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倫佑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其教學模式也應發生相應的變化。健美操作為一項新興的運動在公共體育中甚得大學生的喜愛。因此,為提高公共體育健美操教學的質量與效率,任課教師需要更多的理論知識來指導教學,并靈活運用所掌握的理論知識來豐富教學模式與教學手段。從哲學角度講,理論指導實踐,但又必須接受實踐的檢驗。本文從公共體育健美操教學模式出發,探討其理論基礎,從理論層面為新型教學目標的確立提供必要的導向與支撐,為高校公共體育健美操的教學與發展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公共體育? 健美操? 教育模式? 理論基礎研究
中圖分類號:G831.3?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4(c)-0138-02
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踐行,各項運動在群眾中廣泛開展,因此,社會各界對體育有了新的理解。廣場舞、壩壩舞的盛行可以說是學校體育在社會中的一種延伸,特別是公體健美操的延伸。體育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社會形式,具有強身健體、促進社會交流、實現公平競爭、營造健康和諧的社會發展環境的重要功效,學校體育是培育運動人才的搖籃。從社會屬性上來看,體育包括競技體育、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其中,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之間的活躍程度最高,形成了具有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隨著口號“體育強國戰略”的提出,這就要求我國體育領域的各組成部分必須要在發展取向上做出相應的調整,以便于充分適應與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由此引發了學校體育應切實加強與社會體育的接觸、交流與互動,實現兩者間的融合發展的全新訴求。高校體育在學校體育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是體現學校體育社會價值的重要環節。因此,為了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應當確立高校體育教學社會化發展的目標,彰顯出重要的實用價值。
1? 公共體育健美操教學模式現狀
健美操在高校的公共選修課中深受學生喜愛,同時也存在很多不足。就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目前的現狀來說,首先,教學場館的不足極大地限制了公體健美操的持續性發展,無法滿足該校大學生對健美操課程的學習。其次,教師在對健美操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上都比較單一,教師的教材選用實用性不高,學生沒有教材可以參閱,且教師存在經驗教學的現象,難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再次,學校的師資力量不足,教師不僅要進行專業課的教學還要承擔公體課的教學,在健美操的考核上也存在不合理,教師對公體課健美操的教學應引起重視,積極發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后,加強師生間在課堂中的互動性,提升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2? 公共體育健美操教學模式的構成
體育教學模式指的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者教學理論的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體育教學活動結構和活動程序。而它是由教學指導思想、教學過程結構以及相應的教法體系三要素組成。其中教學過程結構是支撐教學模式的“骨架”,教學方法體系是填充教學過程的“肌肉”,教學指導思想則是連接二者的橋梁,起著協調和指揮的作用,相當于“神經”。教學模式可分為:分組教學模式、分層教學模式、合作教學模式、學導教學模式、情景教學模式、競賽教學模式等。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是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的最佳方法。公共體育健美操教學的教學模式也必然遵循這一結構,利用合理的教學模式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興趣和潛力,為健美操的發展提供后備人才,促進全民運動的發展。
3? 體育教學結構要素的理論基礎研究
3.1 體育教學的基本規律
體育教學屬于教學活動中的一類,要求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遵循教學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普遍規律上例如:教學的教育性規律,學生學習的認知規律,學生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客觀規律,傳授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規律等。但是在具體實施教學中,教師要明白學生的特殊性,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按體育教學的特殊性進行教學,科學、合理、順利的完成教學任務。
3.2 學生身心發展規律
在教學中,首先要明確教學的對象是學生,學生在不同年齡階段的身心發展是有一定規律性的,而這規律性一定程度上對教學起著制約的作用,要求任課教師在教學上要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在健美操教學中,教師要分清學生的共性和個性,因為學生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從培養學生成才上來說,任課教師要采用合理的教學模式來激發學生的音樂靈感,在教學中明確教學目的,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進行教學。
3.3 運動技能形成規律
動作技能的掌握是有一定規律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本質上它是人在后天習得的一種條件反射,這種條件反射是從感知開始,經過模仿、反復強化,最終形成相對穩定的神經聯系。動作技能的形成有3個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感知、鞏固、強化。從教學角度看,一般分成3個階段:動作的認知階段、動作的提高階段、動作的熟練運用階段。
3.4 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變化規律
健美操教學中必然會有力量、韌帶等練習,為了避免學生在課堂中受傷,任課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準備活動。準備活動是為了讓學生可以盡快的由相對安靜的狀態過渡到運動的狀態,學生需要充分活動開各個關節,避免出現損傷,動作的幅度可由小到大,為正式學習健美操操化動作做好充分的準備。
4? 公共體育健美操教學模式理論基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