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展開聯(lián)想,寫一篇文章。
一片樹葉從樹枝向下跌落。
“我想落到大地上。”樹葉說。
西風刮起并改變了樹葉的方向,樹葉說:“其實我正想向東飛翔。”
轉眼東風刮起把西風壓倒,樹葉說:“向西飛行其實更妙。”
接著是勢均力敵,西風對抗東風。樹葉說:“理智告訴我要懸浮在空中。”
東西和西風都停了,樹葉猝然跌落。
樹葉說:“我已決定徑直走向地球。”
要求:題目自擬;文體自選;不少于800字。
寓言往往帶有勸諭或諷刺的意味,結構大多簡單,主人公可以是人、物,但都是借此喻彼、借古諷今、借小喻大,在簡明的故事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因此,對待這一類寓言材料作文,我們需要深入挖掘其寓意,吃透命題者的命題意圖。
從本則寓言材料中不難看出,作為主人公的“樹葉”,它的目標一直在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而不斷改變。當它從樹枝向下跌落時,它說自己想落到大地上;可是當它正準備下落在大地上的時候,刮起的一陣西風卻改變了它的方向,于是它又解釋道,自己想要向東飛翔;原以為樹葉可以隨著西風自由飄蕩,可轉眼間東風刮起把西風壓倒,這時的樹葉便解釋說向西飛行其實更美妙;緊接著東風與西風打得不可開交,勢均力敵,于是樹葉便沾沾自喜地說,理智告訴它應該懸浮在空中;可是,世間萬物瞬息萬變,剎那間,東風和西風都停了,因此樹葉猝然跌落,與大地母親來了個親密接觸,重重跌落在地的樹葉備受痛苦煎熬,最后卻辯解說自己已經(jīng)決定要徑直走向地球。“樹葉”的這樣一段旅程,以及每次變故后的一番辯詞,都給我們凸顯了一個隨波逐流、沒有原則、自我粉飾的小丑形象。
其實,當西風刮起的時候,樹葉可以勇敢一點,勇敢、堅強地選擇迎著西風而上,使出渾身力氣向東飛翔,那么這時的它,便會成為一位勇于抗爭的斗士,因而被人們歌頌。此外,樹葉的意志力不夠堅定,它從一開始就沒有明確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也沒有為了所謂的目標而奮斗,反倒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隨環(huán)境改變而不斷改變自己的目標。先是說自己想落到大地上,在遭遇西風的突襲時又說自己想向東飛翔,然后在東風把西風打敗之后,又委曲求全地說其實向西飛行更美妙,這樣的樹葉既不懂得堅持,也不明白生命的意義,只會隨波逐流,跟隨著風向不斷變化著自身前進的方向,這樣一片見風使舵的樹葉,終究逃脫不了悲慘的命運,那便是最終化為一抔黃土。
再者,我們可以由可悲可憐的落葉,聯(lián)想到它所反映出的那些不屈服于壓力的抗爭者、不人云亦云的清醒者、不隨波逐流的革新者。比如勇于和命運做斗爭的著名科學家霍金,不屈于病痛與苦難折磨的張海迪、海倫·凱勒;還有忍辱負重寫下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的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遷;不為五斗米折腰、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陶淵明……這些人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以自身的親身經(jīng)歷與體會告誡我們,只有成為一位勇于抗爭、敢于堅持自我、不斷樹立目標的人,才能克服更多的困難,更好地實現(xiàn)人生價值,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