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曼然
投資者做價值投資和長線投資的時候,一定要以股權投資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股權投資,就是我們買入的是公司的股權,而不過于關注這家公司股票價格短期的漲跌。如果一家公司的股權是被低估或是非常有價值,那么它的股價的下跌對投資人而言就不是真實的損失。如何看待價格和價值的變化,這是巴菲特和芒格的思想中很關鍵的一點。
股價漲跌取決于很多因素,我們可以去買入一些被低估并值得長期投資的標的,買入的同時需要參考過去幾年的股價漲幅和估值。我們買入一家公司的股權,相當于買入這家公司生意的一部分,就是說我們也是這個生意的持有人。這樣我們在做價值投資的時候,就相對容易接受市場層面和基本層面的變化。
我們看好一家企業,首先要看價格高低,如果這家公司的市盈率、市凈率已經非常高估,那么就算這家公司再好,也違背了投資標準。現在漲得好的不一定基本面就一定好,現在跌得多的也未必就差。總體而言,目前A股市場因為整體估值較低,出現了大量難得的機會。
“破產的價格”就是跌破它的凈資產,股票靜態的存量價值就是總資產減去負債后得出的凈資產。這里面包括企業現金資產、存貨資產及固定資產。例如航空股,航空股的凈資產大部分都是固定資產,固定資產的絕大部分是購置的飛機,如果飛機在買入時價值1億元,但在2-3年固定資產折舊后,出售的價格也就1000萬-2000萬元。
再例如,2013年的五糧液實際是跌破凈資產的,大量的酒窖和酒基的價值遠遠被低估,因為酒的年份越久遠價格越高。接下來我們再舉一些類似的案例。
我們最近調研的張裕B股就符合“破產的價格”買入“破不了產的企業”。張裕B股的PB是0.98倍,價格相當于凈資產的0.98,股價實際跌破凈資產。
山東有兩家酒類公司,一家是青島啤酒,另一家就是張裕。青島啤酒的市值600多億元,我認為也是被低估的。我們今天主講跌破凈資產的案例,青島啤酒沒有跌破凈資產,而張裕跌破了。
據我所知,在全世界范圍內,像張裕這樣一家知名的百年老字號,且又是行業龍頭的消費公司,跌破凈資產是十分罕見的。這只長期的消費大牛股這幾年遭遇了產業基本面的重大下滑,導致股價跌破凈資產。
張裕B的基本面不如青島啤酒,張裕的產品競爭力也不如青島啤酒。投資需要考慮綜合因素,用一家跌破凈資產和產品力稍弱的公司去衡量的話,到底能不能投?至少我認為跌破凈資產的這種股票肯定不能忽視。
張裕若要崛起,最好是通過并購國外一些優質的酒莊,打造自己的產品競爭力,從而實現新的增長,僅通過自己產品的性價比與國外比較較難扭轉。
黃山旅游擁有絕對壟斷的資源優勢,引起我的關注是因為它現在的市凈率只有1.3倍,可以說是跌破凈資產。1.3倍的市凈率源于公司目前現有的財務資產,但黃山最有價值的部分并不是現有的財務資產,而是涉及黃山品牌的自然資源,這種品牌和自然資源在資產負債表中是無法體現的。
在黃山旅游的資產負債表中,總資產46.78億元,其中6億元為貨幣資金。固定資產16億元,流動資產19.9億元。公司總負債3億多,其中2.8億元為流動負債(短期借款或應付款),長期負債幾乎為零。商譽(無形資產)只有700萬元,公司的現金流整體狀況較好。
黃山旅游目前按B股是1.03美金/股,約為7元人民幣/股。公司約有7億多股本(總股本×每股股價=總市值),目前市值約為50億元。公司的每股凈資產為5.69元,而它現在股價不到7元,接近于跌破凈資產。
以上兩個案例都是用“破產的價格”買入“破不了產的企業”,尋找類似的案例不能僅限于A股市場,因為A股市場很難找到合適的標的,所以我往往是去港股通或B股中尋找。
當然,我只是通過上述個股案例簡單陳述價值投資的道理,雖然許多股票有反轉的先例,但并不是所有股票都能反轉。張裕B和黃山B在過去幾年都沒有從低位漲起,投資者不要期望短時間就能漲,這個時間點無法預測和解讀。但是如果投資者堅持以這樣的理念去投資,利用市場的低估值機會不斷收購更加優質的公司,最終定會獲得可觀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