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零零……”下課了,同學們都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準備沖出教室。十分鐘說短很短——發個呆時間就過去了;說長也很長——有那么多的樂趣和回憶在里面呢!
小時候我是踢毽子高手。不瞞你們說,課間十分鐘,我能從下課踢到上課,毽子都不會落地。課間來一場踢毽子對抗賽,隊友們很崇拜我,而對手們會很“討厭”我,因為我讓他們連出場的機會都沒有了。當然啦,成功和驕傲是要付出代價的——上課時我的腿酸得可厲害了。
沒想到小思思竟然是個踢毽子的高手。正所謂能者多勞,揉一揉酸痛的腿,下一節課間,你還是那個獨領風騷的毽子高手!
現在覺得十分鐘眨眼就過去了,可上學的時候覺得課間十分鐘可以干很多事:捉迷藏、踢毽子、丟沙包、跳繩……我們男生用這十分鐘,還能在教學樓前的水泥地上組織一場足球賽。當然,由于活動太豐富了,有的同學玩得太盡興,就會忘記去上廁所。這下,本來就尿急的同學,再憋一節課,真是如坐針氈啊。
豐富的活動有益身心健康,但憋尿可不是好習慣,大家一定要引以為戒啊!
下課鈴就像發令槍,那是要和時間賽跑的。比如去搶乒乓球桌,去食堂搶新出爐的小吃。這可不是為了自己,搶到一張乒乓球桌,可以好幾個人一塊兒用;早一步趕到食堂,可以替好些人一起帶吃的。我們都覺得,比起流動紅旗,那些課間十分鐘的往返奔跑,才是真正的集體主義。不過遺憾的是,珍惜時間的人不只是我們,老師也會加入進來。比如有時下課鈴響起,任課老師卻好像聽不見一樣,等到下節課的上課鈴都快敲響了,整個班級躁動不安起來,老師才會“恍然大悟”:“剛才打下課鈴了嗎?哎呀,真不好意思,我沒聽見呢,講完這道題咱們就下課?!边@樣一來,直到新一堂課的上課鈴聲響起,這堂課才算結束。不過下一位老師也不著急,等到一切都安頓下來,他才會不緊不慢地開始上課。
這件事讓大家深刻地體會到了爭分奪秒的含義,同時也明白了另外一個道理,“姜還是老的辣”呀!
讀二年級的時候我很喜歡跳繩,下課鈴聲一響就沖去操場,甩著繩從這一頭跳到那一頭。十分鐘里我能跳五六個來回。不知道從哪一天起,我常常遇到一個女孩,像我一樣準時隨著鈴聲出現在操場,也是從一頭跳向另一頭。那時我很內向,每一次與她甩著跳繩擦肩而過時,我都試圖鼓起勇氣,說一句諸如“你好呀”“你也來跳繩嗎”“總是能碰到你呢”之類的話,但總在最后關頭打了退堂鼓。我們沉默地從春天跳到了秋天,熟識操場的每一個角落,直到她轉學離開,我們也沒有只字的交談。那大約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體會到“遺憾”二字的滋味,當我一個人甩著跳繩寂寞地丈量操場時,我無數次地懊惱:假如當時勇敢一點,開口和她說話多好呀!哪怕一句話,不,哪怕就一個字呢!
看完這個故事,眼睛竟有些濕潤。有的時候,只要勇敢一點,或許你會有更多的收獲。下一次抉擇的時候,試著鼓起勇氣,勇敢開口,遺憾的滋味可真的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