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靜,謝亮,周曉燕*
(1.揚州大學 旅游烹飪學院,江蘇 揚州 225127;2.江蘇食品藥品 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0)
壽司(sushi)是日本人根據中國后漢代時期流傳的“鲊”添加本國飲食風俗制成的小型食品。因為壽司多為冷食,并且配上生魚片、冷蝦等海鮮,極易爆發食源性污染。研究表明,蠟樣芽孢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壽司中發現的主要病原微生物[1]。因此,在制作和儲存過程中要嚴格按照食品安全的制度要求,而壽司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壽司的帶菌量。
在全球化的大環境下,壽司不僅是受歡迎的日本傳統食品,而且已經成為深受大眾喜愛的快餐,尤其是現在人們追求方便的快生活,壽司制作簡單,方便攜帶,銷量逐年提升。但是,各個國家有自己的飲食特點和習慣,做好壽司米是壽司美味的基礎,而壽司醋又是壽司米的關鍵[2],所以,本文采用適合中國國人口味的壽司米,即使用D-最優混料設計方法優化壽司醋的配方。
恒順鎮江白醋、甘汁園綿白糖、中鹽精制食用鹽、益海嘉里金龍魚東北大米:均購自揚州市邗江區永輝超市。
MIR-254型恒溫培養箱 日本SANYO公司;ES2000型電子天平 天津德安特傳感技術有限公司;C21-WK2102型電磁爐 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ZQB400-S273型電蒸箱 杭州老板(ROBAM)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1.2.1 工藝流程
壽司醋的制備:醋、糖、鹽→分別稱重→分次加入糖、鹽→攪拌→小火加熱至完全溶解→冷卻即可。
壽司米的制備:大米淘洗干凈→加水1∶1蒸制→燜20 min→放置至40 ℃→切拌入備好的壽司醋→放置20 min后即可。
1.2.2 操作要點
壽司醋加熱時不可以煮沸,否則物質揮發,風味會改變。
蒸制大米時,米要稍微干一點,燜好后攤開,顆粒分明。
使用木制的勺子,對加了醋的壽司飯進行“排剁”,攪勻。根據經驗,壽司醋和飯的比例采用1∶8。
1.2.3 壽司米帶菌量的檢測
參照GB 4789.2-2016的方法[3],測定壽司米在4 ℃冰箱中7天內的細菌菌落總數。
采用混料設計中的D-optimal的方法,以白醋(A)、綿白糖(B)、食鹽(C)為3個參數,利用Design-Expert 8.0.6軟件進行試驗,得出最適合的配比。其中,A+B+C=100%,以感官評分作為響應值。根據各地人們的口味特點和壽司本身食物的風味特色,限定3個參數的范圍,見表1。

表1 混料設計因素及范圍Table 1 Factors and ranges of mixture design experiment
邀請來自中國南、北方各5名經驗豐富的廚師作為感官評審人員,根據GB/T 16291.1-2012標準[4]進行培訓,然后對使用各個配方做成的壽司米進行感官評分,參照GB/T 15682-2008制定感官評分標準[5],見表2。

表2 壽司米的感官評分標準Table 2 The sensory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sushi rice
綜合得分=20%×色澤+30%×氣味+30%×滋味+20%×質地,對10位專家的感官評分取平均值,采用Design-Expert 8.0.6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確定最優配方。
采用Quadratic和Cubic回歸方程分析數據,以感官評分(R)、白醋(A)、綿白糖(B)、食鹽(C)為試驗因素,可得回歸方程模型為:R=73.73A+82.97B+509.04C+21.41AB-775.98AC-796.58BC+871.56ABC+30.27AB(A-B)+474.98AC(A-C)+262.79BC(B-C)。試驗設計安排與結果見表3。

表3 混料設計試驗安排與結果Table 3 Arrangement and results of mixture design experiment

表4 壽司醋回歸模型的方差分析結果Table 4 Analysis of variance of sushi vinegar regression model
由表4可知,壽司醋的模型建立以感官評分值為響應值,模型的P=0.0036<0.01,表示該二次項模型極顯著,白醋、綿白糖和食鹽對壽司米的感官影響的交互作用極顯著,而失擬項的P=0.8511>0.05不顯著,表示該回歸模型擬合實際程度很高,可以用來推測壽司醋的感官結果[6]。回歸方程的R2=0.9461,表明感官評分的變化94.6%是由于A、B、C的變化而引起的,交互因素系數絕對值的大小順序是BC>AC>AB,即BC的交互作用對壽司米的感官影響最大,而AB交互作用的影響相對來說比較小,可能是由于白醋的占比最大并且波動范圍也比較大,而糖和鹽的比例較小,對整體的影響反而較大,所以糖和鹽的添加量對壽司醋和米的口感影響較大。
壽司醋的各成分所占百分比相加為1,三角響應面圖為曲面,各因素互相影響,具體可在等高線圖及響應曲面上體現,見圖1。


圖1 白醋、綿白糖和食鹽對壽司飯感官 評價影響的等高線圖及響應曲面圖Fig.1 Contour plots and response surface of the influence of vinegar, sugar and salt on the sensory evaluation of sushi rice
由圖1可知,波動受鹽、糖量的影響比較大,白醋對感官分值的影響較緩,大體呈現隨醋添加量的增加先提高再降低。曲面圖存在峰值,當白醋占59.84%,綿白糖占33.59%,食鹽占6.57%時,感官評分值達到最高86.804分。
根據Design-Expert 8.0.6軟件得出的結論和實際情況,將配方調整為白醋占59.8%,綿白糖占33.6%,食鹽占6.6%,將其應用到大米上,并做感官評價,實際得分為85.6分,擬合度很高,可以將此配方運用到壽司醋的制作中,做出符合中國人口味特點的壽司米,進而制作出更美味的壽司。
壽司多為冷食,而近年來壽司帶來的食物中毒事件時有發生,測定用此配方制得的壽司米在7天內的細菌菌落總數,結果見圖2。以時間為橫坐標,以細菌菌落總數的對數值為縱坐標來描述。

圖2 壽司米在4 ℃儲存下的細菌菌落總數Fig.2 Total number of bacterial colonies of sushi rice stored at 4 ℃
將制作好的壽司米放在4 ℃的冰箱中保存,每天取出觀察它的色澤、形態和測定其帶菌量。從外觀來看,1~3天內,米的狀態較佳,滋味正常,但第4天時有輕度發黃,直到第6天時黏度增加,帶菌量激增,已經不適于食用,所以應盡量在3天內食用,保證口感和安全性。
通過D-optimal的方法,研究白醋、綿白糖、食鹽制作壽司醋的配比對壽司米的影響,結合Design-Expert 8.0.6軟件和實際可操作性,得出壽司醋的最佳配比是白醋占59.8%,綿白糖占33.6%,食鹽占6.6%。同時,測定在此配比下,壽司米在4 ℃下保存的帶菌情況,得出3天內食用的口感和安全性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