R54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2-0014-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2.006
阿爾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是引起老年癡呆癥的主要原因,屬于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患者可表現為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障礙以及行為改變等臨床癥狀[1]。AD發病率與年齡密切相關,由于世界人口老齡化過程不斷加劇,AD的發病率也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日益成為全球范圍廣泛關注的社會問題,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精神和經濟負擔。目前,AD的發病機制還不清楚,尚無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尋找能夠防治AD的有效藥物具有重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姜黃素(curcumin,Cur)是一種廣泛使用的中藥材-姜黃的主要活性成分,姜黃素具有抗炎抗氧化、促進神經發育以及改善大腦的認知功能等作用[2-3],研究發現姜黃素能夠提高細胞還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的水平,減少活性氧的產生,能夠清除活性氧和活性氮等自由基的氧化作用[4],以及抑制脂質過氧化反應,清除過氧化反應中產生的活性自由基。
自由基的產生是引起氧化應激的重要因素,而氧化應激在AD發病的早期扮演著重要角色[5]。過度的氧化應激不僅能夠引起神經細胞死亡,還會導致大腦組織損傷[6],因此,抑制氧化應激可能是預防AD的重要舉措。本實驗采用鏈脲佐菌素側腦室立體定位注射的方法制備AD大鼠模型,研究姜黃素對AD模型大鼠學習記憶的保護作用,并探討其保護作用與氧化應激的關系。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動物
清潔級SD大鼠30只,雄性,體重240-280g,購自湖南斯萊克景達實驗動物有限公司,許可證號SCXK (湘) 2016-0002,動物房常規飼養,恒溫恒濕,12h晝夜規律(白晝時間為早8:00-晚8:00),所有操作均符合動物倫理。
1.2 試劑及藥物
姜黃素,鏈脲佐菌素購自美國Sigma公司,SOD、MDA、GSH-Px檢測試劑盒均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其他試劑均為國產分析純。
1.3 實驗方法
1.3.1 AD模型制備:側腦室立體定位注射鏈脲佐菌素[7]。
1.3.2 實驗分組
實驗大鼠隨機分成3組:對照組、AD模型組、Cur治療組,每組10只。治療組在AD造模后腹腔注射姜黃素(100mg/kg),每天一次,連續2周。對照組和模型組給予等體積的生理鹽水。
1.3.3 Morris水迷宮實驗:
姜黃素治療2周后進行水迷宮實驗,連續測試6天,實驗分為兩部分:定位航行試驗5天,第1天放在撤除平臺的池中游泳60s,適應水迷宮環境,第2天開始正式實驗,4個象限輪流作為入水點,大鼠面向池壁放入池中,記錄大鼠找到平臺的時間即逃避潛伏期,測試時間120s,若大鼠找到平臺或120s未找到平臺(逃避潛伏期為120s),測試者將其引導至平臺上,并停留30s,再行下次試驗。空間探索實驗1天,第6天撤除平臺,任選一入水點將大鼠放入池中,記錄60s內大鼠在池中的游泳路徑。
1.3.4 海馬組織生化指標檢測
行為學檢測完成后,處死大鼠,取海馬組織進行勻漿,按照試劑盒操作說明書檢測SOD、MDA、GSH-PX等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數據用■±SEM表示,水迷宮潛伏期數據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多組樣本均數比較采用方差齊性檢驗,組間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齊者用LSD法,方差不齊者用Tamhanes T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定位航行實驗
隨著檢測次數的增加,各組大鼠逃避潛伏期呈縮短趨勢。1-4 d AD模型組平均逃避潛伏期與對照組相比,均明顯延長(P<0.01);2-4 d Cur治療組較AD模型組逃避潛伏期時間明顯縮短(P<0.01),但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 空間探索實驗
由表2可見,與對照組相比,AD模型組在目標象限停留時間較短(20.47±3.82,P<0.01),穿越平臺次數較少(1.82±0.92,P<0.01);與AD模型組相比,Cur治療組在目標象限停留時間較長(28.15±3.17,P<0.01),穿越平臺次數增多(3.14±0.79,P<0.01)。表明Cur能夠改善AD大鼠的學習和記憶能力。
2.3 姜黃素對AD大鼠海馬組織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的影響
如圖1-圖3所示,與對照組相比,AD模型組大鼠海馬組織MDA(P<0.01)含量顯著增高,SOD(P<0.01)及GSH-Px(P<0.01)活性明顯降低;與AD模型組相比,姜黃素治療組大鼠海馬組織中MDA(P<0.01)含量明顯降低;SOD(P<0.01)及GSH-Px(P<0.001)活性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AD是最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變化包括大腦皮質彌散性萎縮、神經原纖維纏結以及老年斑形成等改變,以進行性認知和記憶功能障礙為主要臨床癥狀。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措施,因此尋找能夠防治AD的有效藥物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作為天然植物的提取物,姜黃素具有毒性低、不良反應小、藥源廣、價廉、服用方便等特點,能通過多種途徑對AD發揮治療作用,因此在臨床上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及發展前景。
本實驗采用Morris水迷宮檢測各組大鼠的學習和記憶能力,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AD模型組大鼠逃避潛伏期時間更長,在目標象限停留時間縮短,穿越平臺次數較少;與AD模型組大鼠相比,姜黃素治療后逃避潛伏期時間明顯縮短,在目標象限停留 時間延長,穿越平臺次數明顯增多,提示姜黃素能夠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學習和記憶能力。通過對海馬區氧化應激指標的檢測發現,AD模型大鼠海馬組織中MDA含量升高,SOD和GSH-Px活性降低,給予姜黃素治療后,SOD和GSH-Px的活性明顯升高,MDA含量顯著降低,提示姜黃素可能通過抑制氧化應激過程發揮保護作用,進而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學習和記憶能力。
【參考文獻】
[1]Lin L,Zheng LJ,Zhang LJ.Neuroinflammation,Gut Microbiome,and Alzheimer's Disease[J].Mol Neurobiol.2018,55:8243-8250.
[2]陳鑫.姜黃素對阿爾茨海默病小鼠學習記憶能力及海馬細胞的影響.中國老年學雜志[J].2016,36:6056-6058.
[3]葉莉莎,韓園,劉啟星等.姜黃素對阿爾茨海默病大鼠學習記憶及HMGB1和JNK表達的影響.中國病理生理雜志[J]. 2014,30(6):1114-1118.
[4]楊融輝,張寧.姜黃素對阿爾茨海默病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J].2015,34(1):152-155.
[5]Vina J,Lloret A,Alonso D,et al.Molecular bases of the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with antioxidants:prevention of oxidative stress[J].Mol Aspects Med,2004;25(1-2):117-23.
[6]方威,胡國章,劉乃杰.阿爾茨海默病與氧化應激的研究進展.中國老年學雜志[J].2017,37(20):5205-5207.
[7]Liu P,Zou L,,Jiao Q,et al.Xanthoceraside attenuates learning memory deficits via improving insulin signaling in STZ-induced rats[J].Neurosci Lett,2013,543:115-120.
※基金項目:江西省教育廳項目(GJJ13686);江西省衛生廳科技項目(20122032)。
作者簡介:溫二生,49歲,男,漢族,江西于都人,碩士,副教授,贛南醫學院生理學教研室,主要從事神經退行性疾病發病機制的研究。
*通訊作者:溫二生,生理學副教授,主要從事神經退行性疾病發病機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