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孟憲綱 李 晨
安全是煤礦生產的重中之重。山東能源新礦集團內蒙能源長城六礦按照能源集團黨委《關于開展“十個必須、十個嚴禁”“十個深查、十個一律”專項行動的實施意見》,開展安全管理模式專題研究,探索從“班前會”入手,將安全關口前移,變“事后處置”為“事前管控”,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從零開始,向“零”進軍,抓好安全管理“第一站”。
因政策性人員分流,安全管理專業人員流失嚴重,山東能源新礦集團內蒙能源長城六礦前期安監力量薄弱,安全管控存在較多漏洞,施工現場安全隱患多。特別是新入礦的員工,對礦井建設、現場環境、設備狀況等詳細情況不甚了解,安全意識淡薄,現場違章作業等不安全行為屢禁不止。
針對以上問題,長城六礦結合礦井實際情況,由礦安監員參加單位班前會,完善班前會“安全五分鐘”內容,抓好安全管理“第一站”。通過創新抓好安全管理“第一站”模式,立足班前安全教育“小陣地”,實現從班前到現場8小時全過程安全監管,確保責任分解到位、壓力傳遞到位、工作落實到位,將“十個必須、十個嚴禁”“十個深查、十個一律”要求貫穿于安全生產全過程,強化職工安全意識,規范安全行為,打造本質安全型礦井,堅決杜絕輕傷及以上人身事故和較大非人身事故,切實保障長城六礦安全穩健發展。

由礦安監員根據盯崗范圍對應參加相關單位班前會,使“班中監督”與“班前教育”相結合,采用風險預警、警示教育、結對幫教、每日一問、考核督促等方式,一環一環抓推進、一項一項抓落實、一件一件抓兌現,抓好安全管理“第一站”,提高職工安全意識,塑造區隊安全文化。
一是風險預警法。對單位班前會記錄、安全教育、規程措施、任務分工、隱患排查等情況進行現場督察。安監員根據盯崗過程中所掌握的現場情況,圍繞水、火、瓦斯、煤塵、頂板和沖擊地壓、機電提升運輸“5+2”易引發重大事故的危險因素,對作業場所可能的危險源做到及時預測、及時預防,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建議,明確責任人和整改時間,強化風險監測預警和公告警示,切實把隱患挺在事故前面,杜絕“帶問題上崗,帶情緒上崗”現象,確保現場作業安全。
二是警示教育法。在班前會上,安監員通過視頻短片、PPT等方式展示典型事故案例,開展職工防范安全災害能力的培訓,引導職工分析、討論每起事故的起因、危害、后果,透過他人的教訓反省自身,上崗前細致排查平日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升自保互保能力。
三是結對幫教法。安監員根據當班出勤員工情況,現場安排黨員或業務骨干與員工結為當班安全包保對子,形成“1+N”或“N+1”結對子安全幫教模式,重點加強對安全薄弱人物、情緒不穩定員工的監督指導,堅決做到“原因不查清不放過,責任者得不到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不落實不放過,教訓不吸取不放過”,堅決做到“先安全后生產,不安全不生產,抓生產必須保安全”。
四是“每日一問”法。通過安監員點名提問、互保對子相互提問的方法,開展“每日一問”,提問包括風險防范、緊急避險、應急處理等應知應會的內容,特別是加強對沖擊地壓、“一通三防”、防治水、易燃易爆等重點安全領域的提問學習,落實人人都是安全責任主體的理念。
五是考核督促法。安監員每月組織員工進行安全教育知識測試,檢驗學習成果。對測試成績90分以上的職工,建議區隊進行相應獎勵;對測試成績80分以下的職工,建議區隊進行相應罰款;對全區測試平均成績達不到85分的工區,掛黃旗警示,列為礦安全重點督察單位,并進行考核。嚴查區隊安全制度體系是否健全、是否適應當前安全形勢、是否結合現場實際,嚴查現有制度是否執行到位,安全責任是否理清并落實。

長城六礦實施的抓好安全管理“第一站”模式,嚴查區隊“安全紅線”意識是否牢固,嚴查是否存在盲目樂觀、松懈麻痹、心存僥幸、疲勞厭戰等不良傾向,實現了安全管理工作再細化、責任再分解、數據再量化。
一是鍛煉了安全管理隊伍。
安監員參加生產單位班前會,掌握區隊安全管理現狀和人員情況,對下一步安全監管重點更加明晰,提升了安全管控水平;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的同時,自身業務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成長為一支專業、高素質的安全管理人員隊伍。
二是增強了員工安全素養。員工現場文明施工、按章作業意識明顯增強,調動了廣大員工參與安全管理的積極性,營造了比學先進的良好氛圍,堅決做到了“不培訓不上崗、考核不合格不上崗、技能不達標不上崗、安全認知不到位不上崗”,員工思想由“要我安全”變為“我要安全”,安全“第一道”防線更加牢固。
三是提升了區隊安全管理水平。對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激發了區隊管理人員深刻反思安全理念是否切實轉化為抓好安全的有效辦法、采取何種管理的務實舉措。新的班前會形式,變單向灌輸為雙向互動,引導員工參與區隊安全建設,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塑造了區隊安全文化。
四是夯實了礦井安全管理基礎。“事前管控”的安全管理模式大幅提升了員工隊伍素質,安全制度執行更加有力,現場安全環境明顯改善,切實把全員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抓好礦井安全生產上來。礦井自建設以來,杜絕了輕傷及以上事故,實現了安全生產目標,保持了高速、高效、高質量的建設進度,為礦井早日投產見效打下了堅實的安全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