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黎悅瓣 翻譯:錢衛 美編:嚴雨
彩色電視淘汰了黑白電視,但彩色攝影并沒有讓黑白攝影變成明日黃花。如何能拍出優秀的黑白照片呢,本期專題為你解答。

談起黑白攝影,人們常會用經久不衰、耐人尋味、返璞歸真和傳世經典等語匯來形容。盡管彩色膠片得到大批量生產以后,每個人都認為黑白攝影會過時,但即使在涅普斯拍出第一張黑白照片近200年后,單色作品仍然一如既往地受人喜愛。
數碼攝影的一大優勢,是你可以隨心所欲地游走于彩色照片和黑白圖像之間,只要在菜單里切換一下就能辦到,這肯定比換膠卷容易多了。
在接下來的12頁中,我們會針對如何拍出更好的黑白作品給出一些建議、提示和技巧,幫你用單色照片定格美妙的瞬間。
黑白攝影全攻略

PART 1
以黑白攝影的方式鍛煉眼光

PART 2
黑白影調對照片的影響

PART 3
黑白攝影的相機參數

PART 4
彩色照片轉黑白

PART 5
HDR紅外攝影
從構圖開始,關注這些元素能讓你的黑白照片成功一半。
如果你有足夠的眼力,能夠判斷出哪些東西適合黑白攝影,你就更容易拍出好照片。找一位著名黑白攝影師的作品,過去的也行,現在的也行,好好研究一下,你很快就會發現大師作品中反復出現的元素。
由于沒有顏色的干擾,形狀、形式、圖案和紋理在黑白攝影中會變得更加醒目(后面會講解色調扮演的角色)。
形狀是指物體的二維外觀。確定被攝對象的形狀,然后想辦法以最佳的方式在圖像中排布它們,這會真正提高你的攝影水平。在有趣的日常練習場景中來磨練識別形狀的能力吧!
應該關注的元素:
?物體邊緣 ?色調反差



形式是指物體的三維外觀及其各個部分的排列方式。光照的方式以及明暗相交處,可以揭示作品的層次感。在這里展示的照片中,玫瑰花瓣將視線引向圖像的中心,所以將這張照片轉換為黑白也非常適合。
應該關注的元素:
?層次感
?色調變化

圖案是由重復的形狀組合形成的,無論是在自然環境還是在人造環境中,它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日常生活。這張人造圖案的照片攝于曼徹斯特的一條街道上,兩座對比鮮明的建筑以一種有趣的方式并置于一起。
照片以彩色的方式呈現,效果已經很驚人了,然而那棟維多利亞風格建筑去掉窗戶周圍的紅磚和令人舒適的褐色裝飾,使其色調更接近那座20世紀60年代的野獸派大樓后,二者建筑風格的沖突甚至比彩色照片中還要明顯。
應該關注的元素:
?一致的形狀
?形狀的排列
?不同風格的形狀
?色調變化


紋理是指物體給人的觸感,不管是光滑的還是粗糙的,它都在吸引我們伸手去觸摸。在彩色照片中,古羅馬圓柱展現了人們期望看到的典雅古樸與飽經風霜,但黑白照片效果更佳。
應該關注的元素:
?光滑或粗糙的表面
?紋理變化
?色調分布


參考我們提供的例子,在特殊光照條件中利用影調給你的黑白作品增加感染力。

一般光照條件下的一般場景(上圖)會包含一系列不同的影調,有陰影,有中間調,有明亮的高光部分。這種場景的灰度亮度值為18%左右,這也是相機的測光表校準的值,這樣可以實現一致的曝光。
然而,有些場景會有不同的影調變化,這取決于光照條件,因此可以考慮利用影調為成片打造別出心裁的效果。在關注形狀、形式、圖案和紋理的同時,也要考慮亮度值,并將這些元素結合起來,使你的黑白照片讓人耳目一新。下面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黑白攝影中常見的影調變化,希望你能有所啟發。

這張照片最亮的亮部與最暗的暗部之間沒有中間調,很適合表現極端的感覺。

這張照片中霧氣籠罩的景色以中間調為主,沒有強烈的對比,傳達了一種寧靜的感覺。

影調明亮和主要由白色部分組成的照片被稱為高調照片,在影棚拍的作品里很常見。

影調灰暗和主要由黑色部分組成的圖片被稱為暗調照片,運用在人像攝影中可營造神秘感。

拍攝黑白作品時所需的參數和預設牢記在心。
雖
然用數碼相機完全可以拍攝黑白照片,但我們建議還是先拍彩色照片,然后轉成黑白的。這樣做比較靈活:如果最終的黑白圖像不盡如人意,你仍然有一個彩色版本。你不能在黑白圖像中加入顏色信息,但彩色圖像總是能轉成黑白的。用RAW格式拍攝,盡量捕捉細節。
文件格式
同時用RAW和Jpeg格式拍照,為后期處理盡量提供細節。Adobe軟件可以支持下列文件格式:

.cr2 佳能.raf 富士.nef 尼康.orf 奧林巴斯.rw2 松下.pef 賓得(或 .dng).arw 索尼

1 ISO
ISO數值越低,照片的成像質量越高。不同的相機最低ISO有所不同,盡量選擇低ISO,以便后期處理或轉換得到清晰銳利的照片。
2 曝光模式
常見的曝光模式有P擋、光圈優先、快門優先、全手動模式,可以根據拍照條件選擇合適的曝光模式,如果有充分時間思考的話,最好用全手動模式。
3 白平衡
要想讓畫面色調盡量豐富,應該用預設的白平衡而不是自動白平衡。相機自帶的白平衡預設有:日光、陰影、陰天、鎢絲燈、白色熒光燈。
4 實時取景
如果使用的是單反相機,選擇黑白照片模式拍攝,可以打開實時取景功能,通過屏冪判斷眼前的場景用黑白照片的方式呈現效果如何。

濾鏡
相對于方形濾鏡來說,圓形濾鏡可以說是最好用的。它不需要買一系列的濾鏡支架,可以直接擰在鏡頭前面,盡管方形濾鏡更容易更換濾鏡。

偏振鏡
偏振鏡可以使藍天變得更加湛藍,還可以消除反光,讓風景照更具視覺沖擊力。

紅色濾光鏡
紅色濾光鏡可以過濾掉紅色以外的光線。讓天空變得昏暗,增加植物之間的對比度。

綠色濾光鏡
綠色濾光鏡可以過濾掉綠色以外的光線,草地、樹葉更明亮,皮膚與嘴唇的顏色則會變淡。
照片風格
如果你想使用相機自帶的黑白攝影功能拍攝,或是想實時取景時預覽一下黑白效果,可以打開相機的創意照片模式,選擇單色,就可以預覽黑白效果或是拍出黑白照片。

1 進入照片風格
進入照片風格菜單,或使用創意模式的快捷按鍵(如果相機上有的話)。

2 選擇單色模式
滑動菜單,選擇單色,取景器中會出現提示,表明你正在用單色模式拍攝。

3 預覽照片
這樣做的一個好處是可以用實時取景來查看以黑白方式拍攝會是什么效果。
數碼濾鏡
除了可以調整清晰度和對比度之外,單色照片風格還提供了四種內置濾鏡效果(在編輯軟件中也可實現)。許多相機也提供了調色效果。

1 濾鏡選擇
調出單色照片風格菜單,在“濾鏡效果”中選擇黃色、橙色、紅色或綠色。

2 調整濾鏡
清晰度和對比度也可以調整。增加對比度可以增強濾鏡的效果。

3 嘗試調色效果
何不試著用特定的色調拍攝單色作品呢?佳能EOS 5D III可以調成棕褐色、藍色、紫色或綠色。
教你如何使用Photoshop和Lightroom將照片轉黑白。

正如我們所了解的,先拍攝彩色照片,然后轉換成黑白照片,比直接拍黑白照片更讓人游刃有余。原始文件中的額外信息會在修圖階段給你更大的調整空間,能實現的效果也更多。
我們的教程介紹了兩款最常用的修圖軟件轉黑白方法。雖然彩色轉黑白的方法不止一種,但這兩款軟件的轉換方法很容易學習和掌握。
如果你想更進一步了解其他轉換效果,那么試試Silver Efex Pro,它是DxO Nik系列中的一部分,Photoshop和Lightroom中的一個插件,可以營造出黑白膠片和暗房的效果。我們在之前的數碼暗房欄目中介紹過Silver Efex Pro,它的適用范圍相當驚人,既可以實現微妙的改變,也可以大刀闊斧地調整。

Photoshop可讓你得到強烈的黑白效果。

使用Photoshop將彩色照片轉為黑白照片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最簡捷有效的是使用漸變映射調整圖層。雖然這個辦法不能給你太多調整空間,但你絕對不會對它失望。
調整圖層
最簡捷有效的方法

1 使用漸變映射
點擊新建填充圖層或調整圖層的圖標,也就是圖層面板最底下那個半黑半白的圓形圖標,選擇漸變映射。雙擊漸變條,調出對話框,選擇“黑,白漸變”,點擊確定。

2 通過色階增加對比度
如果你想進一步增加對比度,那就創建色階調整圖層,陰影輸入色階設為10,高光輸入色階設為245,以增加對比度,然后將中間調輸入色階設為1.15,使亮度也適當增加。最后點擊確定。

3 通過色階降低對比度
漸變映射的黑白轉換自帶高反差效果,如果你想適當減弱這種效果,還是可以用色階來完成。一開始的步驟和前面一樣,不過這次要將陰影輸出色階往下拉25,增加暗部的亮度。
Lightroom可以讓你在轉換過程中掌控每個細節。


如果拍照用的是RAW格式,那么用Lightroom或Adobe Camera Raw(二者用的工具基本一樣)將彩色轉黑白的效果最好。RAW格式圖片擁有豐富的原始信息,能提供更大的調整空間,而且其中包含八個色彩通道,可以讓你精確掌控色彩的灰度。
使用Lightroom調整黑白效果
Lightroom可讓你根據原有色相細致地調整影調

1 基本調整
使用Lightroom把彩色照片轉成黑白的之前,最好先校準白平衡,再做其他處理,把這張彩色照片調整到自己滿意的程度。這一步很重要,因為它可以開個好頭,讓后續的步驟更順利。

2 轉成黑白
右側基本面板頂部選擇“黑白”,然后往下拉,點擊“黑白混合”。在此處所示的圖片中,黃色和橙色通道被設為+18,增加了葉子的亮度,藍色通道設為-47,天空便顯得更加昏暗。

3 增加對比
黑白照片比其彩色版本更易體現反差效果,因此可以適當增加對比度,突出圖像的紋理與形狀。只要把色調曲線改為預設的“強對比度”就可以實現這種效果。
最后的調整
分離色調可以給黑白照片的亮部和暗部涂染少許色彩。這種經典的暗房技術在Lightroom中可以通過“分離色調”面板實現,在Photoshop中則可通過漸變映射調整圖層的預設來完成。

利用暗房時代的技術改善單色照片效果。

在暗房沖印時代,減淡與加深是一種比較難的技術,它通過使圖像特定區域變亮(減淡)和變暗(加深)突出重點,引導觀看者的視線到特定位置。有了Photoshop之后,這個技術變得非常簡單,只需要涂抹幾下即可達到同等效果。在把彩色照片轉成黑白之前,我們先完成這一調整。
減淡工具
在Photoshop里打開照片,從工具面板中選擇減淡工具(顯示為球拍圖標),在你想減淡的區域刷一下,即可實現效果。首先要選擇畫筆大小,在屏冪的左上角調節。接下來,選擇陰影、中間調、高光的曝光度(以百分比表示)。然后只需在照片上需要減淡效果的地方畫一下就可以了。若要防止色相偏移,請勾選“保護色調”。在上圖中,我們[1]提亮了前景的巖石,讓其不再那樣昏暗,[2]涂抹城堡和山丘,讓其變得更加明亮。
加深工具
加深與減淡效果正好相反,但可以選擇的參數是相同的。在Photoshop中圖標模擬的是真正的暗房中手的姿態。如前所述,選擇圖像中需要修改的部分,并根據需要進行調整。我們[3]加深了天空的對比度,[4]并使圖像右側地平線上方的云層變得更暗。
嘗試這些非凡的單色效果
通過這些調整,讓你的黑白照片真正不同凡響。
1 藍曬效果
新建漸變映射調整圖層,從漸變編輯器里選擇一種顏色,根據需要調整不透明度。如果要增加對比度,在曲線調整圖層中將曲線調整為S形。

2 平版印刷效果
這種效果可以通過添加圖層和調整圖層來實現,要點在于較深的暗部和輕淡的亮部。在暗部增加一些噪點,為中間調和亮部上色。

3 高調效果
對于一張主要由高光部分組成的照片來說,何不索性把亮調突出到極致呢?增加曲線調整圖層,在不影響亮部細節的情況下,將所有區域都調亮。

讓影像專家Adrian Davies來告訴你,要想拍出更超凡脫俗的作品,需要哪些器材與技術。

現代數碼相機和智能手機中的傳感器不僅能拍到可見光,而且可以拍到不可見的紫外線和紅外線。一般攝影時如果有紫外線和紅外線進入相機,會出現奇怪的顏色,所以制造商會在傳感器上放置紫外線和紅外濾光器,來過濾掉它們,讓相機只能拍下可見光。
如果想拍攝紅外圖像,你可以找人移除濾光器(親自動手也行),或者在相機內部用紅外透射濾光器替換,也可以在鏡頭上裝個紅外濾光器。然而,這樣做成本很高,而且要是把內置濾光器換了,就不能拍普通的照片了,得不償失。
還有一種方便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在在鏡頭前面裝上紅外濾光片,也可以讓沒改裝過的傳統相機拍下紅外照片。這種濾光片的原理是過濾掉所有可見光和紫外線,只允許紅外線通過。由于相機的傳感器上仍然有濾光器來過濾紅外線,所以曝光時間會很長。例如光圈f/5.6時,曝光時間會達到5-10秒甚至更長。照片效果可能不如改裝后的紅外相機好,但肯定足夠拍出一些有意思的照片了!
拍攝時你需要一塊720納米的紅外濾光片(720表示該濾光片可透射720納米的紅外波長)。可用的紅外濾光片有很多,Hoya R72、Cokin紅外720 (89B) A007方形濾光器以及其他各種濾光片都可以在京東或淘寶等電商平臺上找到。除非你想改裝相機,否則只要720納米的濾光片即可。廣角鏡頭上要慎用較厚的紅外濾光片,因為可能會出現暗角,就像下面城堡這張照片四周的暗角。
紅外濾光片實際上是不透明的,所以把它裝在鏡頭上以后,你就不能用取景器了。許多相機的實時取景模式仍可正常使用,不過圖像相當模糊。最好是提前構圖和對焦,在按下快門之前再把濾光片裝在鏡頭上。

使用紅外濾光片不能正常使用取景模式了,可提前構圖和對焦,在裝上濾鏡拍攝

1 使用紅外濾光片
紅外攝影最適合風光作品,它能讓一些平淡無奇的場景變得超現實。這張照片是在鏡頭前面裝上一片720納米紅外濾光片拍攝的直出效果。曝光時間為5秒,光圈f/5.6,ISO 400。照片中明顯的暗角是因為把較厚的濾光片裝在廣角鏡頭上造成的。

2 在Camera raw中降低飽和度
在Camera raw中降低色彩飽和度可以讓照片看上去更順眼。紅外風光攝影師有個常用的手法叫“通道交換”,就是在Photoshop的通道混合器中將紅色與藍色通道交換。這樣處理過后,天空仍會略帶藍色,但植被的顏色會徹底改變。


3 在Photomatix中進行處理
對同一場景拍攝三次:一次欠曝,一次正常曝光,一次過曝。然后將這三張照片一起導入HDR軟件Photomatix。這款軟件中有很多HDR模式可供選擇。此處所示的成片是“創意”模式處理出來的效果。

檢查鏡頭!
雖然所有的鏡頭都能拍到紅外光,但有些鏡頭會在中央產生清晰的“熱點”圖像,如上方特寫所示。沒有什么方法能準確判斷哪些鏡頭型號會出現這種問題,所以你需要測試一下鏡頭,看看是否有這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