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秀
摘要:當前,難以在傳統會計成本管理模式下取得預期效果,其中原因便在于無法徹底消除因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干擾。基于此,當前則需要就會計成本管理中的激勵問題展開討論。通過主題討論,縣級基層單位會計成本管理中的激勵機制設計可圍繞著:制訂和公開會計成本管理的激勵機制、通過對科室負責人培訓落實主體責任、財務部門協助完成科室成本逆向分解、與薪酬分配相聯系分層開展績效考核等四個方面來展開。
關鍵詞:會計成本管理;縣級基層單位;激勵機制
縣級基層的單位在落實成本管理工作中,難以在傳統預算約束和會計核算模式下取得良好效果,而且,在當前嚴格“三公經費”支出的高壓態勢下,則出現了因人為因素“不敢花錢”而導致的成本控制效果。對于后者而言,則從另一面反映出了基層單位在成本管理中所存在的誤區。之所以難以在傳統會計成本管理模式下取得預期效果,其中原因便在于無法徹底消除因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干擾。基層單位作為科層組織,其成本管理的基本單位為科室,而科室成員之間具有趨同的利益訴求,所以這樣就在科層結構和成員所可能實施的隱藏私人信息的影響下,導致了基層單位財務部門無法充分掌握科室的預算使用情況。從而,也就無法切實落實會計成本管理職責。基于此,當前則需要就會計成本管理中的激勵問題展開討論。
一、激勵問題解析
結合本文主題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對激勵問題進行解析。
(一)在會計成本管理中實施激勵的目的
基層單位通過執行全面預算管理,來為科室會計成本和專項會計成本管理提供制度支持。全面預算管理所要求的全員參與和全過程預算管理,則為會計成本管理構筑起了人員和流程保障機制。但實踐表明,全員參與(科室成本參與)因激勵效應缺失而往往流于形式;同時,因信息不對稱現象的存在,則可能放大了這種形式主義結果。
(二)在會計成本管理中實施激勵的手段
基層單位所開展的成本管理活動,可以根據事由來分類管理。但無論是科室運行經費使用中的成本管理,還是專項采購或建設所需的成本管理,都應落地于當事人成本控制意識的形成和成本控制手段的正確實施上。當前的問題則在于,當事人成本控制意識淡薄,所以實施激勵的手段就應與他們的利益關切相聯系,并構建起正、負兩個方面的激勵機制。
(三)在會計成本管理中實施激勵的效果
不難知曉,基層單位在實施激勵時必然面臨著組織資源投入的需要,所以在實施激勵的過程中也需要開展成本管理。因此,這就為實施激勵的效果評價提供了思路,即需要在“產出/投入”關系內來評價激勵效果。其中,產出應以基層單位的工作任務完成質量、完成效率為內容,投入則體現了預算資金的投入量。
二、引入激勵機制的著力點
在引入激勵機制時,不僅需要重視激勵機制實施中的成本管控要求,還需要與基層單位的組織生態環境相適應,進而滿足激勵兼容原則。為此,這里從以下兩個方面歸納出引入激勵機制的著力點。
(一)著力于完善負激勵的實施手段
負激勵在這里主要以科室成本管理績效的規制制度和懲戒措施來體現,而且這也是基層單位在開展會計成本管理中所最為常用的手段。在手段運用中促使筆者感知到,因基層單位的工作成果難以建立起市場評價機制,所以在執行預算會計的制度前提下,規制機制可能因針對性不強而被虛設,懲戒措施則會因人為干擾和科室所釋放出的輿論壓力而落實不到位。因此,負激勵不宜作為激勵機制的主導手段。
(二)著力于創新正激勵的實施手段
從增強科室成員參與預算管理的要求出發,需要將正激勵作為激勵機制的主導手段。為此這里指出,應著力于創新正激勵的實施手段。在遵循激勵開展中仍需重視成本管理的原則下,以及成本管理實則為科室成員崗位職責的考慮下,可以通過“內化”他們的成本管理成果,來作為薪酬激勵的一部分來執行。這樣一來,就解決了原則問題和激勵問題。
在無論是實施負激勵和正激勵,都需要在考核信息公開、公正的環境下來展開。這就意味著,基層單位還應在成本管理的目標管理中,精準開展目標分解、目標協同和目標考核工作。
三、對策
根據以上所述,對策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構建:
(一)制訂和公開會計成本管理的激勵機制
基層單位在會計成本管理中引入激勵機制,這一做法仍屬于新鮮事物,所以首先需要建立起單位職工對該激勵機制的置信度。需要使全體職工明確激勵機制的實施原則和實施范圍。為此,在制訂激勵機制時應廣泛的開展科室調研,通過在線問卷調查、對科室負責人進行交談和與職工代表進行訪談等形式,來增強激勵兼容的效果。在單位網站上公開激勵機制實施辦法。
(二)通過對科室負責人培訓落實主體責任
本文聚焦基層單位科室運行中的會計成本管理事宜,所以這里涉及到對科室負責人的培訓工作。具體的培訓內容包括:基層單位的財經紀律、全面預算執行辦法、科室會計成本管理基礎知識和手段等。這樣一來,便能通過增強科室負責人的會計成本管理知識儲備,來下沉基層的單位的成本管理工作。再者,需要在崗位績效考核、職務晉升等多個環節,對科室負責人進行激勵與規制,使其能夠履行自己的領導職責。
(三)財務部門協助完成科室成本逆向分解
對科室運行中的會計成本實施有效管理,首先需要將成本管控任務清晰的落實到科室成員肩上,為此,基層單位財務部門應配合科室負責人完成科室成本的逆向分解工作。成本逆向分解本質在于對科室運行所需的預算資金進行分解,所以財務人員應對科室成員做好政策宣講工作,科室負責人根據科室人員的崗位工作內容和特點,定向分解出該崗位所需管控的預算資金量。需要強調的是,科室負責人應預留科室的年度預算,作為各崗位所需資金的調劑之用。
(四)與薪酬分配相聯系分層開展績效考核
基層單位在會計成本管理中,需要分層開展績效考核工作,分層考核指向了:基層單位領導層對科室負責人實施成本管理績效考核;科室負責人對科室成員實施成本管理績效考核。通過將考核結果與單位全體職工的薪酬分配相聯系,進而在對其實施正負激勵。
最后強調,成本管理對象不僅有顯性成本,還包括諸多隱性成本。為此,財務部門應與固定資產歸屬部門鑒定使用責任書。其中,內容不僅包括部門責任歸屬問題,還應建立使用績效評價指標和會計部門的常規督察制度。這樣一來,便在目標定位和預算傾斜下,建立起了成本管理的有效機制。
四、小結
本文認為,當前則需要就縣級基層單位的會計成本管理中的激勵問題展開討論。通過主題討論認為,在無論是實施負激勵和正激勵,都需要在考核信息公開、公正的環境下來展開。會計成本管理中的激勵機制設計路徑可圍繞著:制訂和公開會計成本管理的激勵機制、通過對科室負責人培訓落實主體責任、財務部門協助完成科室成本逆向分解、與薪酬分配相聯系分層開展績效考核等四個方面來構建。
參考文獻:
[1]潘如芹.淺析縣級機關會計管理制度的困惑與完善策略[J].中國經貿,2013(22).
[2]彭章貴,郭重新,向輝.縣級財政部門加強會計管理的措施[J].財會通訊:理財版,2006(11).
[3]譚廷平.推行會計集中核算 改革會計管理體制——儀隴縣縣級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管理體制改革的實踐[J].四川會計,2003(08).
[4]柳少康.縣級機關事業單位實行會計代理的實踐與探討[J].浙江財稅與會計,2000(05).
[5]齊彩芝.基于成本控制探究企業的激勵機制及其效果[J].當代會計,2014(12).
(作者單位:安徽省煙草公司安慶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