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宇
由于當前激烈的市場環境和市場經濟的影響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面臨著重大的機遇和挑戰,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理念,制定相關改革措施激發企業的生機與活力。企業的財務戰略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財務狀況對于企業的生存起著主導作用,決定了企業的發展水平。在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下,進行企業財務戰略的革新,創新財務管理模式和財務管理戰略研究,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基礎,以此推動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一、企業發展現狀
目前,大多數實體經濟都感受到國內經濟下行的壓力,但地租與人工的成本卻在逐年攀升。而對外出口、對外投資企業受貿易戰、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影響,訂單量減少,部分企業轉型困難,來源于國內經濟、國際市場的雙重打擊,讓很多企業很難找到發展出路。中國的市場經濟在快速工業化和城市化推動下,不惜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換取生存資料,各地區迅速從工業化初級階段過渡到以重化工為主的工業化中期階段,繼而向第三產業高速發展的工業化終期階段發展。在這一過程中,企業忽略市場調研僅僅依靠經驗主義盲目擴大生產規模,盡管在短期內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的增長,但是那僅僅是一個賬面數字,企業的目的應該是在可持續發展戰略下,實現利潤長期的、穩定的有效增長,這無法用一套制度、一個方法對企業進行改革,而需要的是對于這個行業進行整體把握,對于市場敏銳洞察,對財務合理規劃,定期做出符合企業發展目標的戰略計劃,并根據情況適時調整。
二、企業財務戰略概述
(一)財務戰略內涵
可持續發展理念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針對我國經濟發展現狀和企業發展水平,可持續發展理念是一種是企業在資源和環境保護前提下實現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的發展理念,企業在生產和經營中要秉持發展與社會環境相協調的概念,以實現企業和社會的和諧共處,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水平,是我國進行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改革的重要內容。在可持續發展背景下,企業的財務發展戰略是指財務管理中秉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不影響企業生產利益的情況下,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觀,保證企業能夠有效地利用生產資源,實現企業長期經濟利益的保證,不斷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財務管理部門作為企業進行生產經營管理的基礎部分,必須落實可持續發展觀念,保證企業財務狀況穩定良好的發展,不斷更新財務戰略理念,為企業實現更廣闊的利益空間和發展空間提供重要力量。
(二)財務管理模式
可持續發展下的企業財務管理模式是一種基于可持續發展下的科學的、全面的財務管理模式。通過對企業財務狀況、財務管理方法、財務管理部門的工作進行分析,借鑒優秀企業的財務管理新模式,根據企業自身發展情況,制定符合企業發展水平的財務管理方案。建立優秀的財務管理團隊進行財務資源的整合和財務管理水平的不斷優化,實現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從根本上改善企業的財務管理狀況,發揮企業財務管理部門對企業整體可持續發展的力量和效用。
三、財務戰略管理對策
(一)供給側結構改革
企業應該適應國家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潮流,選擇適合自己的戰略管理策略。高速發展是以市場為導向,高質量發展則要求以需求為導向、以消費者為導向。
(二)普及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財務戰略理念
普及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要從企業的管理層出發,企業的管理層主要是保證企業的整體發展方向的正確性和企業發展戰略的下達,要求管理層要對各個部門特別是財務管理部門進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普及,使得財務管理人員重視財務管理工作,對財務管理中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應用進行深入的了解,對企業的整體可持續發展戰略和具體的財務發展戰略,管理層都必須針對部門工作人員做好會上的闡述和會后的落實工作,使得每一個部門的工作人員都將可持續發展理念牢記于心,應用在本部門的工作內容中去,只有工作人員理解并認可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落實,最終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財務規劃應加大風險控制、保證現金流正常
目前來看,例如:樂視汽車的財務規劃中應加大風險控制,保證現金流正常運轉。風險是那些影響企業實現其戰略目標的不確定性,分成人為可控的非系統風險和外部環境導致的系統風險。而風險總是源于企業的戰略,企業的使命是實現其戰略目標,風險正是企業實現戰略目標的障礙,因此,企業的戰略目標不同,所面臨的一系列風險也可能不一樣。風險意味著在取得收益的同時也有滿盤皆輸的可能,一個企業的生命周期中若錯過機會也是蒙受了損失。但是,如果超出自身的承受能力,以整個公司員工的未來給管理者的夢想買單這是極不負責任的,對于投資者來說,也有可能成為營造夢幻花園的龐氏騙局。
企業進行風險排查、風險控制、保障現金流安全是企業安身立命的根本。保障現金流的靈活性,即公司動用閑置資金和剩余負債能力應對未來可能產生的兩種情況的能力,一是不可預見的緊急情況,也就是不可控的系統風險來臨時,有能力帶領企業逆境中生存。二是把握未預見機會,在新產業的大門即將開啟的時候,有能力去嘗試,并且去抵御未知的風險。這都需要現金流的支撐,而不是空手套白狼的投機取巧,一旦投資者發現了企業有弄虛作假的成分,很有可能撤資,導致現金流斷裂,新產業無法運營。
(四)建立完善的可持續發展財務管理體系
建立完善的可持續發展財務管理體系有利于企業提升財務戰略制定的效率,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的水平,也有利于企業財務發展的長久性和可持續性的保證,這對于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企業要建立科學的預算管理系統,科學的預算管理是企業對企業的具體財務狀況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了解和分析,做好全面的預算管理的過程,企業管理部門利用全面的預算管理能夠實現對企業內部財務資源以及其他資源的分配、優化和控制,實現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和企業的預期經營標準,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和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率,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提供穩定的資金保障。另外,全面的預算管理可以實現企業的生產資源優化配置和合理分配,實現企業財務部門和生產部門的通力合作,保證企業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和可持續性。
另外,建立全面的財務戰略管理體系還要建立科學的財務管理監督系統,完善財務管理的風險預控機制,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可以有效地對企業發展風險進行預測和控制,制定規避經濟風險的有效措施,幫助企業改善財務管理狀況,提升企業的管理效率。另一方面,企業的財務監督體系能夠實現企業財務管理的科學化、清晰化、透明化,保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在企業監督體系范圍之內進行,實現財務管理的高效運行。
(五)建立完善投融資機制
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投資戰略要求在投資前,準確考察投資市場,拒絕盲目性投資和跟風投資;投資的重點要放在無形資產和人才的投資上。企業在制定融資戰略時,需要綜合考慮企業的經營情況,分析資金的來源、成本及償還能力。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在進行融資時,要充分考慮到企業自身的特點、行業整體的發展情況、企業的經營狀況等等,因時制宜合理調整并實施融資戰略。
(六)建立財務風險控制系統
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和財務工作人員應該提高自身的財務風險意識,充分發揮財務管理在企業經營中的作用。根據財務數據反映的企業經營信息,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和分析,找準企業盈利的源泉,從而引導企業的經濟活動;充分考慮企業的資本結構和資本效率,調整資本結構,提高資本的利用率,降低財務風險。
總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是企業在未來競爭環境下的必然發展趨勢,只有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才能實現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就要求企業在財務戰略的管理方面,要提高對于可持續發展的重視程度,不斷優化財務戰略和財務管理的工作內容,促進財務管理工作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融合,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經營目標。(作者單位:黑龍江廣播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