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昭和
諸葛亮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同時他還對醫藥有一定的研究和發現。據傳,諸葛亮在長期征戰中,善于發明且應用一些防病治病的有效方藥,為保證戰爭的勝利和提高士兵戰斗力,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下面就介紹幾種傳說與諸葛亮有關的藥物發現。
當諸葛亮輔佐劉備攻取益州(成都)時,屬下官兵多來自中原或湖北,由于四川霜霧多、雨水頻繁,以致不少士兵患上了風濕病,出現關節疼痛、食欲不振、四肢無力等證。因入川不久,醫藥缺乏,諸葛亮見蜀軍病員滿營,士氣低落,于是暗尋治療方法。他發現,喜吃辣椒的四川人較少患風濕病,于是吩咐張飛收取當地盛產的紅辣椒,用數十口大鍋以其熬水,令患病官兵口服飲用,并兼用辣椒熬水洗澡,結果士兵周身汗出,食欲大振,不日而愈。同時諸葛亮令人用辣椒制成辣椒醬和油辣椒,讓士兵經常食用,結果官兵們的風濕病都消失了,且不再復發,蜀軍軍心振奮,戰斗力恢復。可以說,諸葛亮是使用辣椒治療風濕病的先創者,由此也使“辣椒除濕”發源于蜀國而名揚天下。
辣椒有促進血液循環、增進食欲、祛除風濕、溫經散寒等多種功能。現代研究證明,辣椒有除濕止痛功效,如今以辣椒制作的辣椒酊、凍瘡膏仍是很好的鎮痛消腫藥物。
三國鼎足而立,連年征戰不息。當時士兵因長期打仗,每天要跑許多路,腳上出汗,又沒功夫洗,不少人都患上了腳氣病(腳癬)。另外,行軍時腳底易打水皰,水皰磨破后潰爛成瘡,此病雖小,但患者極其難受,也影響行走和戰斗。為解決這一實際問題,諸葛亮發明了一種專治這類疾患的藥粉,起名“軟腳散”。方用川芎、細辛、防風、白芷等草藥碾成粉末,用時取少許藥粉,摻于鞋內,行走便覺輕便,自不吃力。如雙足腫痛或起皰,摻藥鞋中,可迅速消腫止痛,緩解下肢疲乏。此藥粉對足跟痛、腳氣、濕疹等,也有較佳的防治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外科醫生陳實功將此方稱為“千里健步散”,并編歌贊之:“千里健步散奇功,細辛防風白芷同,加上草烏為細末,長安瞬息即時通”。后來這個方子傳到民間,車夫、腳夫、挑夫都把它看成至寶,但凡外出,必隨身攜帶。
本方中細辛、防風疏風解表、除濕解痙;白芷溫燥除濕,消腫透疹;川芎活血通絡。諸藥合用能祛寒通絡、溫經止痛。本藥放置鞋中,用法別致,不失為外用保健佳品,頗值今人借鑒。
龜苓膏原產地在梧州,廣西梧州古稱蒼梧郡。三國時,蜀帝劉備新喪,南方諸郡的土著趁機起兵叛變。為平亂安邦,諸葛亮率軍南征時駐軍于蒼梧郡,當時兵將多系北方人,初到南方水土不服,不少將士上吐下瀉,嚴重影響戰斗力,諸葛亮很焦急,于是請來當地人,詢問有何解決良法。一郞中對他說:梧州氣候濕熱、多霧(古稱瘴氣),此乃濕邪侵襲所致。郎中隨后獻上一方,此方即以當地特產烏龜、土茯苓熬湯飲用。諸葛亮令將士試之,果然功效如神,大部分的病都痊愈了,此方就是現在名揚天下的龜苓膏。所以,龜苓膏自古就是梧州民間的傳統藥膳,也是龜苓膏的原產地。
龜苓膏是以廣西出產的鷹嘴龜和土茯苓為主要原料,鷹嘴龜清熱解毒,土茯苓則可去濕。如今的龜苓膏配有生地、蒲公英、金銀花等藥,主要具有滋陰補腎、潤燥護膚功效,能起到調理臟腑、清熱解毒、防止皮膚老化及便秘等作用。龜苓膏還能促進新陳謝、提升人體免疫力,已成為現代人喜愛的養生保健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