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江野


畫家簡介:
江野,中國畫家,原名趙坤泉,宋太宗趙匡義三十七代世孫,號逸凡、匡正,法號正明,善儒釋道三教人物兼作山水花卉,師從亞明、王明明,皈依圓霖法師,堅守傳統繪畫,受吳文化蒙養,曾在日本佐原、中國臺灣、德國漢堡舉辦畫展。近年來在青花釉里紅的燒制上獲得佳績,目前在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恢復開設老字號“正社”,并注冊正社畫館帶徒授藝,弘揚傳統文化,傳授吳文化精神。
2001年出版個人畫冊《水墨天涯》;2004年出版《江野畫集》;2008年5月于北京榮寶齋舉辦江野扇面展;2009年1月被世界藝術家聯合會授予“世界陶瓷藝術大師”;2010年1月被中國國畫研究院授予院士稱號;2010年6月于正社會館舉辦《綠葉風》扇面展等個人成就。

《觀音大士》

《達摩祖師》

《和合二仙》

《峨眉煙靄》

《九華秋聲》

《普陀春色》

《五臺積雪》

正社雅集民國成立時期
在我的藝術路上,1998年赴北京畫院進修,才真正認識到在西畫教育模式中成長起來的我們,學了一點水墨,臨了一些白石悲鴻的蝦馬,昌碩八大的花卉的皮毛,感覺就是學習中國畫了。其實中國畫發展早已偏離了傳統文脈,走向了涵蓋中西文化的水墨畫了,離開蘇州,北上京華才真正回過頭認識到蘇州吳門畫派,才是中國文人書畫,以詩書畫印為核心的才可稱中國畫正脈,中國畫構成元素之一為水墨,水墨發展了中國畫,但水墨畫不等于中國畫,雖然二者之間沒有明顯的分界線,但文脈的切入和里面原汁原味明眼人自能分別。那段時期我才靜心看了一些書籍和各大畫家的傳記,尤其是看了幾本張大千傳,讀到了1932年底由吳湖帆、何亞農、葉恭綽、張大千等一批來往蘇滬之間畫家收藏家詩人等一批文人士大夫,在蘇州策劃成立的一個正社書畫會,其宗旨正本清源,弘揚民族文化,在不到5年的時間里,發展了55個會員,曾在北京、南京舉辦畫展,畫家包括中國書畫文學界的大多數精英,其意義深遠,通過對吳派繪畫的研究以及對正社的了解,我才意識到我們學習中國畫已走了彎路,必須回歸正路,否則缺失了人文元素,偏離了正脈,書畫文化幾乎到了斷層邊緣。

《茶緣》

《鐘馗醉酒》

《山水扇面》

《懸空寺勝景》

《清白世界》

《秋湖歸帆》

《鐘馗出巡》

繪畫的發展一定會讓主流和非主流相互轉換,推動中國畫的發展。正和反一定是一個有機的組合統一體,如果一面偏向發展,一定會走向“死胡同”,中西繪畫的發展結合本身是兩個相向的同一體,可以相互融合,相互學習,吸收。在崇尚傳統,回歸傳統的今天,重接歷史上“正社”的文化旗號,回歸傳統人文語境,重振吳門歷史輝煌,讓中國畫發展走上一條健康之路,以建設性的正確姿態,組織正社雅集,學習古典詩詞,把傳統的琴棋書畫,詩書畫印有機組合在活動之中,我相信通過全體有識之士共同努力,大家正智、正覺、正念、正行、正道,在紛煩的世界中,一定能結出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