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蓮 王韞梅
“隱形貧困人口”這一詞匯,形象生動地描述了當代青年的畸形消費觀。為了避免這一消費觀繼續發展下去,筆者試圖找出引發這一人群的成因,并結合實例分析(調查問卷分析)找出適當可行的倫理對策,讓“隱形貧困人口”摒棄畸形消費觀,從此過得更快樂幸福。
“隱形貧困人口”是一群畸形消費的社會人群,他們表面上光鮮亮麗,但“隱形負債”,過著一種消費觀念畸形的物質生活。筆者試圖通過大學生的角度,分析“隱形貧困人口”的局部形成原因,淺窺其深層因素,幫助“隱形貧困人口”樹立正確的消費,以期讓“隱形貧困人口”走出消費困境。
“隱形貧困人口”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而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就其成因,筆者將從社會角度、文化角度、經濟角度展開相關分析。
從社會角度來看,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社會保障制度也日趨完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這就使得年輕一輩不用再把錢花在老一輩人的身上。當代青年就成為了社會保障制度的間接受益者。因此,他們把自己掙來的錢“毫不吝惜”地花在了自己身上。
從文化角度來看,人們的“活在當下,及時行樂”價值觀念使得他們產生了這種畸形消費的心理,他們認為時光易逝,要把握當下,及時行樂。同時現代經濟迅速發展使得不穩定不安全的因素急劇上升,使得人們儲蓄的傳統觀念發生了轉變。
從經濟角度來看,為了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方便人們消費,相繼出現了信用卡,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等支付手段。這就使得人們覺得掃一掃支付十分方便,并且是一種享受。這種“符號消費”使得青年混淆了“真實需要”和“虛假需要”,從而助長了他們的畸形消費。
基于研究目的,本文選擇調查問卷來展開研究。本調查問卷旨在通過擬定的15個問題來調查隱形貧困人口的消費觀念,并以此為根據找出解決“隱形貧困人口”這一社會問題的可行途徑。該調查問卷一共100份,下發了100份,回收率100%。該問卷調查了81名女生,19名男生,且年齡層次都分布在90后和00后。
關于研究對象的主要消費對象,主要消費在飲食方面(35%)和衣服飾品(27%)這兩個方面,用于享樂和裝扮自己。年輕人的消費對象主要在物質的追求上面,鮮少把錢花在提升自我能力上面,也就是精神追求方面。
關于影響研究對象消費的因素,主要是父母收入(27%),個人收入(23%),品味喜好(22%),價格品質(22%),也就是經濟來源和個人原因兩個方面。而受到別人看法和政策的影響小。由此得出研究對象不用考慮父母的養老問題,只顧自己物質生活上的享樂。
關于研究對象是否認知自己是“隱形貧困人口”,51%的人認為自己屬于“隱形貧困人口”,13%的人不確定。這就表明他們受到群體歸屬感的影響,積極認領這一詞匯,并帶有一種自豪;而不確定的人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定位還比較模糊,這一群人很容易受到影響,我們需給予他們積極的導向,讓他們清楚自己的定位,過得更幸福快樂。
結論,當代青年屬于從學校過渡到社會的人群,他們不懂得如何面對社會的形形色色,容易迷失自己,并且在精神方面缺乏一定的追求。所以他們的消費對象主要就是為了他們自己。他們受到了社會文化歸屬感等方面的影響,對“隱形貧困人口”持積極態度。
倫理學是一門以道德現象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它將道德現象從人們實際活動中抽分出來,來探討道德的本質、起源和發展等問題。其中包括道德與物質生活的關系。(百度百科)因此,為了讓“隱形消費人口”人群的畸形消費觀得到改善,并從此擁有正確的理性消費觀,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筆者將從倫理方面對“隱形貧困人口”問題提出幾點對策方案。
(一)思想層面
當代青年應該學會控制滋生的欲望,理性消費,要更注重精神層面的追求。面對自身消費的欲望,當代青年要學會自制,要知道物質這種東西都是暫時的,當我們的欲望依附于隨時可以消失的事物時,我們將會成為物質的奴隸,我們的痛苦將是長期的?;诖?,我們要理性去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要更注重精神層面的追求,這樣快樂才會是長期的,永遠的。
當代青年應該身體力行中國傳統的“儲蓄消費”消費觀。中國在儒家思想這個大環境中,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國比較重視儲蓄,防患于未然,其目的在于以備不時之需,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所以作為年輕的一代,我們應該繼承和踐行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貴意見,加強儲蓄,未雨綢繆。
(二)文化層面
堅持“以善為本”的原則,我們應該勸導他們改變已有的生活方式。個人的消費方式可以反映個人的生活方式,消費對象可以反映他們的生活現狀。所以我們要誘導他們慢慢改變現有的畸形生活方式,讓他們的生活更豐富多彩。這樣,他們就會覺得生活越來越有意義,自然而然在消費上也會變得更加理智。
對待西方的文化觀念要采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中國作為一個剛剛發展起來的國家,一切都百廢待興,這就使得中國人民很容易受到西方各種文化的影響。因此產生了畸形消費的觀念。針對這個問題,要引導公民學會“拿來主義”,要正確判斷外來文化帶來的好處和壞處,要吸取好的東西,杜絕壞處。
(三)社會層面
社會要平等對待“隱形貧困人口”。關于“隱形貧困人口”,雖然我們認為他們的消費方式不合理,但我們還是要平等對待他們,要有博愛之心。首先,我們要尊重他們的消費方式,然后再循循善誘,讓他們從錯誤的消費觀念中走出來,從此走上幸福的道路。
社會要幫助那些在工作上郁郁不得志的“隱形貧困人口”,讓他們感受到親情,友情和愛情,讓他們幸福和快樂。家人,朋友或愛人要多花時間陪陪他們,與他們談心,讓他們找到精神上的慰藉,幫助他們走出困境。
目前,“隱形貧困人口”這一社會形態越來越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在分析其形成原因后,給出了幾點建議,目的在于改變“隱形貧困人口”的畸形消費觀,從而過上幸??鞓返纳睢#ㄗ髡邌挝唬褐貞c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
[基金項目]重慶文理學院2018年學生科研立項《當代青年“隱形貧困人口”的成因及倫理對策初探》校級課題,編號XSKY2018152。項目主持人李月云,成員李蓮;指導教師王韞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