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惠珊
摘 ? ?要:城市社區網格化管理是指在城市管轄下的城市社區,根據其地理環境、人口密度等條件,按照方便管理的原則,以先進的信息技術為輔助手段進行網格管理,引入新的管理思想,將社區劃分為多個網格。網格管理器負責向電網中的居民提供服務。每個網格連接成一個大型網絡,實現社區信息共享,為社區居民提供高質量的社區管理和公共服務。
關鍵詞:智慧社區;智慧城市建設;重要性
1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日趨成熟,智能城市建設得以迅速發展,智能社區建設是智能城市發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加強智能社區建設,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加舒適和諧的生活環境,促進社會健康發展。
2 ?智慧社區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發展現狀與重要性
我國城市化的政府主導因素遠遠大于其他因素,政策在城市建設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自2010年以來,“十二五”計劃相繼出臺。智能城市建設已被列入許多城市的議事日程,成為城市未來發展的重點。隨著國家和市政政策的大力推進,我國智能城市建設如火如荼。但是,由于目前各城市之間的發展水平和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存在很大差異,所以智能城市建設在各個城市中的作用是參差不齊的。我國正處于城市化加速發展時期,一些地區的城市疾病問題日益嚴重。為解決城市發展問題,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智能城市建設已成為當今世界城市發展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智能社區實際上是智能城市的一部分。為了充分推動智能城市的發展,智能社區的建設是必不可少的。以一種偉大的形式,智能社區的前景是可觀的,如果他們能夠抓住機遇,做好前面的智能社區,相信物聯網時代的收獲屬于自己的作用和成就。
3 ?智慧社區建設的難點與瓶頸
3.1 ?技術問題
智能社區在我國起步較晚。雖然近幾年智能社區發展迅速,但仍處于起步階段。目前,不同廠家的產品只有草案標準,沒有統一的標準定義。因此,它不能直接實現系統之間的數據互聯、數據共享和控制連接。根據我國目前已建成的智能小區,智能小區的不確定智能程度不高,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有的甚至影響到原居民的正常生活。
3.2 ?資金問題
智能社區的建設需要大量的前期投資資金和后期維護資金。目前,建設資金主要分為政府財政撥款和民間資本。事實上,政府的資金有限,私人資本在進入時需要考慮投資回報。要想找到一種盈利模式和可持續經營模式還需要一段時間,還沒有達到大規模投資和建設的階段。隨著政府-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建設方法的不斷推進,在已投入國家存儲的智能城市PPP項目中,截至發布之日,智能社區建設已占85.3%。總共完成了110項公私伙伴關系智能社區項目。PPP利用社會資本方面的投融資、建設和運營來解決資金問題。但是,由于購買力平價立法的缺失,政策風險對社會資本方面的影響很大。因此,迫切需要通過國家財政部門制定相關的行業規范和操作指南,以解決風險,增強社會資本家對智能社區建設的信心。
3.3 ?人才問題
智能城市的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高科技人才相對短缺,這就導致了智能城市的規劃、設計、研究和開發。實施、維護等方面的人才瓶頸。另一方面,各智能社區管理部門缺乏實際管理者定義的專業知識,方向不明確,需求不明確,最終導致智能社區建設失敗或遠未達到預期效果。
4 ?未來智慧城市發展三大新趨勢
4.1 ?“政務+產業+民生”模式
在智能城市建設的早期階段,智能城市的設計分散,各項操作的特點,主要集中在滿足政府管理的需要上,很難成為一個協作、高效的整體,這使得智能城市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大大降低。從而降低了運行效率。“智能城市所涉及的不僅僅是政府管理水平的提高,還包括城市居民如何通過智能技術滿足企業的需求。在智能城市的發展中,首先要依靠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等先進技術,建立水平平臺,將垂直交通、醫療管理等數據整合到一個單一的平臺中,再對智能城市的運作進行更深入的了解。然后,在垂直產業中,企業應依靠自身的優勢,幫助產業信息化,通過公共服務為行業服務,融入智能城市的地域。雖然在規模、建設水平、歷史積累、發展階段、資源條件等方面各不相同,但民生、政務、產業發展相結合是必由之路。因此,智能城市經營者也應該探索一條通往智能城市的新道路。智能城市綜合運營商,包括杜威視頻、銀江股份和藝華如,為政府提供基于信息的手段和平臺支持-城市管理和服務,同時也可以為農業和旅游業提供基于信息的手段和平臺支持。教育和其他工業互聯網提供平臺服務和支持。
4.2 ?PPP模式
早在上個世紀末,PPP(政府與社會資本的合作)就被引入中國。在過去兩年中,在國家部委的政策護送下,它被推向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高潮。財政部發布了一份文件,要求在公共服務部門實施供給側結構改革,進一步加強公私伙伴關系模式的推廣和應用。根據“關于進一步促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在公共服務領域合作的通知”(財政和財政[2016]90),在中央政府支持的公共服務領域,將進一步加強PPP模式的推廣和應用,根據行業特點和成熟程度,探索兩項“強制性”試點。PPP模式通過政府采購服務、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委托專業公司運營,有效地解決了智能城市建設和維護中的一系列問題。杜威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建設智能城市的過程中,企業可能比政府扮演更多的角色,它們對最大限度地利用技術創新負有責任。在這一過程中,政府將考慮如何使用PPP來購買企業的服務,這將是未來智能城市發展的正確途徑。
4.3 ? AI、5G、云計算
智慧城市的建設需求不斷推動信息技術的智能化,升級化和創新化。智能城市的創新和發展不能由物聯網,智能硬件,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驅動。有跡象表明人工智能(AI)開始滲透到智能城市的許多領域。以智能政府為例,介紹了杜威視頻公司開發的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信息安全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社會服務管理信息平臺”。該平臺可實現城市數據資源的共享與協作,建立“互聯網政府服務”新模式的信息支持,網格管理和多元化服務。
此外,雖然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仍處于起步階段,但它已成為全球通信行業的風口浪尖。仍處于孵化過程中的5G可能使用比現有移動網絡更高的頻譜,提供極快的傳輸速度,支持更多終端接入和更短的延遲。在物聯網的基礎上,5G將作為物聯網的載體發揮關鍵作用,成為“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石。受4G網絡限制的行業,如汽車互聯網,物聯網,智能家居等,將隨著5G的商業應用而迅速增長。
5 ?結束語
社區是城市的細胞。智能社區建設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智慧城市概念的繼承,發展和實施。在建設智能社區的過程中,必須發展和依靠先進技術,結合國情,認識建設中的困難和瓶頸,在政策紅利的幫助下建立更加成功的智能社區。它為推動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巫細波,楊再高.智慧城市理念與未來城市發展 [J].城市管理,2010(11) .
[2] 王家耀.智慧讓城市更美好 [J].自然雜志,2012(3):139~142.
[3] 李德仁,姚遠.邵振峰.智慧城市中事物大數據 [J].武漢大學學報,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