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培書 霍偉偉
針對新時期市容管理特點,江蘇省揚州市城管局對一些反復性和普遍性的市容管理重難點問題不斷進行溯源剖析,對癥下藥,巧解難題,逐步探索創新出一套“三化”治“三怕”的特色做法。
一、揚州市容管理的“三怕”新挑戰
通過長期市容管理工作實踐與廣泛調研,揚州市容管理面臨“三怕”新挑戰。一怕城市丟“面子”。大到違章搭建、廣告店招、搭臺促銷,小到出店經營、流動攤點、“城市六亂”等市容管理方方面面,都是城市“面子”,真怕哪兒一亂,丟了“面子”。二怕城管隊員“厭煩”。諸如燒烤店桌椅出店擺放、鮮花水果超市店外促銷、電動自行車店外組裝、收廢品店外堆放等具有行業普遍性特點的占道經營問題,每天消耗管理人員大量精力。一線隊員天天做著重復的事情,久而久之,就怕一線隊員見怪不怪,心生厭煩。三怕市民群眾“埋怨”。為了給市民群眾營造安居樂業、舒適便捷的良好市容環境,城管部門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人力財力,積極開展市容環境治理,生怕個別老地方的老問題不能根治出現回潮反復,讓周圍市民群眾埋怨。
二、破解“三怕”的基本做法
針對“三怕”,揚州市城管局適時調整市容管理工作思路,弱化“短期整治”“集中攻堅”的老經驗舊做法,進一步將整治保障工作與日常管理有機結合,持續派發“清單任務”、開展“定量考核”,以整治促管理、以考核促整改,通過高標準的常態化管理實現整治質效的長效化,即“三化”整治。
——任務清單化。一是確定整治范圍、內容和標準。在市區建成區,實施市容管理、廣告店招、環境衛生、建筑垃圾管理、防違控違等5類突出問題的綜合整治行動,達到市容管理“四無四要”標準。二是制定整治方案和考核細則。組織實施全年整治工作。三是摸排分類整治任務。按照范圍、內容組織相關人員開展全方位的調研梳理工作,形成問題清單。四是下發首批任務清單。列出任務清單,標明完成時限,下發各區局限期完成。五是補發新增任務清單。整治過程中,仍然通過各條途徑不間斷采集新增任務,并以新增任務清單形式派發至各責任區局,確保相關問題應改盡改。
——考核定量化。創新采取“一組、一庫、一通報”形式,開展“點到點”定量化考核。一是成立考核班子。科學設置督查考核組成員,由市城管局分管領導任考核組長,組員分別由市局有關業務處室負責人、整治辦負責人、各區城管局分管領導及市容科長、市民觀察團成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記者代表和市民代表等組成,保證考核人員的廣泛性和代表性。二是設立考核路段庫。將整治區域內的路段按照“主干道、次干道、背街小巷”分層次,納入考核路段庫。每次考核按比例隨機抽取,即抽即考。三是組織實施考核。考核工作統一由整治辦公室組織實施,分階段性考核和日常考核。考核方式方法多種多樣,主要有:交叉觀摩考核、第三方考核和整治辦公室組織的定期日常考核。四是創新考核計分。考核百分制,其中階段性考核占考核總分的30%,日常性考核占考核總分的70%,一般一個月開展1~2次,按照回潮率計分。此外,各區探索形成在全市可復制推廣的經驗和模式,可在總分中酌情加1~3分。五是編發考核通報。所有考核均第一時間編發考核情況通報,肯定成績、指出問題。問題的點位信息均以附件形式下發限期整改,并列入下一輪日常考核必考內容。
——管理長效化。管理長效化是“三化”抓整治的落腳點。一是將整治任務轉化長效任務。階段考核驗收后,隨即轉化為長效管理任務,并納入日常考核。二是制定長效化舉措。建立健全“日巡查、周考核、定期通報”工作機制。對臨期任務進行時限提醒;對回潮問題進行扣分處理,同時列入市城管局督辦案件,跟蹤督辦。三是加大對長效措施落實不到位的懲處。零容忍處置回潮反復問題,通報未整改的、當地媒體曝光的,抄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對主體責任不落實的人員進行問效問責,在當期日常考核中加倍扣分并通報批評。
三、破解“三怕”的基本經驗
在“三化”整治實踐中,揚州市城管局針對不同整治內容和要求,認真思考提煉總結,創新出城市家具提升“三個不放過”、廣告店招規范“三拆三不等”、露天燒烤查處“四對一和雙入室”、市容整治對賬銷號“過三關”、東南片區改造“三個到位”、共享單車監管“四四一”以及省運會保障“四提升四確保”等市容管理新舉措,總結出六條經驗:
——化繁為簡。市容管理內容紛繁復雜,平時具體做什么怎么做全憑感覺,隨意性很強。現在創新市容整治清單化,所有問題列出清單,按照清單整治、檢查驗收、考核通報,復雜問題簡單化處理,簡單明了。
——先易后難。在梳理排定任務清單時,區分任務的難易程度,并將任務完成標準和要求在清單上逐一明確。簡單的城市“六亂”等市容問題,要求短時間內快速完成;復雜的如廣告店招等問題,要求時間放寬有序推進;困難的如違法建設等問題,要求依據法規,完成執法流程和手續按照規定時間完成。
——有據可查。注重整治資料數據的收集歸整和臺帳建立工作,存檔所有清單任務的整治前后對比照片資料;對易反復、易回潮的清單任務進行重點標注,并列為日常巡查督查重點。同時分類匯總城市管理問題,標注各類型市容問題的高發、易發區域(點位),為智慧城管做好基礎數據登記整理工作。
——緊盯不放。在考核體系中,一方面將考核總分的70%放到日常考核上,重點檢查常態監管情況,對已經完成的整治任務緊盯不放問長效,達到以考促整、以考促改的目的。另一方面對存在回潮反復的清單任務緊盯不放,查原因,問責任,并在考核中予以加倍扣分。
——對賬銷號。所有清單任務必須逐一對賬銷號,形成閉環,確保整治效果。對賬銷號全程要過“三關”:第一道初審關,任務沒有整治到位的不匯總上報驗收組;第二道比對關,按照前后對比照片,每項任務逐一過堂,一案一檔;第三道現場查勘關,深入實地查勘每一項整治任務,統一標準,不打折扣,一把尺子量到底。
——結果運用。考核結果的運用,是整治行動成功的關鍵。市局根據市里年度有關考核細則和要求,把市容環境整治的考核結果加權后,統一納入市城管局對區委區政府黨政正職和社會綜合指標城市管理方面的考核,極大地提升了各區城市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破解“三怕”的體會
揚州市的“三化”整治和長效管理思路清晰、辦法可行,成效明顯。
改變了臨時抱佛腳、突擊整治的慣性思維。為了任務去完成任務、為了保障去做保障等一些做法,其實效果一般,個別或局部問題任務雖然暫時得到處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三化”抓整治,從抓早抓小開始,先易后難,先謀劃思路后制定方案,先核心區域后次要區域,整治重點最終落實在抓常態長效上。
解決了眉毛胡子一把抓、越抓越亂的問題。很多一線同志在工作中很認真、很辛苦,但總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仍然較亂。創新“三化”抓整治,就是由市局把他們一畝三分地上所有問題進行調查摸底,全面排查列出任務清單,有針對性地開展指導、督查、考核工作,督促區街城管按照任務清單,明明白白干工作。
營造了抓一事、成一事、固守一事的良好氛圍。市容管理頭緒多、紛繁復雜是不爭的事實。按照“三化”整治要求,清單上的任務必須按序時要求完成,完成后必須對賬銷號,并立即轉入長效管理督查考核清單庫進行跟蹤問效。此方法不僅保證了清單任務的完成,還保證了已完成整治的問題不回潮、不反復。長此以往,常態化固守就成為自覺行為,想做事,做成事的氛圍也即形成。
實現了為人民打造整潔、優美、有序市容環境的初衷。只有市民群眾滿意,城管人才有成就感。“三化”抓整治圍繞這個目標,知道做什么(有清單),又清楚每天做多少(有序時);既及時了解工作成效(有考核),又方便掌握工作中的不足(有通報)。有的放矢,齊抓共管,這個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三化”抓整治的過程是閉環的,形成不了閉環的地方就是問題還沒有真正解決。只要堅持不懈按照“三化”抓整治、抓常態長效,“三怕”現象將不復存在,市民群眾對市容管理工作的滿意度將進一步提升,城市市容市貌也將更加整潔、優美、有序。
(責任編輯:趙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