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崢愷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是指政府與私人組織之間,為了提供某種公共物品和服務,以特許權協議為基礎,彼此之間形成一種伙伴式的合作關系,并通過簽署合同來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確保合作的順利完成,最終使合作各方達到比預期單獨行動更為有利的結果。雖然在前期會使建筑企業效益得到提升,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會出現資金缺口,使得企業出現負債。而產業基金的出現,使得這一問題得到了很好地解決。伴隨而來的就是嚴格的監管制度以及項目創收不能滿足基金收益等問題,因此,本文就此類問題做出討論。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而經濟迅速地發展導致國內各個行業都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這一現象在建筑企業尤為明顯,不得不讓國家針對地方政府在融資信貸等方面加強了流程管理和監督制度,使得地方政府在企業招標時,融資渠道受到了限制,致使市場競爭激烈,原先的投標模式不再適合市場的發展,使得建筑投資建筑企業不再依靠政府,成為了主要投資人。
二、建筑市場及企業現狀
由于原先建筑市場中政府為吸引企業投資,加大了建筑投資占比率,使得政府負債高企,從而將建筑投資主體由政府逐漸轉移到企業,使得企業為了保證盈利,不得不加大對于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力度,并加入到BT、BOT、PPP等投資項目之中。盡管建筑企業參與到PPP項目后,企業資產、規模和效益都得到了提高,但在高速發展的背后野村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一是由于建筑企業加大投資力度導致資金緊張,企業負債率急劇攀升。一般的建筑企業都會采用由企業投入項目資金的四分之一,其余資金則是通過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借貸等方式投入。但是建筑項目一般都需要經過一段很長時間的投入資金回收期,使得經過大量工期后出現資金缺口,財務緊張的局面。其中比較明顯的就是我國的幾個國企,如中國中鐵、建筑、鐵建、交建等皆因近幾年大量基礎設施的建設導致其資產負債率都要高于75%,使得依靠借貸來獲得主要投資金的方式已經不再適合當今建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二是民間投資人缺少好的投資機會,使得大量資金流不能投入到PPP項目中,反而轉向風險更高的股市,甚至是成為借貸行業的資本,承擔更高的風險,收益卻很小。三是部分從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出的中小型企業陷入資金難題,不僅項目無法完成,導致企業也被沉重的財務壓力拖垮。因此,如何解決財務危機,使建筑企業可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長足發展。
三、產業基金的融資模式
由于PPP項目會帶來的資金難題會使建筑企業資金鏈產生巨大問題,建筑企業不得不針對其做出改革。比如成立專門的項目基金分公司,幫助企業籌募資金,以此成為了解決資金問題的有效辦法。
(一)以企業為主導的產業及金融資模式
由于建筑工程回款慢導致資金短缺,讓企業背負上巨額債款了,因此,建筑企業不得不建立起自己的產業基金公司,幫助企業募集資金,其中基金公司需要擔負起資金的募集、投資、管理和退出?;I集到的資金被建筑企業用作項目的建設,而資金又被分為了兩部分,其中一大部分是由基金公司從金融機構獲得,其被稱為有限合伙人,盡管其不參與資金的管理,卻留有一定的話語權,卻??梢韵硎軆炏确旨t,具有較大的風險性;另一小部分則有基金公司投入,使其可以承受較小的風險和損失。
(二)產業及金融此模式的優勢
通過產業基金募集資金代替了之前需要去用借貸來融資的苦惱。首先,建筑企業資金流可以不斷充沛起來,少去了債務融資的繁瑣流程和抵押,使資金獲取更為便利、快捷,同時降低了融資門檻,幫助部分中小型建筑企業也能參與進來。其次,由于建筑企業不再需要向各種金融機構接待抵押,使得企業資產負債率有了顯著下降,同時建筑企業在參與PPP項目時,只投入了小部分資金,使得設施已經運行,便可以在較短時間入得到收益,使得原有資金可以回流。
(三)產業基金融資模式的不足
首先,產業基金與投資人進行融資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債務資金的借去和還款的過程,只是投入力度相較之前要小很多,盡管建筑企業的退出股權時會收回投入資金以及獲得利息,但實際上卻是一種“明股實債”的情形,使得建筑企業在建立產業基金介入PPP項目后仍會存在增加隱性負債的風險。其次,建筑企業加入PPP項目多以樹立企業形象為主要目的,也就是說是類似公益性質的投資,因此,項目收益較低與投資方之間的利益分配會有一定分歧。而且PPP項目的建立最后都會由地方政府進行回購,但是由于政策原因,政府回購資金多依靠土地財政收入,導致許多地方政府缺乏資金回購,使得建筑企業承擔一定風險。
(四)破解產業基金不足的方法
首先,因為PPP項目是需要建筑企業和政府共同去完成的合作項目,建筑企業在與政府合作前就應針對地方政府有意合作的PPP項目,提早做好調查工作,并從中篩選出收益高、風險小的項目與政府提前做好溝通,爭取在其他建筑企業關注前與政府達成合作協議。從而避免因為后期收益低,而需要向投資機構提供額外費用。其次,為了避免后期地方政府回購困難等情況的發生,建筑企業應主動為政府提供一些新穎、收益高的策劃,為地方政府提供財政收入,減小項目風險,完善退出機制,確保企業財政不會出現問題。
四、結語
目前我國基礎設施建筑市場,多以采用產業基金融資模式,雖然它為建筑企業解決了融資難的問題,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因此,其帶來了的部分風險也需要建筑企業和相關工作人員所注意,使我國建筑企業和建筑市場可以持續發展。(作者單位:云南建投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