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雯
千百年來,貴州人因地制宜、巧思妙想,用這一方水土創造出無數精彩的食物,米豆腐就是其中一味。
南米北面。千百年來,貴州人因地制宜、巧思妙想,用這一方水土創造出無數精彩的食物,米豆腐就是其中一味。
貴州米豆腐做法不復雜,用大米淘洗浸泡,磨成米漿,然后加堿熬制、冷卻,成品形如豆腐,因而得名。從外觀看,頗有些類似北方的涼粉。但跟涼粉比起來,貴州米豆腐筋道,不容易渣碎,可以被切割成細條型或小方塊型,微微攪拌之后仍能保持形態完好。
貴州米豆腐蘊含稻米的清香,食之糙中有細,既爽滑,又有十足的口感,需略作咀嚼而又不費牙。既可作為餐前開胃菜,又可填肚飽腹。近些年來,還有添入蔬菜汁使其變綠色,盛上桌來,更加誘人食欲。
而在銅仁各地制作的米豆腐中,又以松桃自治縣寨英鎮出產的米豆腐最為有名。走在銅仁街頭,隨處可見米豆腐專賣店或小攤位,小販吆喝賣米豆腐的聲音更是貫穿整個街巷,足見其受歡迎的程度。
隨意走進一家賣米豆腐的店面,一股稻米獨有的清香撲面而來。老板正在淘米,米水泛黃卻不渾濁。原來早在一天前,老板就將陳年的秈米去皮,在糯稻谷草燒成灰的堿水中浸泡了一夜,這便是原料的精髓所在。一旁老板的女兒正在往土灶里加柴火。
第一道工序看起來容易,但接下來的做法,卻讓我感受到追求美食之路的不易。據店老板介紹,把稻米淘洗干凈后,要打磨成漿?!肮獯蛎诐{到固態定型,這道程序至少需要3個小時?!睆睦习蹇谥?,我得知整個工序下來至少要10個小時,這期間他基本不怎么休息。
說話間,他拿起小鏟子沿著打磨機輕輕地劃了一圈,又拿出一條細長的竹條從機子底部穿過,然后加入少許清水,一點一點磨成漿。接著,再將打好的米漿放到一旁的脫水機上?!罢麄€脫水過程要快速地搓揉、密封,確保米豆腐能及時凝結,這樣才能保證它的韌勁?!崩习逭f,等揉捏成型的米豆腐水份差不多干時,要收下來抹上菜油放置在竹篾中進行靜置,通過半小時左右的自身氧化反應,米豆腐會慢慢變黃,這時就可上籠用柴火蒸煮了。
看著絡繹不絕的食客,老板心生自豪的向我介紹,“我家米豆腐口味備受喜愛,就是因為我始終遵循古法,用糯稻谷草燒成灰的天然堿水、用柴火蒸煮。時間雖然久,但是慢工出細活,好東西都是這樣出來的?!崩习逭f完笑著打開蒸籠,熱氣騰騰的米豆腐終于蒸好出鍋。盛上一碗品嘗,香氣撲鼻,沾上些許辣椒,入口彈性十足。
米豆腐,一般貴州人家常吃法通常是冷食,食用時切成小片或者條狀放入涼水中再撈出,盛入容器后,將切好的花生、蔥花、魚腥草、香菜、醬油、醋、味精、花椒末等適合個人味口的不同佐料末與湯汁放于米豆腐上,最后再加上一勺紅亮的油辣椒即可。
前幾年去朋友家中做客,朋友為我端來一碗米豆腐,是先下鍋燙熱,再澆上辣椒肉沫,味道也不錯。后來,我又在不同場合,品嘗過許多“離經叛道”的吃法。如在夜市攤上嘗到過爆炒的米豆腐,雖然只是作為配菜,但卻硬生生搶了花甲的風頭。如果你喜歡這種風味,也可以請老板單獨炒上一盤素米豆腐。那滋味熱辣滾燙,一想起來就讓人直咽口水。還有甚者,直接把米豆腐下油鍋,炸制外殼酥脆,直接沾著辣椒和甜醬吃,外酥里嫩。在米豆腐的多種吃法中,我最喜歡這一種,我每次去吃烙鍋的時候必會點上一盤米豆腐,放在鍋里慢慢烙,直到每一面都起一層酥皮,吃在口中先硬后軟,頗有嚼勁。
我突然發現,米豆腐的百搭無意間透露出貴州人飲食的智慧,雖是一道涼菜卻因不同的烹飪方法而大放異彩,和任何食材在一起都能變換出自己獨有的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