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 張曼 趙紅霞 張文選



消費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它不僅可以拉動經濟增長、擴大內需,而且對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未來收入預期、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等方面發揮著重大的作用。本文從國內生產總值、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國家稅收等角度對影響我國居民消費水平因素的相關數據進行實證分析。
一、研究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呈現出持續快速發展的態勢,隨著我國GDP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費穩步增長,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十三五”規劃中指出:“適應消費加快升級,以消費環境改善釋放消費潛力,以供給改善和創新更好滿足、創造消費需求,增強消費能力,改善大眾預期,挖掘農村消費潛力,著力擴大居民消費。”中國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居民消費在日后的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作用日益凸顯。尤其在當前特殊的國際經濟大背景下,刺激居民消費,對于拉動經濟的增長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二、因素分析及模型建立
在現實生活中,影響居民消費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如:GDP、居民收入、物價水平、居民儲蓄、社會保障等。其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是影響人們消費的根本因素,居民收入是影響居民消費行為最主要的因素。
這里選取了居民消費水平為被解釋變量,用Y表示,選國內生產總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稅收、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解釋變量,分別用X1、X2、X3、X4、X5、X6表示。模型假定為: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μ,μ:隨機誤差項。
我國2003-2017年居民消費水平及其相關影響因素統計表
三、參數估計
借助于計量經濟學軟件Eviews對模型的參數進行分析,得到的回歸結果如下圖所示:
所以,模型估計結果為:
Y = -1234.370 +0.017310X1 +0.004742X2 +0.933671X3 -222.7246X4 -0.028098X5 +233.9722X6
(2454.553) (0.008628) (0.173976) (0.311502) (150.7527) (0.019691) (153.7167)
t=(-0.502890)(2.006282)(0.027259)(2.997317)(-1.477417)(-1.426937) (1.522099)
R2 =0.999759 ?=0.999578 ?DW=2.2986677 ?F=5528.711 ?=126.1172
四、模型的檢驗
(一)統計推斷檢驗:
1.擬合優度檢驗:R2=0.999759接近1,說明模型整體上對樣本數據的擬合程度較高,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的絕大部分差異進行了解釋。
2.F檢驗:在給定顯著性水平α=0.05下,從F分布表中查出F=5528.711>Fα(6,15-6-1)=3.58,說明原方程顯著,即解釋變量聯合起來對被解釋變量有顯著影響。
3.T檢驗:國內生產總值回歸系數的T統計量絕對值為2.006282>tα/2(15-6-1)=2.306,表明國內生產總值對Y有顯著影響;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回歸系數的T統計量絕對值為0.027259> tα/2(15-6-1)=2.306,表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對Y有顯著影響;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回歸系數的T統計量絕對值為2.997317> tα/2(15-6-1)=2.306,表明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對Y有顯著影響;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回歸系數的T統計量絕對值為1.477417< tα/2(15-6-1)=2.306,表明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國內生產總值對Y沒有顯著影響;國家稅收回歸系數的T統計量絕對值為1.426937> tα/2(15-6-1)=2.306,表明國家稅收對Y有顯著影響;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回歸系數的T統計量絕對值為1.522099< tα/2(15-6-1)=2.306,表明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對Y沒有顯著影響。
(二)多重共線性檢驗:
1.建立一元回歸模型
根據理論分析,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消費水平的主要影響因素,相關系數檢驗也表明,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與居民消費水平的相關性最強。所以,以Y=a+bX+作為最基本的模型。
2.將其余變量逐個引入到模型中,估計結果如下表所示(第二行為t檢驗值):
經過以上的逐步引入檢驗過程,最終確定我國居民消費水平函數為:
Y= ?192.1576 ?+0.006991X1 ?+1.265348X3
T = ?(2.707479) ? ?(4.243443) ? ?(12.24549)
R2=0.999674 ?=0.999620 ?DW=2.123978 ? F=18394.80 ?=119.7515
該模型表示,當國內生產總值增加1億元時,居民消費水平隨之增加0.006991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元時,居民消費水平隨之增加1.265348元。
五、結語
(一)國家應大力發展生產力,促進國民經濟協調健康發展。
國內生產總值的提高,會帶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提高居民消費水平,關鍵是促進國內生產總值的提高,從而增加居民收入。同時要培育和引導人們形成正確的消費意識,樹立科學、綠色、健康的消費觀念。
(二)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未來收入預期。
要刺激居民消費水平的增長,必須要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縮小行業差距,增加政府在公共領域的支出,增加社會保障和完善社會福利體系。政府還應繼續采取各種直接或間接刺激消費的政策,促進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從而促進經濟的可持續增長,調整合理的經濟增長結構。
(三)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國民社會保障水平。
國家應大力完善保障體系,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確保人們在教育、養老、醫療、住房等方面無后顧之憂,進一步擴大醫療改革、住房補貼、養老保障等方面的資金來源,將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實到實處。(作者單位:河北農業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