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怡
【摘要】紅色教育能夠為青少年思想教育提供豐富的文化資源,其中蘊含的寶貴精神財富具有政治引領功能、品德塑造功能和情操陶冶功能。將紅色教育作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主旋律,有助于促進青少年了解革命精神,培養其傳承艱苦奮斗、團結合作等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
【關鍵詞】紅色教育 思想教育 教育功能 【中圖分類號】G446 【文獻標識碼】A
習近平總書記有關紅色教育的重要論斷為紅色教育融入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紅色教育之所以應該成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主旋律,源于其自身的文化價值和教育功能。紅色資源、紅色傳統和紅色基因不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更是增進青少年對社會主義情感認同的一劑良方:通過紅色教育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共產黨人的奮斗歷史,形成政治認同;通過紅色教育引導青少年了解中華民族優秀精神風貌,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增進情感認同。紅色教育應該作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主旋律,融入立德樹人的全過程。
紅色教育可以分為理想信念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開展紅色教育就是要讓教育者了解、認同、內化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不同歷史時期所形成的革命精神和文化積淀。通過人物事跡和革命文獻、物品、遺跡等來傳達紅色文化,讓受教育者認同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形成的革命精神,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當代青少年思想教育強調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教育的全過程,應認識到紅色文化是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資源。
首先,紅色文化體現了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且覆蓋范圍廣泛、資源豐富。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時期形成的精神文化的具體體現。紅色文化不僅影響社會主義各類精神形態的形成,同時也與民族精神具有本質的一致性。紅色文化在發展過程中與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緊密相連,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特征。紅色文化既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同時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紅色教育的過程是通過鮮明的事例來增強思想教育的感染力和說服力,以實現思想教育目標的過程。紅色文化作為全國性文化資源分布廣泛,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歷史性,因而各地紅色教育的開展應結合本地的紅色資源,同時形成青少年對紅色文化的整體認識,提升紅色文化在青少年思想教育過程中的適應性和針對性,在大力弘揚和傳承紅色文化同時,還應該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
紅色文化既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繼承和創新,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不同歷史時期形成的先進思想和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崇高價值理念的具體體現。新時期青少年紅色教育具有如下功能:
政治引領功能。紅色教育以紅色文化為基礎,而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政治任務的集中體現,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紅色教育主要服務于新民主主義革命總任務;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紅色文化的主要作用是服務于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激勵全國各族人民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之中;改革開放時期,紅色教育主要服務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設,通過紅色教育讓廣大人民群眾投身到和諧社會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之中;新時代的紅色教育彰顯了新的時代特性,其中蘊含的艱苦奮斗、團結合作、奮勇拼搏精神仍然是我們當前需要的。
品德塑造功能。學校將紅色教育納入到青少年思想教育之中,有助于學生樹立愛國精神,有助于培養學生道德品質。紅色教育的核心是紅色文化,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時期形成的智慧結晶和先進理想信念。以紅色文化作為青少年思想教育主旋律,有助于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革命精神,進而領悟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識的精髓,將這種精神內化為一種自覺的思想認識。
情操陶冶功能。通過紅色教育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知不同歷史時期的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情操和愛國情懷;能夠讓學生不忘初心,凈化心靈;能夠讓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培養其創新精神、創業精神和政治責任感。紅色教育情操陶冶功能的發揮,不僅能夠堅定學生的政治信仰,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當前,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經成為青少年工作的重點之一,因此,學校應該將青少年思想教育貫穿到教育教學始終,并以紅色教育為主要抓手,通過教育方式方法創新,引領廣大青少年群體認同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首先,當代青少年對革命時代的革命精神了解不足。當前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時代主旋律,很多青少年對于革命戰爭缺乏正確認識,也很難想象到當年戰火紛飛、鐵血戎馬的戰爭場面,更難感受到革命前輩英勇犧牲、甘于奉獻的革命精神。因此有必要將革命精神納入到國民教育體系之中,對青少年群體加強革命傳統教育,讓廣大青少年更加深刻地理解革命精神。
其次,青少年艱苦奮斗精神的養成需要紅色教育。無論是革命戰爭時期,還是改革開放時期,艱苦奮斗都是我們黨能夠戰勝諸多困難,帶領廣大人民群眾走向民主富強的重要法寶。可以說,艱苦奮斗精神在不同歷史時期以特定的精神面貌予以體現,諸如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等等。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人民物質財富得到了極大豐富,部分青少年對艱苦奮斗精神理解不夠深刻,重拾艱苦奮斗精神對于青少年樹立正確“三觀”極其必要。
再次,青少年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的培育需要紅色教育。紅色教育作為一種重要的精神財富,充分地體現了黨和人民在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以來所進行的艱苦卓絕斗爭和創新創業精神。有必要在青少年思想教育過程中,進一步激發青少年群體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讓他們主動參與到紅色教育之中。特別是教育部門應該主動與其他部門進行合作和交流,構建和完善紅色文化產品體系,加強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設,加大對紅色文化精品工程建設的投入力度,以更為多元化的方式宣傳引導和創新紅色文化,為青少年群體成長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最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需要紅色教育這一生動載體。紅色教育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依托紅色資源,青少年可以在紅色基地感受紅色文化,系統了解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將紅色教育作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主旋律,對于青少年思想認識的提升和紅色文化的傳承均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要將校園文化建設與紅色教育緊密結合,構建更為立體、全方位的紅色教育模式,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能夠真切地體驗和感受紅色教育的特殊魅力。
總之,紅色教育在青少年思想教育過程中能夠發揮重要作用,唯有將紅色教育作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主旋律,才能更好地發揮紅色教育對青少年政治引領、道德塑造和情操陶冶的促進作用。在具體的工作中,應進一步挖掘紅色教育資源,創新紅色教育手段與形式,將紅色精神傳遞給廣大青少年,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作者為昆明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參考文獻】
①張來成:《充分發揮“紅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中國教育學刊》,2017年第12期。
②劉超:《紅色文化于理想信念教育的現實意蘊與優化路徑》,《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8年第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