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開放,周國林,鐘杰凡
(廣東金融學院 工商管理學院,廣東 廣州 510521)
冷鏈物流是一個涉及多環節、多維度和多品種的復雜鏈條,也稱為“低溫物流”,是生鮮等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保鮮的重要手段。冷鏈物流具有前期投入高、時效性強、能耗高等特點。冷鏈物流在生鮮產品的運輸環節中,可以減少產品的損耗,提升生鮮產品的配送能力,維持生鮮產品的質量,破除農產品的貿易壁壘。
荔枝源于中國,屬于亞熱帶珍貴水果,具有廣府特色,被稱為“水果之王”。廣東荔枝全國聞名,原生態的荔枝種植技術使得廣東荔枝營養豐富,味道甜美。荔枝在摘除后極易腐爛。另外由于上市時間過于集中,“豐年果賤”的現象時有發生。冷鏈物流在荔枝的貯運保鮮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完善的冷鏈物流一方面滿足了消費者對于荔枝保鮮的需求,另一方面擴大了廣東荔枝供應的地理范圍,是保證廣東荔枝高效供應和市場推廣的關鍵。
荔枝的供應流程是一個功能性的網鏈流程,包含從種植荔枝開始到荔枝賣給消費者中間的各個環節。荔枝供應的各個環節如圖1所示。荔枝供應的初始環節是收購商從荔農手中收購荔枝;然后收購商將荔枝賣給批發商;批發商將荔枝賣給零售商;零售商對從批發商處購得的荔枝進行冷藏,并賣給消費者。可以看出,信息流與冷鏈物流貫穿整個荔枝的供應過程。

圖1 荔枝供應結構
荔枝供應的過程具有自身的特點。荔枝供應鏈的各主體缺乏像其它供應鏈的協同合作;與其他零售性質的供應鏈相比不夠成熟,沒有企業進行統一管理,市場較為分散;荔枝供應鏈中生產者和消費者沒有影響市場的能力,只能被動接受價格。人們對新鮮荔枝逐年增長的需求與荔枝種植面積變化不大之間存在矛盾,導致面向消費者需求的特征越發明顯。
廣東荔枝的銷售范圍包括面向本地銷售、全國銷售、全球銷售,因此冷鏈物流的貯運模式也因銷售范圍的不同而不同。廣東荔枝的冷鏈物流模式主要包括常溫貯存物流模式、“土法”冷鏈物流模式、冷藏保溫冷鏈物流模式三類。
(1)常溫貯存物流模式。常溫貯存物流模式是指荔枝經過采摘后直到到達消費者手中,荔枝在流通的各環節均處在常溫環境下,該模式主要適用于生產地附近的本地銷售,輻射半徑在200km以內,通常整個運輸時長不超過三個小時,具備儲存時間短、銷售速度快的特點。荔枝在常溫供應下的流轉情況如圖2所示。在該模式下,荔枝采摘后,由荔農采用摩托車、自行車等農村交通工具進行運輸。從揀選、加工、批發到零售的整個過程中,荔枝均處在常溫下。

圖2 荔枝常溫貯存物流模式
(2)“土法”冷鏈物流模式。“土法”冷鏈物流模式是指荔枝從采摘后到賣到消費者手中的大部分中間過程均處在低溫環境下。這種低溫環境由“常溫運輸車+泡沫箱+冰塊”制造(如圖3所示)。在該模式下,即使荔枝在運輸過程中溫度會有所升高,但也處于可控的狀態。

圖3 “土法”冷鏈物流模式
“土法”冷鏈物流所服務的對象主要是距離較遠的省內其他區域和我國北部地區,距離一般都超過200km。由于受到距離的影響,相較于常溫物流模式,其儲存時間勢必要長一些。在具體運作過程中,荔枝經過揀選后,用泡沫箱加冰塊進行封箱,運輸到銷售地。“土法”式冷鏈物流便捷實用,但也存在供應的兩端出現斷鏈的情況。
(3)冷藏保溫冷鏈物流模式。在冷藏保溫冷鏈物流模式(如圖4所示)下,采摘后的荔枝到消費者手中時的大部分時間處于低溫環境下。相較于“土法”冷鏈物流運輸由常溫運輸車完成,冷藏保溫冷鏈物流運輸由具備保持恒溫功能的冷藏保溫車來運輸。該模式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運輸與儲存帶來的損失。

圖4 冷藏保溫冷鏈物流模式
冷藏保溫冷鏈物流所服務的對象主要是我國北部較遠的省份和國外地區。與“土法”冷鏈物流模式相比較,冷藏保溫冷鏈物流模式是在荔枝收購之后就開始進行各項處理,并使用冷藏保溫車進行運輸。盡管該模式可以達到很好的冷藏效果,但由于成本原因,采用該模式的比例較低。表1呈現了三類冷鏈物流模式的應用范圍、主要特征及所占比例。

表1 三種典型荔枝冷鏈物流模式比較
(1)“斷鏈”現象頻發。對于極易腐爛的荔枝來說,保證其在采收、倉儲、運輸再到消費者的手中,這中間的各個環節都嚴格處在標準的低溫環境中,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操作。但是目前依舊存在常溫運輸情況,而且在荔枝采收后沒有進行預冷處理,銷售環節常常略過冷藏的步驟,最終導致冷鏈出現斷裂現象。
(2)冷藏設施不足。冷鏈物流體系不夠完善,冷凍冷藏設施設備存在老化,且處于關鍵物流節點位置上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和配送中心冷凍冷藏設施嚴重不足。
(3)信息化程度低。由于缺少一個統一調度的完善的信息化平臺連結該供應鏈的各主體,使得荔枝冷鏈物流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無法實現默契的配合,容易出現車輛準備與換裝作業的銜接不暢、銷售部門的庫容準備不及時等問題。
(4)缺少行業供應鏈的龍頭企業。缺乏對整個荔枝供應鏈進行管理的核心企業,消費者需求與市場供需協調不夠明確,利益分配和風險共擔機制不合理,大多數情況下由供應鏈兩端的果農和消費者承擔更大的損失。
(5)荔枝物流成本較高。消費者在市場上購買荔枝時,所花費金額的一半以上都是在為荔枝的物流成本買單。荔枝的物流方式不同,在物流上投入的成本就不同,荔枝的銷售價格也就不同。所以說,物流方式的選擇對荔枝的定價有著極大的影響。荔枝的物流運輸所牽涉到的成本主要是運輸費用、農產品損失以及冷藏成本。在這個過程中尤以銷售中的損失最大,這是因為,小型的零售商在販賣荔枝時,由于規模較小,所得的利潤并不支持使用高成本的冷藏保存,其使用的往往是常溫方式儲藏,而這種方式使得荔枝的保存時間非常短,損耗加快。這些流通過程中產生的成本最終體現在荔枝的高昂的零售價格上。
通過對廣東荔枝冷鏈物流模式的分析,以及其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完善生鮮冷鏈物流。首先,政府和相關企業要加大對冷鏈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信息化技術的投入,及時更新老化過時的冷凍冷藏設備,并且加緊研發運用成本較低的冷凍冷藏技術,實現低成本技術的關鍵突破。其次,政府應積極培育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讓其承擔冷鏈環節上的重擔,加強供應鏈上各個角色之間合作的協調性,出臺政策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參與現代化冷鏈物流設施的建設,并給予土地稅收上的優惠。最后,政府要給予較大的補貼力度,給予稅收補助等政策傾斜措施,這能彌補物流成本過高的窘境,并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