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寫得好,需要扎實的文字功底,掌握巧妙寫作方法,幫助寫作錦上添花。筆者結合教學實踐經驗,推薦三種方法:巧用心理描寫、巧用細節描寫、借用詩文名句,希望能幫助學生錘煉語言,提升學生寫作水平。
關鍵詞:寫作方法;心理描寫;細節描寫;詩文名句
語文學習最能表現學生文學素養是作文。從學生的寫作能看出學生閱讀積累,詞匯積累,及語言駕馭。劉勰在《文心雕龍》里有這么一句話“水含珠而生色,山蘊玉則生輝”,作為語文教學工作者,該怎樣指導學生對作文潤筆加工,讓學生文采光彩熠熠呢?筆者結合教學實例,梳理小結出三種方法,希望能拋磚引玉,激發同學們創作的源泉。
一、 巧借心理描寫
心理描寫是對人物內心思想感情活動進行描寫,進而剖析人物內心世界,向讀者展示人物思想性格。心理描寫最常用的是內心獨白的方式,直接寫出內心的想法,常有“想”“仿佛”等關鍵字眼;心理描寫注意選擇人物富有個性的動作或神態。
例一:“陸某某,你和同桌下課馬上到班主任辦公室!”,班主任一聲怒吼拋下,當即轉身風風火火地朝著辦公室方向疾走。我和同桌臉色慘白,兩兩相望,心理七上八下,腦袋一陣發熱,完了!老唐發怒了!其實我知道上課開小差、講話是不對,被老唐抓住現形更是嚴重!我無意識用力拽著同桌的胳膊,舉步維艱地朝辦公室挪動。明明是七月酷熱的炎夏,沒有一絲的涼風,可是走在悶熱的樓梯走道里,仿佛覺得后背陣陣陰風襲來,身體忍不住向右更緊挨同桌一些。
這段文字借助人物的語言、神態以及動作的暗示,刻畫了違紀犯錯被班主任抓到現形的學生狼狽、惶恐不安的心理。尤其是“臉色慘白,兩兩相望”,常言道“相由心生”,通過對慘白臉色的細膩神態描寫,直白地將學生內心無助,惶恐不安的心理寫在臉上。同時通過人物幻覺的展示刻畫心理,炎熱的酷夏,學生周身卻仿佛被瑟瑟涼風包裹著,用‘仿佛覺得四字,這種借助夢幻想象的心理描寫方式將學生不安、害怕的心理刻畫得生動逼真,讓人忍不住都替犯錯的學生擔憂、惶恐不安。
二、 巧借細節描寫
細節描寫,是指對事物的細小之處,人物的細微舉止,以及景物片段等進行具體細膩的描寫。在寫作文過程中,容易步入誤區,認為細節描寫就是事無巨細、面面俱到地描寫,其實這是對細節描寫理解過猶不及的錯誤了,恰到好處的細節描寫是明確表達中心,選擇典型細節,進行生動形象地精細描寫。
例二:下課鈴聲響起,我一路狂奔回家,眼淚在臉上肆意串流,進了家門,終于忍不住嗚嗚地小聲啜泣。本來在廚房忙著做飯的媽媽,從廚房走出,猛然看到我傷心樣,嚇到地一個箭步竄到我跟前,伸手一把將我摟入懷里,焦急地嘴里念叨:“怎么了?這是怎么了?誰欺負我家囡囡?”我哭得上氣不接下氣,抽抽搭搭地說:“同學們都跳得比我好,我都這么努力了!”,聽完我的哭訴,媽媽將手抬高,輕柔地撫摸著我的頭發,柔聲地說:“她們已經學舞蹈兩三年,你才學兩個星期,你會趕上其他同學的。”
在細節描寫中,我們要注重錘煉詞語,選擇恰當的動詞、形容詞等詞語,努力達到一字傳神,以少勝多的效果。上述片段里“媽媽嚇到地一個箭步竄到我跟前,伸手一把將我摟入懷里,焦急地嘴里念叨”,這里用三個動詞“竄”“摟”“念”,第一個動詞“竄”,將媽媽內心對孩子的緊張、焦慮刻畫得很細膩、到位;第二個動詞“摟”,將媽媽對孩子溫柔、慈愛表現得形象、生動;第三個動詞“念”,將媽媽對孩子心疼、著急描寫得具體、細微。從媽媽的三個動作,我們能鮮明感受到濃濃的母親對孩子濃烈而深沉的緊張、呵護、關愛。
三、 借用詩文名句
詩文名句是古代圣賢經過無數次千錘百煉的語言精華,古人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巧妙古詩文激活語言表達,使文章散發濃濃的書卷氣和文化底蘊,可以使文章言簡意賅,增加文采,增強表現力,給人留下較好的印象。
例三:我們在坎坷的道路面前,不應該坐等旁觀,魯迅說,‘世上本無路,人走得多了也就成路了。人生從無到有,從少到多,都需要一個日積月累的努力過程,都需要一個滴水穿石的堅守過程,大詩人屈原曾說過“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不管最終的結果是世俗標準所謂的成功,或者失敗,求索過程本身就是一次豐富生命的旅程。
這段節選的文字引用了魯迅《故鄉》里面的一段話,從側面揭示人生中溝溝坎坎,猶如世上從無到有的路,總會經歷也終將過去,關鍵是人要多走,才有可能在你自己的腳下走出一條路,如果原地踏步,那么永遠是一片荒草叢生的原始森林。引用屈原《離騷》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意在揭示,人生之路,漫長而無際,需要我們百折不撓,不遺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文章引用詩文名句,可以達到將深奧復雜的哲理簡潔有力地表達出來。
我們知道文無定法,筆者在這里列舉的這四種,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提供給大家一種思路。想要文章出彩,需要做一個對生活處處留心之人,多一點時間看書閱讀,多一點時間抄寫讀書筆記,有針對性地增加寫作訓練,將寫作融入平時的生活點滴中,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這樣寫出的文章會更加才情俊逸,卓爾不群。
參考文獻:
[1]鄧敏杰,李占偉,張豪鋒.運用思維導圖優化小學作文教學的實踐[D].《中國電化教育》.被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PKU.被南京大學《核心期刊目錄》收錄CSSCI,2012(3).
[2]肖靜芬.個性化:作文教學的走向[D].《學科教育》.被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PKU.被南京大學《核心期刊目錄》收錄CSSCI,2003(5).
[3]蔣麗清,薛輝.個性化作文教學初探[N].《深圳大學學報》《中國電化教育》.被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PKU.被南京大學《核心期刊目錄》收錄CSSCI,2006(1).
作者簡介:
韓春陽,廣東省肇慶市,高要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