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編輯部:
我與一家公司簽訂勞動合同時約定:任命我擔任公司總經理助理職務,月工資8000元,合同期限為5年。2018年12月初,公司突然無端決定將我降職,且月工資降為4000元。由于公司拒絕說明原因,我對公司相應的工作安排也非常不滿,在雙方互不妥協的情況下,我一氣之下向公司提出了辭職要求。在辭職信中我明確要求解除雙方勞動關系,同時公司應向我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但這些要求遭到拒絕,公司的理由是:我不服從工作安排并主動離職,無權索要任何補償。請問,公司的說法對不對?
賀琴珠
讀者賀琴珠:
公司的說法是錯誤的,其應當向你支付離職經濟補償。 一方面,公司無權單方變更勞動合同?!秳趧雍贤ā返谌鍡l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變更后的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北景钢?,公司既沒有與你協商,更沒有達成一致,即對其工作崗位和薪酬作出重大變動,并不管其是否同意都要求接受,明顯與該法律強制性規定相違背。
另一方面,你有權解除勞動合同?!秳趧雍贤ā返谌藯l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上述規定中的勞動條件,是指員工在工作中的設施條件、工作環境、勞動強度和工作時間的總和。而你的崗位調整因屬于“工作環境”的變化,構成勞動條件被改變。因此,其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無不當。
再者,公司必須給予經濟補償。《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由于賀琴珠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前提,是基于該法第三十八條之規定,所以,公司不能因為其不服從安排,且系主動離職甚至是賭氣離職,而拒絕支付經濟補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