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科技的發展對建筑行業的施工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對后澆帶的技術要求,由于后澆帶技術是建筑施工結束后對裂縫的合并十分有效,因此后澆帶技術對整個建筑施工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文章重點研究了后澆帶技術的功能并對其技術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建筑施工;后澆帶技術;探析
后澆帶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十分廣泛,主要由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比較特殊,建筑工程經常使用鋼筋混凝土等,導致施工結束后往往出現裂縫等問題,而后澆帶技術能夠解決這一問題,因此對后澆帶技術的研究對建筑行業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1、對后澆帶技術的功能分析
1.1解決因材料產生的裂縫問題
建筑施工過程中由于使用鋼筋混凝土等特殊材料導致由于材料的原因而出現的工程裂縫,在這個裂縫產生的過程中,建筑材料受到環境影響,如果施工結束時期正好處于溫度較低的季節,那么已經成型的施工結果會由于溫度的不斷變化,由低向高的溫度帶動地面發生變化,因為鋼筋混凝土受到溫度影響而釋放材料中的壓力造成地面的擠壓,導致地面發生形變,最后的結果就是出現裂縫,后澆帶技術面對這樣產生的裂縫問題就能夠揮自己的作用進行解決,但施工人員也應該參考季節因素,在施工過程中考慮到有可能因為溫度升高而產生的裂縫對材料的運用和密度的測量進行相應的調整。
1.2解決結構和設計問題
在建筑施工時,由于重力沉降的影響,高層和一些裙房在建設過程中會出現結構和設計上的問題,而后澆帶技術就能很好的解決,由于后澆帶技術應用使得澆筑作用能夠有效的影響基地的沉降量,因此提前計算裙房結構和沉降的基礎強度有利于后澆帶技術的發揮,完成主樓施工后再進行裙房施工然后使用后澆帶技術來保障整個建筑工程順利進行[1]。
2、后澆帶技術的施工技術研究
2.1空間設計的合理性
在施工過程中使用后澆帶技術進行對縫隙的澆筑時,應該設立一個合理的間距和寬度,保證后澆帶技術的使用。為了使建筑建設的過程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在建造施工過程中對于不超過二十二層的建筑進行施工時。原來施工中所需要的材料不可以被切開,才能使施工保持完整,這樣的材料結構才能讓施工建筑達到安全方面的要求。因此在此類建筑施工過程中采用后澆帶技術時,接觸到的材料就要進行切割,而后澆帶技術在澆筑時,對切割的材料進行焊接,能夠避免材料兩頭因為承受了過大的力而導致整個施工結構的變形。這樣一來就會破壞整個結構的完整,因此要設立一個合理的空間,然后在使用后澆帶技術在時,將寬度控制在七米,并且留出一定的間距,這個預留間距是為后期的改變做好預留前提,由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記錄,能夠幫助施工人員在后期解決這一問題。
2.2合理的時間和斷面
建筑施工中進行澆筑時有可能需要對材料或建筑結構進行斷面處理,施工中所接觸到的斷面形式對整個建筑工程而言具有重要影響,因此混凝土結構的斷面形式要與施工人員所設置的斷面形式相一致,才能避免澆筑材料因為受力而導致變形,讓整個工程出現隱患。為了使后澆帶技術在對建筑的縫隙進行澆筑時不會產生其他問題,在運用后澆帶技術時也要考慮到有效期。因為如果施工建筑已經超過了兩個月,對于一些未超過二十二層的建筑結構而言,建筑已經成型,會影響后澆帶技術施工時的效果。因此對于一棟建筑而言,越高沉降的時間就會越長,低層的建筑沉降的時間反而較快,因此當高處的建筑已經完成了沉降作用時,就可以實施后澆帶技術。如果因為其他因素導致后澆帶技術的實施必須處于此項規定的合理時間的前后范圍內,就需要相關的專業人員對此進行標記,方便后期在對其進行后澆帶技術的使用時根據時間來判斷澆筑的使用,來對后期的其他施工進行相應的調整[2]。
2.3合理的材料和位置
當使用后澆帶技術對建筑進行施工時,要選擇建筑中接受力度比較小的地方,因為對于建筑施工而言,如果在中間位置進行澆筑會造成一定的壓力并且在選擇材料時把裂縫清理干凈,保證后澆帶技術的進行,然后在后澆帶技術澆筑之后建筑的表面需要保持一天以上的濕潤程度來維持后澆帶技術的施工成果,這樣才能有效的達到后澆帶技術能夠完成的效果。
2.4特殊裂縫的出來和施工溫度設置
建筑施工完成后出現的裂縫多樣且復雜,往往會出現一些特殊情況,因此不能使用平常的后澆帶技術對其進行澆筑處理,比如在進行垂直施工裂縫的處理時,就需要利用其他工具先對裂縫進行清潔,清潔到建筑結構出現骨料,再繼續沖刷,這一過程的進行還需要一個合理的時間,并且由專門的人員進行,還要進行相應的檢查確認其施工狀況,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還能保障澆筑順利進行,并且在后期的溫度設置時更加準確的選取更適合材料和垂直裂縫結合的溫度,保障后澆帶技術的效果,控制溫度和對待特殊裂縫也是在使用后澆帶技術時需要面臨的技術問題,雖然問題看似不大但細節決定每一項施工的質量。
2.5保護澆筑過程
在進行后澆帶技術的施工時,要保障施工質量,讓后澆帶技術在澆筑時不會過度的停留在有雜質的裂縫處,或超出時間對裂縫進行澆筑,因此澆筑過程可采取防水砂漿來保障澆筑的及時和適量或者設置擋水磚對需要澆筑的地方進行保護,這兩樣的使用都是施工過程中的合理使用,這樣的措施是對合理施工的維護,不但能夠避免澆筑時對鋼筋材料等造成的污染還能提高清潔度,讓施工現場處于一個環保的環境,讓施工能夠完整的進行,保障了施工的質量,提高了后澆帶技術在使用時的效率,對后澆帶和施工現場都是很好的保障[3]。
結語:
由于現代經濟的迅速發展促使建筑行業日新月異,很多建筑行業的技術標準都有了新的要求,在建筑行業的收尾時期,為了保障整個施工工程的完整,后澆帶技術是一個有效的保障,在進行后較低技術的操作時,對操作人員的要求應該嚴格按照標準,為了保障施工的完整,后澆帶技術的應用起著很大的作用,對后澆帶技術的分析那能夠幫助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更好的應用后澆帶技術,也能提高整個建筑施工的質量,因此提高后澆帶技術的應用,重視后澆帶技術的作用,是每一項建筑工程都需要關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王紅麗.建筑施工后澆帶的功能與施工技術探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7(2):138-138.
[2]梁云.建筑施工后澆帶的功能與施工技術探析[J].中國房地產業,2017(28):00208-00209.
[3]喬振剛,高玲.談建筑施工中后澆帶的功能作用與施工技術[J].山西建筑,2017(02):112-113.
作者簡介:
許明(1989.07~),男,漢族,山東省青島市人,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