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下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城市化進程也在日益加快,因而人們對房地產的關注力度也在不斷加強。現如今,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已越來越受到各實施單位的青睞,通過其特定的流程對工程造價進行全過程的有效控制,從而提高工程項目管理的效益。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工程造價審計工作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巧才能實現更大限度的科學合理化。本文主要基于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對工程造價審計的影響以及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應的方法策略,以期為后續造價審計工作提供理論借鑒。
【關鍵詞】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工程造價;全過程;審計
1、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對工程造價審計的影響
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工程造價審計是一項動態而又系統化的計價模式,其能更好地實現建筑工程造價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其相對于傳統的審計方式而言,更多采用的是量價分離和投標競爭的方式,以此降低暗箱操作腐敗現象的發生機率,維護企業自身的利益。在對工程量和造價預估時,可以根據實際的施工圖紙和施工材料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從而更好地對費用進行統計和預估。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工程造價審計能夠更全面地將建筑企業的實際施工能力充分展現出來。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在具有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兼顧了社會效益,其能更大限度上維護經濟市場的公平性和穩定性,同時降低社會成本的投入。工程造價審計不僅用于工程項目前期的經營決策,同時還用于工程建設完成后的資金核對和結算,并通過業主的委托,對工程項目中的工程造價進行,以確保其符合國家工程建設的標準。
2、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工程造價全過程審計分析
2.1 決策階段造價審計
在通常情況下,工程項目的投資決策是建立在可行性研究基礎之上的,而工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不僅包含建設方案,而且充分考慮工程所在地的社會經濟環境和市場,確定工程項目的定位和功能系統構成。項目審計要依據項目所處的施工環境和實際投入,細分各個單項工程量進行清單化管理測算,進行工程項目經濟分析,進而為工程項目投資的方案比選提供決策依據。項目清單化計價模式下的工程造價審計能夠讓決策前期的問題得到充分顯露,從而更快地發現可研中可能出現的細節性問題,降低投資風險。
2.2設計階段造價審計
設計階段是分析處理工程技術和經濟的關鍵環節,是有效控制工程造價的最重要階段。在項目清單化管理模式下工程造價的審計工作中,不僅需要對項目進行投資分解并實行限額設計,更需要對其設計概算進行仔細地分析,對其中的設備配置、主材用量的正確性和價格是否符合工程所在地的價格水平,各項費用的計取程序和取費標準是否符合有關規定進行審計,從而得出最終的工程造價。因此,審計部門要根據實際的審計情況報備其他的相關部門,對設計深度進行優化,從而降低后續修改施工圖的成本投入。這就需要做好相應的設計階段的造價審計工作,實現經濟分析和技術比選的有機結合,增強設計和施工之間的緊密性,從而有效解決設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3 招投標階段的造價審計
第一,在招投標審計過程中,分部分項項目特征的描述是確定清單項目綜合單價的重要依據,應按各專業工程量計算規范,結合施工圖紙、技術規范、標準圖集,按照工程結構、使用材質及規格或安裝位置等,予以詳細而準確的表述與說明,并實現項目編碼、項目名稱和計量單位的高度統一,由此提高招投標清單質量。第二,要檢查項目措施項目清單,確保其精細度和完整性。第三,其他項目清單,要求對暫列金額、暫估價、計日工進行準確測算、預估,確認計算方法的合理性。
2.4 合同管理階段的造價審計
調查發現,在目前的許多建設項目的成本管理中,工程量計價規范下綜合價格的確定因施工方案、組織措施、企業規格實力的不同而存在著較大差異。因此,必須重視合同管理審計工程,重點審查: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是否采用示范文本,內容填寫是否規范、完整、準確,招標工程合同價與中標價是否相符、合同約定的工程承包范圍與招標范圍是否一致,合同其他實質性條款如質量、工期、變更調整、價款結算、違約責任與招標文件擬簽合同條款背離。以此方式,使工程建設單位能更好地提高合同管理水平,保證施工合同的嚴肅性。
2.5 施工階段的造價審計
施工階段是實現建設工程價值的主要階段,也是資金投入量最大的階。在施工階段,由于施工組織設計、工程變更、索賠、工程計量方式的差異、以及不可預見因素的存在,使得施工階段的造價審計難度加大。大多數施工單位為了追求更大的經濟利益,采取不平衡報價和工程變更等手段,從而影響最終的工程造價確定。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工程造價審計工作,是要對施工單位上報的工程量根據施工圖紙和現場實際情況進行逐項跟蹤審計,根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價款類型,承發包雙方在施工合同中對合同價款調整和各種可能因素在工程合同、工程標文件中明確約定調整具體內容、范圍(幅度)和調整方法,并運用相關的公式進行換算和計算,從而實現每個環節造價控制的透明化。
2.6 竣工結算階段的造價審計
在工程建設完成并經驗收合格后,需要進行最終的工程價款結算結算,在此過程中就需要審計人員嚴格地對工程造價進行把控。同時在這個過程中相關的審計人員也進行全面的數據統計,依據施工合同約定的結算方式,著重審查施工圖以內的各個分部分項工程量、綜合單價調整及綜合報價異常的處理。除此之外,相關的審計人員也要按照施工合同、招投標文件和各類規范進行對照,對發生的工程變更、索賠、措施項目調整、其他項目費用調整、違約費用進行詳細的審查。竣工結算階段的造價審計是確定工程最終造價的重要階段,是做好建設項目竣工決算的前提,準確反映建設工程的實際造和投資結果的基礎,并通過決算與概算、預算的對比分析,考核投資控制的成效,提高未來工程建設的投資效益。
結語:
綜上所述,在一系列的造價審計問題上,經過長期的累積和延續,這些問題已對我國基本建設領域投資造成了極大的困擾。也會在投資規模不斷擴大之時,出現資金回籠周期的延長,降低投資收益的回收率。工程造價審計實際上就是對工程項目進行預估和監督的重要手段,其能更好地對風險投資和可行性進行預估,從而降低建設單位的經濟損失。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實施工程造價全過程審計,實際上是新形勢下的產物,能夠更好地規范建設資金的運轉,同時縮短工程建設周期,從而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劉佳.基于工程量清單的工程造價管理研究[D].南華大學,2016(30):127-128.
[2]段又心.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工程造價全過程審計研究[D].長江大學,2015(06):117-118.
[3]易蘋.基于清單計價模式的工程項目造價控制[D].武漢理工大學,2017(20):101-103.
作者簡介:
龐曉林,杭州慎和工程造價咨詢事務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