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俊偉
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江南造船)隸屬于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其前身是創建于1865年的江南機器制造總局。江南造船是中國民族工業和軍事工業發祥地,是中國產業工人的搖籃,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的播火地。江南造船始終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息息相關,堪稱國運的“晴雨表”、時代的風向標。江南造船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中國民族工業和現代軍事工業的奮斗史,一部中國海洋裝備產業的發展史。
2008年搬遷長興島,江南造船開啟了二次創業之路。十年來,江南造船始終堅持弘揚江南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軍工基因,通過“聚焦一個關鍵、推進二個融合、用好三個平臺、樹立四大品牌”開展文化建設,激勵全體江南人牢記軍工報國使命,持續創新,始終引領海洋裝備發展,中國第一軍工造船企業的地位不斷鞏固,并踏上了世界一流軍工造船企業的新征程。
聚焦一個關鍵,打造核心競爭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近年來,江南造船高度重視創新的作用,以江南研究院組建為契機,聚焦“創新文化培育”這個關鍵,貫徹“開放、創新、合作、共享”的理念,突出創新驅動,打造江南的核心競爭力。
推動江南研究。江南造船著眼海軍裝備建設和企業發展需要,組建了多個研究室和實驗室,與高校聯合開展基礎科學和前沿科技研究;積極推進“高端產品研發設計能力,先進工藝、工裝與智能制造技術研發能力,基礎技術能力,實驗、試驗與測試能力”四大核心能力建設。江南集成創新平臺初步成型,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初見成效。自2008年搬遷上島以來,在場地、人員規模、主要設備設施相當的情況下,建造能力和質量大幅提升,從“十年磨一艦”,到如今被廣大軍迷比喻為“下餃子”造艦,主要是依靠我們建造理念、建造工藝和建造管理等方面的變化。
推進江南智造。江南造船堅持用當代技術建造當代艦船的核心理念,堅持數字驅動,精準設計,數字化技術貫穿于產品研制全過程;堅持推進軍民融合戰略,“巨型總段建造工法”和“規程化作業,區域化管理,專業化調試”是江南軍民融合的主要成果,也是江南造船“又好又快”建造海洋裝備的重要法寶;相繼配置多種數控智能制造設備,建立起了數據集成管理、流程集成管理的精益制造生產模式;建立標準化示范作業區,借助信息化和數字化技術,實現智能管控,構建起高效、節能、綠色、環保、舒適的精益管理車間。
推進二個融合,發揮文化引領力
推進文化建設與黨建工作的深度融合。江南造船黨委直接領導企業文化建設,將文化建設納入黨建工作,并將黨建要求轉變為企業文化,切實發揮文化引領力,為江南的改革發展注入強大的內在動力。
江南擁有百年光輝歷史和優秀文化積淀,近年來,江南黨委高度重視傳承歷史,深入挖掘江南歷史文化資源。“懸規植矩”是江南機器制造總局大門上方兩邊牌匾上的文字,是中國工業萌芽時管理的要義。“器惟求新”是求新造船廠名字的來源。江南黨委將“懸規植矩”、“器惟求新”樹立于江南大道,賦予嶄新的時代內涵,將從嚴治黨要求與文化理念結合,時刻提醒江南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人要規規矩矩,做事要求新求變;行事要堂堂正正,技藝要日新月異;管理上要講規矩,經營上要求變化。
推進文化建設與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在實現了建成中國第一軍工造船企業目標后,公司黨委及時把握發展方向,提出了新的發展戰略和發展愿景,即:強化鞏固“中國第一造船軍工企業”戰略地位;努力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翻一番;全力推動三大領域轉型升級;到“十四五”末,進入世界一流軍工造船企業行列。為了實現發展目標,江南造船又提出了“高端精品、綠色造船、創新發展、提質增效和軍工報國”的發展理念,期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率,推動江南實現更好更快發展,更好引領海洋裝備發展,為國防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江南造船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思想武裝,深入研討如何落實國家戰略,如何將中央要求融入文化建設,促進江南發展。將企業文化融入制度建設,大力推進“建模2.0”,及時革新生產組織模式,持續提升管理水平;貫徹人才驅動戰略,培育一批集團公司級和公司級領軍人才;加強本質安全管理,踐行綠色造船理念;創新質量管理模式,確保“講百年信譽、出一流產品”的質量理念始終得到貫徹;開展“懸規植矩”廉潔文化建設,確保營造風清氣正的環境。
用好三個平臺,增強文化吸引力
用好愛教基地平臺。江南造船自籌資金建設了造船博物館和展示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還被國防科工局、上海市企業文化研究會授予國防科技工業系統軍工文化示范單位、上海市企業文化建設示范基地等稱號。江南造船注重運用好、發揮好江南博物館和展示館以及各類基地的教育作用,突出江南“強盛民族工業、鑄造海上長城”的初心和使命,使之不僅成為對職工進行廠史、企業精神及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在對全社會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科普教育工作中充分發揮了積極作用。
用好職工之家平臺。江南造船去年成功籌建了集職工書屋、文體活動中心、娛樂休閑驛站、社團組織活動基地、江南文化展示和傳播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活動陣地“職工之家/青年家園”,開展大師說、品書會、船模制作、紅色電影展播等一系列活動,受到了職工尤其是廣大青年員工的熱烈歡迎,8月31日中國國防郵電工會主席楊軍日為之揭幕,高度評價了公司文化建設的成果。
用好群眾社團平臺。江南造船發現和團結各種文化人才,組建了十多個群眾性文化社團,如志愿者協會、文學社、藝社、模型社、JN-temp舞蹈團、讀書會、健身社等;開展各有色特富有吸引力的活動,如船模制作大賽、品書會、連續五次組織全國中學生“揚帆深海筑夢江南”船舶專題營活動;舉辦青年創新大賽等特色創建活動;和長興鎮團委全面合作舉辦“文明出行,一路平安”交通文明徒步行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等。目前正在籌建社團聯合會,將更加強化統一領導,更有效整合資源和開展活動。
樹立四個品牌,鑄就文化凝聚力
江南造船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樹立四個品牌,努力在全公司培養起“好的文化傳承、好的干部職工隊伍,好的精氣神”。
樹思想教育品牌。江南造船黨委高度重視思想教育在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在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過程中,明確了“弘揚江南精神、踐行軍工報國”的結合點,將江南文化建設體現到“三會一課”中,體現到支部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中。長期舉辦江南大講堂,邀請國內知名專家教授、軍方將軍等專家學者做客講解,已累計舉辦近百期,成為江南教育的品牌。針對公司重大產品建造、高新產品試航及異地生產等情況成立項目攻堅組,號召傳承江南精神,牢記使命,文化教育有效促進了生產任務完成。此外,公司還組織黨員干部分期分批到井岡山、延安等紅色基地接受黨性專題教育,組織舉辦企業文化知識競賽等活動,確保江南職工傳承江南紅色基因和軍工基因,時刻不忘軍工報國初心。
樹文化宣傳品牌。首先是講好歷史故事。近年來,江南造船在行政主樓廣場豎起了毛澤東為海軍題寫的“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的題詞石,教育干部員工增強軍工報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江南研究院前落成“對話”雕像,激勵江南人創新激情與活力,為江南研究院注入敢為天下先的文化靈魂。建設江南林,用每一棵樹來記錄當年發生的重大事件;改造江南造船展示館,及時將江南新的文化元素融入進去;樹立唐應斌塑像,進一步弘揚工匠精神。充分講述江南人的“強國夢”、“強軍夢”、“強企夢”,對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具有積極意義。其次是講好江南理念。面對新時代的發展形勢,公司黨委深刻總結江南152年歷史特別是2008年搬遷長興島以來二次創業的歷史,提出“甘于奉獻、勇于擔當、攻堅克難、敢為人先”的核心價值觀,激勵江南人不畏艱難、勇敢超越。為講好核心價值觀,江南造船推進文化“進車間、到現場、入人心”,通過宣傳欄、文化看板、與接艦部隊開展文化共建、舉辦“先進勞模”展等主題展覽、辦好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宣傳江南核心理念。第三是講述江南情懷。江南與《中國船舶報》、《解放軍報》和電視臺等媒體充分合作,廣泛宣傳勞模和工匠等先進事跡;以重大項目、重要接待為契機講述江南軍工報國的情懷,特別是利用國產首艘大驅下水儀式契機廣泛開展宣傳報道,在增強江南影響力的同時,極大地增強了全體員工承擔國家重大項目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趙樂際同志在視察江南時,高度肯定江南,“你們有好的文化傳承、好的員工隊伍,好的精氣神!”
樹典型培育品牌。2013-2017年,連續組織開展“感動江南十佳人物”和“感動江南十佳團隊”雙十佳評選,已經成為江南文化建設的一個有效品牌,為江南造船的生產經營提供了精神力量。按照“造一艘船,育一批人”的理念,通過勞模帶教、技師帶徒等形式,弘揚江南精神,培育江南工匠,各類典型和工匠不斷涌現。僅2017年,公司就有十余人獲省部級以上榮譽,某專項工程獲得“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公司搭載部黨支部被評為國資委優秀基層黨組織,制造部黨支部被評為上海經信系統百強黨支部。
樹職工關懷品牌。江南造船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職工文化活動,辦好“江南工人杯”乒乓球賽、籃球賽、足球賽,迎新文藝晚會以及軍民共建等傳統活動,創辦“員工家庭日”、“愛心學校”等接地氣、聚人氣、凝人心的品牌活動。各基層組織也積極開展因地制宜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如搭載部開展的“搭載日”活動,制造部獲“上海市模范職工小家”稱號,都極大地增強了職工的歸屬感。這些措施深受廣大職工歡迎,豐富了職工業余文化生活,傳播了企業文化。公司精神文明建設取得突出成績,去年獲得了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文化推動江南,引領海洋裝備發展
在文化建設的引領下,江南造船搬遷上島后,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持著眼國家戰略,創業界之先,造國家之需,取得了巨大成就,實現了重大跨越,經濟總量和利潤總額大幅提升,建成并持續鞏固中國第一軍工造船企業地位,成功引領了我國海洋防務、海洋運輸、海洋開發裝備發展,為邁向世界一流軍工造船企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海洋防務裝備領域,江南造船為我國海軍建設提供了一大批海防急需的主戰艦船,實現了多個“中國第一”:第一艘萬噸級驅逐艦成功下水,批量交付新型驅逐艦,以及成功交付先進特種公務船等。江南造船交付的艦船不斷在海軍出訪、海上演習、亞丁灣護航等重大任務中亮相,展了雄風,壯了軍力,揚了國威。江南造船已經成為大型水面產品國內領先、常規水下產品整體性能國內最優的軍工造船企業,目前正在規劃建設國內唯一全壽期綜合保障基地。
在海洋運輸裝備領域,“中國江南型”散貨船已經發展到第七代,在超大型集裝箱船、VLGC船、LPG船等中高端領域打造了一批品牌船型,在船市低迷、產能過程的情況下實現了產品結構的升級換代,特別是在液化氣船領域的地位更加鞏固。
在海洋科考裝備領域,江南造船為我國海洋科考事業提供先進的遠洋測量船和海洋科考船,成功交付了遠望七號測量船,目前為中國海洋大學建造的新型深遠海綜合科學考察實習船“東方紅3號”是我國目前最先進的科考船,已經成功下水。
著眼未來,江南造船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堅持服務國家戰略、勇擔責任使命、積極投身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爭當海洋強國建設的排頭兵,努力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工造船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