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容產品化,產品個性化。隨著媒體技術的發展,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應用普及,電視媒體服務對象從“大眾”到“受眾”再到“用戶”的概念變遷已經發生。每一個新媒體的用戶,在閱讀他人作品時是用戶,在創作發布作品時又成了記者。面對媒體內容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情況,媒體內容本身也需要來一場革命性的變化,由生產導向向用戶導向轉變,打造一個個符合用戶特色的內容產品。二、形式技術化,技術擬人化。在移動互聯網時代,T(技術)依然需要以I(信息)為內核,也就是說電視媒體可以發揮自身在內容制作上的優勢,再結合新的傳播環境變化和服務對象需求變化,通過技術手段把節目內容轉化為數字化產品,甚至借助VR 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把節目傳播形式場景化、擬人化。三、平臺運營化,運營多元化。在媒體碎片化、信息海量化的媒體傳播環境下,電視媒體這種大公共傳播平臺在某種程度上反而成了稀缺資源,其議程設置能力得到了強化。因此,應該充分利用電視媒體長期凝聚的品牌效應,全面發揮平臺價值,對電視媒體平臺進行多元化運營,而不僅是當作一個傳播渠道。(據何興煌于《電視研究》201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