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佳
(湖南師范大學 商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
我國農產品物流園區是在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農產品物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集中體現了農產品物流體系的先進水平,能夠整合供應鏈資源,實現現代農產品物流的規模化、現代化發展。在2009年國務院頒布的《物流業調整與振興規劃》中“物流園區工程”被歸為重點工程。《全國物流園區發展規劃(2013-2020)》提出了物流園區發展的總目標,并且將長沙列為一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物流業中長期規劃(2014-2020)》中“物流園區工程”被列入十二項重點工程。《湖南省十三五物流發展規劃》中提出要引導全省農產品物流產業聚集發展,建設一批物流園區,支持建設20家省級示范物流園區。與此同時,農業現代化對大宗農產品和鮮活農產品物流的需求不斷增長[1],原有粗放型的批發市場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有的需求。因此,研究農產品物流園區的選址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選址評估及實例研究已建物流園區能為農產品物流園發展提供重要的現實依據。
對于農產品物流園區選址的研究有:文獻[2]通過層次分析法結合算例對物流園區的選址進行了研究;文獻[3]運用改進后的CCRMP模型對物流園區的選址相關因素進行相對有效值的排序以后,再運用層次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構造判斷矩陣;文獻[4]以混合整數規劃模型對物流園區選址進行求解,再通過lingo軟件對案例模型進行求解。與農產品物流園區選址相關的有,農產品物流中心選址的研究如:文獻[5]基于層次分析法對遼寧省農產品物流中心的選址進行了相關的研究;文獻[6]運用層次分析法得到評價因子的權重以后,再通過核密度估計、GIS 空間分析具體評估大西安地區的選址問題。對農產品物流設施進行選址的研究有:文獻[7]運用層次分析法對農產品物流設施進行選址研究。以及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選址研究:文獻[8]基于地理信息系統對農產品物流中心的選址進行了研究;文獻[9]首先定量構建成本最小選址模型,再運用灰色分析方法檢驗選址結果。但是已有文獻只是從不同的角度對農產品物流節點的選址問題進行研究,卻缺乏采用實地調研對已有物流節點選址評估問題進行研究,為物流園區的進一步發展提出建議。
在農產品物流園選址方法上,目前解決設施布局選址問題的主要有三種方法:定性、定量、定性及定量相結合。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是依靠專家和管理人員的豐富經驗確定位置或者地點,有代表性的為專家評分法、德爾菲法。但一般在正式研究中較多用于確定指標體系的權重,極少單獨使用。如文獻[10]用德爾菲法確定指標權重后,再用粗糙集理論對各個候選地進行綜合評價。定量分析方法可以求出較為準確可靠的解,主要有重心法[11-13]、混合0-1整數規劃方法[14]、乘權Voronoi圖[15]等。但是單獨采用定性或者定量的方法無法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因此本文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典型方法為層次分析方法[16]。
本文首先采用層次分析法構建農產品物流園區選址的評價指標體系,再通過德爾菲法構建各級指標的判斷矩陣求出二級指標的權重,最后實地調研長沙市黃興鎮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區,了解到該物流園區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了可行性意見。
基于農產品物流園區的選址原則:適應性、協調性、經濟性、戰略性,參考目前已有文獻對一級指標選取:文獻[17]以自然環境、經營環境、基礎設施以及其他因素為一級指標研究物流中心選址;文獻[18]基于自然因素、交通因素、經營環境因素、候選地因素以及公共設施因素研究物流園區選址;文獻[19]以交通運輸狀況、經營環境、自然環境、其他環境因素為一級指標對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選址展開研究;文獻[20]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以交通運輸環境、社會經濟效益、自然環境狀況、政府政策法規為一級指標研究寧波城市共同配送中心選址;文獻[21]中以經濟效益、交通環境、政府政策、自然環境為一級指標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物流配送中心選址進行研究;文獻[22]選擇自然環境、物流成本、經營環境以及其他環境作為一級指標;文獻[23]以自然環境、交通環境、當地經濟環境、行業經營環境、當地公共服務環境為一級指標,通過層次分析法對亞龍商貿物流園區選址展開研究;文獻[24]考慮到商貿服務型物流園區選址的獨特性,選擇政策因素、經濟因素、交通因素、物流指標、環境因素、基建因素為一級指標;文獻[25]以鄭州國際物流園區為例,選擇社會自然環境、經營環境以及基礎設施為一級指標研究物流園區選址;文獻[26]選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可持續性為評價指標對唐山煙草物流配送中心選址進行分析。部分二級指標具體見表1。

表1 已有文獻中部分物流節點指標評價體系
綜合已有文獻中的物流節點指標評價體系以及專家的意見,本文認為農產品物流園區選址需要考慮自然、交通、經濟以及政策這四個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氣象、地質和地形。交通因素包括公路、水路、鐵路和航空。經濟因素包括土地價格、物流費用、勞動力價格以及物流人才供給。政策因素包括稅收、貸款利率以及融資籌資政策。評價體系如圖1所示。

圖1 農產品物流園區選址指標體系
采用德爾菲法,經過5 個專家的兩輪打分后,確定各判斷矩陣值如下所示:
一級指標的判斷矩陣為:

二級指標的判斷矩陣分別為:

(1)對于選址目標的判斷矩陣P,最大特征值λmax=4.218,對應的歸一化特征向量為W=[0.045 0.642 0.216 0.097]T,CI=0.073,CR=0.081<0.1,通過一致性檢驗;
(2)對于自然因素的判斷矩陣A,最大特征值λmax=3.086,對應的歸一化特征向量為W=[0.627 0.280 0.093]T,CI=0.043,CR=0.083<0.1,通過一致性檢驗;
(3)對于交通因素的判斷矩陣B,最大特征值λmax=4.193,對應的歸一化特征向量為W=[0.501 0.072 0.278 0.149]T,CI=0.064,CR=0.072<0.1,通過一致性檢驗;
(4)對于經濟因素的判斷矩陣C,最大特征值λmax=4.031,對應的歸一化特征向量為W=[0.114 0.136 0.280 0.470]T,CI=0.010,CR=0.012<0.1,通過一致性檢驗;
(5)對于政策因素的判斷矩陣D,最大特征值λmax=0.027,對應的歸一化特征向量為W=[0.547 0.109 0.344]T,CI=0.027,CR=0.052<0.1,通過一致性檢驗。
最終的判斷矩陣和權重見表2,具體排序結果見表2的第六列。根據最終排序結果,對農產品物流園區選址影響較大的前三個因素為:公路、鐵路以及物流人才供給。
公路物流屬于社會基礎性物流,具有較強的機動性,其功能突出表現在公路運輸上。社會物流從源頭到終端必須依靠門到門的方式,在五種運輸方式中,僅有公路能夠實現門到門的運輸,同時公路運輸也銜接港口和鐵路中心站,為多式聯運提供條件。因而公路承載和消化了大部分的社會物流[27]。農產品有著較強的時效性,隨著國家高速公路網的完善,水果、蔬菜等易腐貨物運輸約有四分之三被公路占有。公路運輸條件對物流園區選址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同時物流園區也是大宗商品的集結地,鐵路是我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承載大宗貨物,具有速度快、能力大、環境污染小、運輸成本、可以全天候運輸的突出優勢。經過六次大提速,鐵路運輸在主要城市之間基本實現了“夕發朝至”,因而鐵路也是物流園區選址的一個重要因素。
物流園區是集中建設的物流設施群與眾多物流業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結地。相較于傳統的批發市場,物流園區更強調現代化、信息化。這就需要更多高素質的物流人才合理規劃物流園區內部布局并且對物流園區進行現代化的管理,以此來提高物流園區的整體運作效率,促進物流園區的長遠發展。

表2 指標權重結果
《長沙市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2011-2020)》中指出長沙市物流節點布局主要應滿足“與城市總體發展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相適應;城市邊緣地帶,靠近貨物轉運樞紐;靠近交通主干道出入口,對外交通便捷;利用現有或將建的交通基礎設施”這四個基本條件[28]。長沙十二五城市發展規劃中指出長沙的城市布局由原來的“一主兩次四組團”轉變為“一軸兩帶多中心,一主兩次六組團”。再結合目前長沙市的交通特點,在長沙四個方位分別選擇黃興鎮、長沙縣跳馬鄉、寧鄉雙江口鎮以及丁字鎮為備選地。備選地位置如圖2所示。

圖2 備選地位置分布
通過評價指標體系給各個候選地打分,評價等級為{好,良好,一般,差,很差},評分集為{10,8,6,4,2}。
3.2.1 二級指標評價
3.2.2 一級指標評價
根據一級指標評價計算的結果,黃興鎮地址評分最高,在四個備選地中最適宜建設農產品物流園區。
建立農產品物流園區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舉措。本文基于層次分析法,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對物流園區選址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并且根據層次分析法分析得出的權重,選擇長沙市四個可選地點進行實證分析,得出黃興鎮是四個備選地中最適宜建造農產品物流園區的地點。本文未來可能結合模糊綜合評價法針對黃興鎮已有農產品物流園區內的商家滿意度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