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祥
春節長假在人們的繾綣中漸漸遠去,很多人又背起行囊滿懷期待外出務工,開始新一年的奮斗打拼。未雨綢繆,多方施策,筑牢勞動者權益保護的“籬笆”,切實維護好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是當前社會上的一項重要任務。
客觀而言,這些年來,全國各地相關部門加強了對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保護,在治理欠薪頑疾等方面付出諸多努力,特別是推動惡意欠薪入刑,在年關等重要時間節點聯合多部門共同出擊加大清欠力度,形成了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良好社會環境,拖欠工資現象大為減少。但也毋庸諱言,在某些地方、某些行業,用工不規范現象仍然廣泛存在,拖欠勞動者工資事件仍時有發生,極大地削弱了勞動者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影響了黨和當地政府在群眾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也成為制約新時代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因素。
欠薪屢禁不絕,直接原因當然在欠薪企業一方,很大程度上也與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相關法律法規需進一步完善,既有的法律法規也未能落實到位有關。比如在欠薪較為突出的建筑行業,層層轉包現象仍屢禁不止,不簽訂勞動合同的現象仍不少見。勞動合同既是確認雇傭關系的重要體現,也是勞動者維權的重要憑證。面對雇傭方無視國家法律,繼續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這一痼疾,各地當加大普法力度和執法檢查,通過對轄區內企業一家一家走訪調查,監督用工企業做實勞動合同簽訂、建筑工人實名制信息系統等基礎性工作,為勞動者權益保障打下牢固基礎。
從此前發生的一些欠薪案例來看,某些案例還與當地相關部門招商引資不規范存在一定關聯。諸如為了發展當地經濟,引入企業時沒有嚴格落實企業應該繳納工資保證金的制度,致使企業出現問題或發生欠薪時,勞動者無法及時拿到工資,從而造成欠薪問題。這種現象提醒各地,不能片面強調發展而無視法治,不能片面強調招商引資而放松對勞動者權益的保護。協調好發展與法治的關系,統籌好經濟發展、法治建設、社會建設等各方面工作的關系,彌補好法治建設中的漏洞,才能使各項工作在法治軌道上正常運行。
作為勞動者的“娘家人”,各級工會組織、勞動保障監察部門還宜進一步密切與勞動者的聯系,始終保持聯系管道的暢通,未雨綢繆,多方施策,增強勞動者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認識和自覺,幫助勞動者挺起維權的腰桿,特別是要增強他們正確處理勞動糾紛的能力,做到關鍵時刻能依法維權、有效維權。
“要切實維護廣大勞動群眾合法權益,幫助廣大勞動群眾排憂解難,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只有讓勞動者及時拿到應得工資,保護好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才能切實讓勞動者在寬廣的舞臺上展示自己的人生價值,讓“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成為最動聽的時代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