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工宣 郭艷軍
劉文明是兄弟5人中最小的一個,跟隨兄長們十幾年的經商經歷,培養了他勤于思考、善于捕捉商機的智慧和商業頭腦。多年前,伊春林區出產的大量蘑菇、木耳、松子等山特產品吸引了他的目光。當時,這些東西都沒有什么市場,價格低得可憐,最大的用處就是郵寄給外地的親戚朋友們吃個新鮮。劉文明心里琢磨:外地人,尤其是城里人喜歡這些山貨,為什么不能把這些蘑菇、木耳收集在一起打包銷售呢?在那個“木”字號經濟獨大的年代,他就敏銳地看到了林下經濟、森林食品行業潛在的巨大商機。但是,他的這個想法,在當時卻并沒有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伊春林區開始出現“兩危”,森林資源大量消耗,生產任務減少,開始鼓勵職工群眾發展林下經濟。這又勾起了劉文明構想多年的“創業夢”。
2005年,劉文明認識到時機已經成熟,毅然放棄了經營多年的商場,開始研究森林食品市場,通過大量的市場調研,掌握了市場行情和未來發展趨勢。他頂著家人的反對、社會各方面的輿論,最終決定進入森林食品加工行業。2006年注冊成立了鑫旺山特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廠房的面積只有240平方米,員工15人,資產只有10萬元,產品比較單一,主要以袋裝木耳、磨菇干貨為主。
企業建立后,生產銷售方面的一個個難題接踵而來,曾一度陷入困境,但是多年的艱苦創業造就了劉文明迎難而上的毅力和決心。資金不足,他多方籌措;技術跟不上,他不斷外出學習先進技術;為擴大銷售面,他親自到超市和經銷商那里推銷。他多次對市場銷售的食用菌產品種類、質量要求、品牌和包裝情況進行調查,陸續上馬了壓塊、真空精裝和彩袋包裝工藝;參照國家有關食用菌生產和產品等級標準,嚴格制定了各道工序的生產標準和質量要求。
功夫不負有心人,“九鑫”品牌山特產品市場占有份額不斷擴大。在湯旺河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總工會和區工會的關懷下,2012年企業擴大規模,建設了1700平方米生產廠房、1118平方米冷庫、2000平方米的森林食品大型展示中心、3600平方米的成品庫房等,成為了在伊春市享有較大名氣的森林食品加工生產企業。
伊春市雖然森林資源豐富,但并不能充分挖掘,存在著產業規模小、經營分散等問題。新產品研發是滿足市場需求的關鍵,想要占據更大市場,這就需要企業不斷推出天然、綠色、健康的產品,實現更有力的競爭。2014年,劉文明帶頭組建了九鑫山特產創新工作室。創新工作室團隊由5人組成,都有著扎實的研究基礎和較高的技術不平。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創新,工作室研發出100余種新產品。
在研發新產品初期,劉文明帶領工作室人員進行了多次市場調研,并對當地的藍莓和木耳做了產能、品質分析。雖然湯旺河區野生藍莓、野生木耳儲量豐富,品質一流,但精深加工的科技含量和經濟附加值相對較低,資源的優勢尚未得到充分發揮。他帶領工作室多次外出參觀考察,最后,確定將藍莓、木耳即食罐頭生產項目作為公司公關重點項目。經過反復改進加工工藝,最終通過國家級食品安全檢驗,于2016年末生產線建設完成,現已正式投產達效。該項目總投資800多萬元,每年可生產藍莓、木耳罐頭500噸。高純度藍莓果酒、藍莓冰酒、水果白酒等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項目陸續投產。
劉文明帶領的九鑫創新工作室經過不斷的努力,使公司的發展呈現出迅速上升的趨勢。如今,公司已經擁有自主產品八大系列100多個品種,年銷售額2800萬元,帶動包括電商在內的500多人就業,“九鑫”注冊商標被認定為省著名商標,生產的產品不僅在伊春市、黑龍江省聞名,更以東北森林綠色食品安全無污染的優勢,走出了大山,走進了大連、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超市。2018年,劉文明被省總工會評為全省職工創業標兵。
針對市場新的需求,九鑫山特產創新工作室在產品技術和服務上奮力進軍高端市場,劉文明一方面不斷強化隊伍建設,吸納高科技人才,研發、收購新型技術,不斷開發推出高附加值的高營養產品。另一方面強化企業品牌的培育,通過參加全國、省、市組織的各類展會活動大力推介宣傳,與國內多家大公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將公司產品推向了中高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