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翠紅,孫京文*,朱連華
(山東省淄博市第一醫院,山東 淄博 255200)
2型糖尿病是臨床最為常見的內分泌疾病,非藥物干預在本病的治療中有重要作用。大量研究顯示,運動鍛煉是治療本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早期通過有氧運動能有效降低血糖、增強胰島素敏感性,延緩病情進展,抑制并發癥。另有研究發現,運動阻抗對本病也有治療作用,能夠增加肌肉質量,降低脂肪含量及體質量[1]。本研究進一步分析有氧加抗阻運動對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謝的影響,現具體匯報如下。
將2016年6月-11月在我院內分泌科治療的8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齡41-78歲,平均年齡(58.7±9.6)歲,病程3-18個月;對照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40-76歲,平均年齡(58.1±9.2)歲,病程3-16個月;所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BMI在24-30kg/m2,平均(26.9±1.8)kg/m2,肌力在Ⅳ級及以上;排除合并嚴重心肺疾病者、合并急慢性感染者;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嚴重程度等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常規健康教育和飲食控制,個體化宣教糖尿病知識,根據患者的BMI計算每日所需熱量及食物總攝入量,嚴格控制高糖、高脂、高鹽食物,多食用優質蛋白質、高纖維素、含鎂食物,盡量保證食物的多樣化和營養均衡。在此基礎上,觀察組進行有氧加抗阻運動,在醫生指導下每周運動3次,每次于餐后1h進行,前2周每次時間控制在20-30min,最大心率控制在50%-60%之間,第3周開始每次時間延長至50-60min,并適當增強運動強度,最大心率控制在50%-80%之間;先進行有氧運動,指導患者根據《糖尿病運動處方的開發及量化測評》中方法進行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然后進行上舉和半蹲練習,抗阻重量以最大抗阻負荷的60%-80%為標準,每項動作做22次為1組,共做5組,運動結束前做伸展放松,共維持12周[2]。
干預前后檢測血糖及血脂各指標,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TC、TG、LDL-C、HDL-C、BMI,評估糖脂代謝情況。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差異。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糖及血脂代謝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糖及血脂代謝指標比較(±s)
注:*與#相比,P<0.05。
組別 時間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h血糖(mmol/L) HbA1c(%) TC(mmol/L) TG(mmol/L) HDL-C(mmol/L) LDL-C(mmol/L) BMI(kg/m2)觀察組(n=45) 干預前 9.64±1.73 12.31±2.47 8.14±1.03 5.62±0.94 2.11±0.62 1.02±0.22 3.58±0.65 26.97±1.84干預后 7.46±1.67 11.25±2.83 7.32±1.10 4.43±1.02 1.96±0.73 1.10±0.18 3.02±0.61 24.79±2.13*對照組(n=46) 干預前 9.52±1.79 12.39±2.65 8.13±0.98 5.58±0.97 2.16±0.59 1.03±0.20 3.60±0.69 26.89±1.78干預后 8.93±1.71 12.04±2.80 8.09±1.01 5.39±1.04 2.10±0.54 1.01±0.17 3.63±0.72 26.56±2.01#
運動治療是本病的重要治療手段之一。有氧運動能夠使機體中的葡萄糖得到氧化,增加機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從而降低血糖,改善HBA1c水平。抗阻運動通過增加肌肉收縮,提高葡萄糖攝取量,能夠增加骨骼肌中胰島素的敏感性,同時持續的肌肉收縮可引起肌肉缺氧,能夠提高胰島素對葡萄糖的轉運功能,改善胰島素抵抗[3]。有氧和阻抗運動的作用機制不同,均可增加機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協同增強調節血糖的作用。另外抗阻運動能夠增加肌肉組織對游離脂肪酸的攝取和氧化能力,提高肌肉中脂解酶的活性,促進脂質的分解和釋放[4]。
綜上所述,有氧加抗阻運動對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謝的影響確切,有效降低血糖血脂,改善機體糖脂代謝紊亂,有助于病情的控制,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