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亞青,李 麗
(中煤一公司嶺北職工醫院社區服務中心,河北 邯鄲 056003)
當前,人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飲食習慣也發生一些改變,高脂血癥的發生率逐年提升,對患者健康造成威脅[1]。高脂血癥有著復雜病因,需要長期控制血脂,這樣才能對動脈粥樣硬化有效預防,將心腦血管發生率降低。研究選取本院2016年7月~2018年8月間收治的100例高血脂癥患者,采用持續性護理干預,有效控制了血脂,現具體做如下報道。
收集100例高脂血癥患者進行研究,收治時間為2016年7月~2018年8月間,依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50例。實驗組中,男35例,女15例,年齡45~64歲,平均年齡(54.5±2.5)歲,病程1~4年,平均(2.5±1.5)年;對照組中,男32例,女18例,年齡43~62歲,平均年齡(52.5±2.1)歲,病程1~6年,平均(3.5±1.8)年。兩組患者以上資料比較均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包括用藥及飲食指導,并記錄相關信息。實驗組采用持續性護理干預。方法為:(1)飲食干預。講解科學飲食的重要性,并依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飲食方案,以清淡、富含豐富維生素及蛋白質的食物為主,減少油炸、高脂食物的攝入,每日飲食中,保證攝入約30%的脂肪、約25%的蛋白質,約45%的糖類。每日增加食用100g的洋蔥及10g的黑木耳,烹調油盡量使用玉米油或菜籽油,減少烹調油用量,避免攝入過多熱量,出現血脂異常現象。(2)運動干預。依據患者心腦功能及身體狀況制定運動計劃,并幫助患者樹立運動目標,將運動積極性調動起來,以低強度的有氧運動為主,包括慢跑、游泳、快走等,逐步增加運動量,也可以依據患者興趣選擇運動項目,告知患者每日堅持運動對疾病康復的重要性。(3)認知干預。組織學習疾病與治療相關知識,強化對高脂血癥疾病預防、治療等的宣教,使患者對疾病有更準確認知,提高治療依從性,遵醫囑給予合理藥物調控血脂水平,依據患者情緒實施有效的心理疏導,給予足夠的鼓勵與關懷,樹立良好的治療心態。
對患者血脂水平進行檢測,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及總膽固醇(TC)。
采用SPSS20.0軟件包對相關數據資料統計處理,各血脂指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t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持續性護理干預的實驗組,干預后HDL-C水平高于對照組、LDL-C、TG、TC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后血脂水平比較
誘發高脂血癥的因素眾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過多的攝入高飽和脂肪酸及高膽固醇,使身體內熱量增多,引起肥胖,同時也與不良生活習慣,比如,熬夜、吸煙、酗酒等有關[2-3]。高脂血癥的治療,最為重要的就是控制血脂,此次,實驗組通過給予持續性處理干預,從飲食、運動、認知等方面進行持續性的、全面的干預,幫助患者改掉過去不良的生活習慣及飲食方式,實現健康飲食、健康生活,控制體重,使身體達到一種較為健康的狀態,從而降低血脂并控制血脂繼續升高。
有研究顯示,黑木耳可將血液凝塊減少,對血栓形成有預防作用,洋蔥中富含洋蔥精油,可以將高脂血癥體內的纖維蛋白溶解酶活性增強[4-5]。此次,在飲食干預中,給予適量的黑木耳與洋蔥,對降血脂大有益處[6]。強化認知干預,使患者及家屬都能了解該疾病的危害,更加積極的配合治療,提高治療依從性。此次研究結果顯示,持續性護理干預的實驗組,干預后HDL-C水平高于對照組、LDL-C、TG、TC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持續性護理干預在高脂血癥患者中應用,護理效果限制,有效降低并控制了血脂水平,值得進一步研究與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