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
非洲菊,因其莖稈中空,故對脫水、機械損傷和細菌污染都很敏感。采后的科學保鮮處理和良好的包裝,對延長非洲菊的瓶插壽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處理不當,就容易造成彎頭、脫水等現象。因此,要做好以下幾個環節。
1.采收。當非洲菊的花瓣已充分展開,花盤上最外面兩三圈管狀花已經開放時,則標志此花可以采收,有些重瓣型的要等到花朵更成熟一些再采收。采花時要摘下整個花梗而不能做切割。采下的花經整理后,將花梗底部切去2~4厘米,切割時要用鋒利的刀具斜切且最好在水中切。
2.預處理。采收后的花應立即浸入水中和置于陰濕環境下,防止陽光暴曬,并盡快預冷,以去除所帶的田間熱。處理時使用清潔設施,如清潔的水、桶及保持工作間的清潔。若是可能,使用的水最好含殺菌劑,并將水的pH調整為3.5~4.0。不要將使用過的溶液與新溶液放在一起。處理時間以3~4個小時為宜。
3.保鮮液處理。預處理完成后,將花梗浸入保鮮液中處理6~24小時,其長度以10~15厘米為好,溫度以10~15℃為宜,相對適宜濕度為70%,同時要注意防止切花受到衰老激素乙烯的危害。目前市場上使用較為普遍的切花保鮮液產品有可利鮮、STS(硫代硫酸銀)和進入市場不久的花鮮子、安希可、“花之生命”等。非洲菊的保鮮液主要由蔗糖、檸檬酸、磷酸二氫鉀組成。
4.儲藏運輸。在實際生產中,非洲菊應用較多的是干藏,包裝則用高密聚乙烯塑料薄膜較好,袋內若裝入蓄冷劑(冰塊),保鮮效果更好。運輸前宜采用長方形包裝盒包裝,而用于包裝的紙箱重復使用率不宜過高。在運輸過程中,將環境溫度降到6~9℃。當切花運送至目的地時,水溶液需補充切花所需的養分,溶液中除了較低濃度的糖類(通常為葡萄糖)之外,亦應添加殺菌劑以保持無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