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志 曹麗丹
(廣西廣播電視技術中心柳州分中心)
泵特性曲線上的每個點都是一個工況,泵在哪個工況下運轉是由泵特性曲線和裝置特性曲線決定的。水泵的揚程(Hz)是指把單位重量液體從吸水池液面送到排水池液面需要的能量,其公式為:

根據上述公式得出曲線如圖1,稱為裝置特性曲線或者管路阻力曲線;將裝置特性曲線和泵特性曲線畫在一張圖中,二者的交點M就是泵的運轉工況點。M點的意義在于在該點單位重量液體通過泵獲得的能力(揚程H)正好等于把單位重量液體從吸水池液面送到排水池液面需要的能量(裝置揚程Hz),因此M點就是穩定運行的工況點。如果泵偏離M點,在A點工作,此時H>Hz,多余的能量促使管內流速增加,流量增加,工況點從A點移向M點;反之,如果泵在B點工作,H 圖1 水泵的并聯是指第一臺水泵與第二臺水泵的吸入管連接在一起,出水管也連接在一起聯見圖2中(a)。水泵的串聯是指第一臺水泵的出水管連接在第二臺的吸入管聯見圖2中(b)。 圖2 1.相同特性的泵并聯 圖3 圖3中,HI(HII)是單獨一臺泵的特性曲線,HIII是兩臺泵并聯合成的特性曲線,它是相同揚程下兩臺泵流量相加得到的。一臺泵單獨運轉時的工況點是A1,兩臺泵并聯時的工況點是A,各泵的實際工況點是B。一臺泵運轉時,流量是QA1,兩臺泵并聯時合成流量是QA。因QA=2QB<2QA1,就是說,由于存在管道阻力,即使用兩臺泵并聯運行,合成流量也小于兩臺泵單獨運行時流量的2倍。 圖4 2.不同特性泵的串聯 圖4中,HI和HII是單臺水泵的特性曲線,HIII是兩臺泵并聯工作時的合成特性曲線。當裝置特性曲線為R1時,合成工況點為A點,實際兩泵的工況點為B1和B2點,其流量小于兩臺泵單獨運行時流量Q B1與Q B2 之和。當裝置特性曲線為 R2時,關于揚程低的泵II,在流量為零的工況下運轉,這里泵消耗的功率使液體加熱,有可能出現事故,如果泵II無逆止閥,水將通過泵II倒流,并引起該泵反轉。由以上兩例子可知,泵并聯運轉應當按揚程相等分配流量。 1.相同特性泵的串聯運轉 圖5中HI(HII)是單臺水泵的特性曲線,HIII是兩臺泵串聯工作時的合成特性曲線,它是在同一流量下兩臺泵相應揚程(縱坐標)相加得到的,R是裝置特性曲線。單臺泵運轉時工況為A,兩臺泵串聯時工況點了B。由圖2可知,兩臺泵串聯揚程和流量都增加,其增加程度和裝置特性曲線的形狀有關,但都小于單獨運轉時的兩倍。 圖5 2.不同特性泵的串聯 圖6中,HI和HII是單臺水泵的特性曲線,HIII是兩臺泵串聯工作時的合成特性曲線,R1和R2 是兩條裝置特性曲線。當裝置特性曲線為R1 時,合成工況點為A,兩泵的工況點分別為A1 和A2 。如果裝置特性曲線為R2 時,合成工況點為B。當阻力曲線在R2以下時,其運轉狀態是不合理的。在Q>QB 時,兩泵合成的揚程小于泵II的揚程。若泵II作為串聯工作的第二級,則泵I變為泵II吸入側阻力,使泵II吸入條件變壞,有可能發生汽蝕。若把泵I作為串聯工作的第二級,則泵I變為泵II排出側的阻力,消耗一部分泵II的揚程。 圖6 通過對水泵并聯和串聯的分析,在水泵并聯、串聯時,應采用同種類型及同種規格的水泵連接,因同類型水泵特性曲線基本相同,流量及揚程易接近較理想狀態。在理想狀態下,同型號同規格的兩臺水泵并聯時其流量(Q)關系是:Q=Q1+Q2。從中可得知,兩臺水泵并聯時可以增加供水量,通過開停泵的臺數來調節流量,以達到節能和快速供水。當并聯工作的泵中有一臺損壞時,其他泵仍可繼續供水,有效提高了供水的可靠性和靈活性。在理想狀態下,同型號同規格的兩臺水泵串聯時其揚程(H)的關系是: H=H1+H2 。當高山臺站下游的水位太低,用一臺泵無法將水抽到山頂時,可以選擇用兩臺泵串連將揚程擴大一倍,確保供水的穩定性,同時避免單泵工作負荷過大發熱損壞的情況。
二、水泵并聯和串聯的原理

(一)水泵的并聯


(二)水泵的串聯


三、水泵并聯與串聯的實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