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衍鳳,韓淑玲,李海玉,王 麗
(濰坊職業學院,山東 濰坊262737)
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是課程教學與改革的前提,而《電子技術基礎》是機電類相關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掌握電子技術應用所需要的基本知識、方法和技能,課程內容繁瑣,課程特征能夠適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為了充分發揮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點,更好地完成課程教學目標,文章結合電子技術課程現狀,重點從教學內容碎片化、教學案例典型化、實踐內容主干化三方面論述。教學內容設計過程中,內容以知識點為單位碎片化,同時合理引入教學案例,變實踐內容為課堂教學內容的主干,理論知識為枝葉,引領學生做課程學習的“主角”。
《電子技術基礎》課程包括模擬電子技術和數字電子技術兩部分,課程內容從簡單元件到集成電路,學生技能從元件認知到電路分析與制作,知識點多,理論性強,技能要求高,同時,課時量的壓縮給課程教學增加了難度。
根據舊的教學內容體系,教師需要先講授教學內容,后進行教學實踐,大量的理論知識占據了課堂空間,如三極管放大電路,從電路組成到靜態分析、動態分析,再到不同形式的放大電路,內容抽象難懂,當所有理論講完的時候,實踐教學極有可能因課時關系不得不被刪除了,學生實踐被弱化。而且,學生的“學”始終跟在教師的“教”后面,被動的學習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強烈的被迫記憶和參與要求中,學生學習思維不斷僵化,甚至喪失。
混合式教學模式,將傳統教學和在線教學有機結合,開展線上、線下學習,給“沉悶”的《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帶來了新鮮空氣,給學生主動性學習提供了契機。
教學內容碎片化是指在合理的學習項目、學習任務下,把每個任務下的知識點作為最小碎片,“碎片”間有的是相互獨立的,有的是前后關聯的,是項目學習必不可缺的成員。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便于學生理解、記憶知識,掌握技能。圖1是譯碼顯示電路原理圖,而分析原理圖是學習項目下的一個任務,為了便于理解和記憶,該任務可分為CD4511管腳認知、數碼管管腳認知、二者對應管腳接線三個知識點,這樣需要理解和記憶的知識由整變碎,更符合學生的思維規律,利于整體認知和記憶。

圖1 譯碼顯示電路原理圖
教學案例典型化是指它要緊貼課程教學的重難點,或引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宏觀認識,或啟發學生獨立思考,或融電路分析與制作于一體。只有典型化的教學案例才能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并思考和解決問題,才能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如“助聽器”教學案例,它首先讓三極管放大電路知識與生活應用有了聯系,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引導學生理解了三極管放大電路的作用,使抽象的知識得以興趣化的主動認知。而 “譯碼顯示電路”案例是一個融電路分析與制作一體的教學案例,它引導學生認識集成塊CD4511、數碼管,掌握電路原理,在電路制作及結果演示中進一步刺激學生感觀,提高其綜合分析能力和實踐技能,培養主動學習的興趣。
實踐教學內容主干化的核心就是將實踐教學內容設計為課堂教學內容的主干。實踐教學不僅能幫助深入理解和鞏固知識點,更能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主動思維能力、協作精神等,實踐教學內容主干化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主動完成理論教學內容的學習,從而提升學習效果。如知識點“二極管的認識”,與其全面理論講解,不如改為實踐教學,并將教學內容設計為二極管外形認知、電阻測試、質量檢測,如此,把課堂還給了學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峨娮蛹夹g基礎》課程具備實踐教學內容激發學生主動性,引導理論學習的特征,而混合式教學模式給實踐教學內容主干化提供了契機,所以實踐教學內容主干化是該課程教學改革的要點。
線上線下教學內容需要明確化是指每個學習項目必須明確線上學習內容和線下學習內容。線上、線下學習是混合式教學模式的主要體現,“線上”重理論,“線下”重技能。所以,只有分別設計明確合理的教學內容才能實現混合式教學的優勢,才能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線上學習內容包括單元學習、完成課程活動對應的相關內容、知識拓展、完善課程作業、在線測試等;線下學習內容主要包括工具書查詢、電路制作、故障分析及排除、完成實驗報告、提交項目作品、參與學習考核等。線上、線下學習的融合,不單純是理論和實踐的混合,而是從習慣、認知、主動性等方面入手,拓寬了學生的學習思維,以實踐為主線,加大了學習深度和廣度。如案例“制作譯碼顯示電路”,線上教學內容主要是學習4511集成塊功能及管腳排布、數碼管作用及管腳功能、理解電路原理等理論知識;線下教學內容主要是掌握手工焊接常識、識別4511集成塊輸入管腳、輸出管腳和控制管腳等、識別數碼管a至g管腳并找出公共端、完成電路制作、分析并排除故障、記錄相關數據,線下教學內容是線上教學內容的延伸。明確線上線下教學內容是提升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也是《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改革的要點。
《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與改革離不開教學內容的合理設計,教學內容碎片化、教學案例典型化、實踐教學內容主干化、線上線下教學內容明確化符合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需要和發展,文章的論述能夠幫助拓展課堂教學、改善學生學習思維,提升課程教學效果,同時,文章可以為同類課程的教學與研究提供框架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