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范
1973年8月1日,我第一次參加了單位的黨支部會議,并且進行了入黨宣誓。這個日子對我來說是神圣的,如同生日,終生難忘。
這天,朝霞明媚,晨風送爽,天氣與我的心情一樣都是美好的。我提前上班,行走在通往單位的道路上,行道樹仿佛搖動著我的思緒。兩年前,我這個鄉間中學的頂編代課老師被調到阿榮旗人民廣播站任記者,從農村一下子進了城。穿著干凈利索的站長老于找我第一次談話時,就嚴肅認真地要求我扎實工作,積極進步,做合格的黨的新聞工作者。不久,我便恭恭敬敬地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那樣鄭重,那樣激情滿懷。這期間,我與另一位年輕編輯步行鄉間,一連走訪了12個鄉鎮,采寫了幾十篇系列報道,還做了7篇錄音通訊,引起了反響。領導派我到復興中型水庫建設工地做宣傳工作,我一邊采訪一邊勞動,一干就是一個月。指揮部按每天6角錢出差補貼獎勵給我18元的生活用品,這大概是一種表揚吧。林區發生火災,我參加撲火隊,追著火頭撲打,整整半個月,天天吃身背的餅干,夜夜睡在榛柴棵子里。那時做什么都覺得渾身是勁,因為年輕,也因為正在接受組織考驗吧。

走進大紅磚房的這個縣級廣播站,打更的李大爺笑了:“小王,你今天來得最早?!蔽夷闷饞甙?,忙忙火火打掃一遍走廊,又把編輯部辦公室的桌椅擦得干干凈凈。當時我供職的人民廣播站,全站21個職干部中只有4名黨員,而我這個不滿24歲的記者被批準入黨成為“新鮮血液”,那種歡快的心情著實難以形容。坐在辦公室里,我一遍又一遍地默讀入黨誓詞,是想背誦下來,更想永遠銘刻在心里。
無論是誰,人生最重要的幸福時刻將要來臨時,總會思緒萬千,難以平靜。
同事們陸陸續續上班來了,都投來羨慕的目光,也說著祝賀的話。站長老于走進來,微笑著告訴我:“9點鐘舉行宣誓儀式。”會議室布置得鄭重莊嚴,盡管只有包括老于在內的4名老黨員和幾個積極分子參加。老于帶我站在鮮紅的黨旗下,舉起右拳,大聲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這人生最重要的時刻,我的心咚咚地撞擊胸口,渾身的熱血沸騰不止,覺得很光榮、很神圣?;氐睫k公室,我在一張紙上寫下“我是黨員”四個字,壓在辦公桌的玻璃板下,提醒自己:對得起共產黨員這個稱號,時時處處做共產黨員應該做的事情。
這時,我的入黨介紹人老韋走了進來。我說:“宣誓的這天我該做點有意義的事情。”他想了想:“咱們去架線工地參加義務勞動。”我一拍手:“好哇!”當時,廣播站正在鎮郊架設有線廣播專線。我和老韋騎上自行車,很快來到工地。燦爛的陽光里,挖線桿坑、上磁瓶、掛線……我渾身是汗,卻不覺得累,有用不完的勁。返回單位的途中,看見毛驢車翻倒在邊溝里,車上的蔬菜撒了一地,老韋和我把自行車停在一旁,先是抬起毛驢車,接著把菜全都撿到車里。趕車的老漢很感激,連聲說:“謝謝,好人?!蔽倚南耄阂晃稽h員就該一輩子做好人做好事。
傍晚回來,我的心依然難以平靜,就去縣農業局找女友李亞軒,眉飛色舞地跟她講宣誓的情景。她站起來祝賀我,還說咱倆的事定下來吧。于是,我們到縣城里唯一的一家照相館拍下訂婚照。
我“生日”的這天,真是雙喜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