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柏源
說到母愛,同學們筆下多是“我生病了,媽媽焦急地帶我去看醫生,細心照顧我”“媽媽每晚貼心地端來一杯熱牛奶”……如何“人有我優”,寫出新意呢?
我的媽媽有個習慣,那就是每天堅持寫“日記”,從不間斷。雖然工作忙,經常加班,但媽媽無論多晚到家,第一件事總是拿起“日記”認真翻看,等我睡著后,又開始寫新的“日記”。
你們好奇“日記”里都寫了什么嗎?其實,“日記”就是一張張給我整理的作業單、規劃表。從我上一年級開始,媽媽就把家里只用過一面的紙裁成小方塊,用來給我記錄作業、規劃時間。
與眾不同的是,媽媽的“日記”是公開的,可以隨時讓我看,還融入了我學過的英文單詞、計算題、生字詞等,讓我鞏固知識。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鼓勵的話:“兒子,加油!”“書寫要工整喲!”看得我動力十足,每天都對媽媽的“日記”充滿了期待。
隨著年級的升高,“日記”內容多了起來,難度也大了。有時我會抱怨:“怎么這么多這么難呀?”但取得好成績時,我卻打心眼兒里感謝媽媽。
不知不覺間,“日記”摞在一起快一尺高了,而我也養成了主動學習、預習、復習的好習慣,并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如今我已經四年級了,媽媽開始帶我一起寫“日記”,讓我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計劃。我明白,媽媽的“日記”里包含著深深的愛。媽媽,謝謝您!我愛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