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國青
(蘇州市立醫院北區供應室,江蘇 蘇州 215000)
器械清洗是保證無菌物品質量的重要環節,器械返洗的次數和數量又決定著工作效率和成本[1]。整形美容外科的金屬手術器械精密度高,材質特殊,大部分進口于外國,價格相對昂貴,使用效率高[2],清洗難度較普通金屬器械大且清洗質量普遍不佳。我科室在2017年10月到2018年3月采用器械返洗率敏感指標作為清洗質量分析依據,現將體會總結如下。
回顧性分析2017年7月1日-2017年9月31日檢查器械清洗質量不合格情況,制定敏感指標評價標準;2017年10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對美容整形器械清洗環節發現的問題依次進行PDCA循環管理[3],期間執行敏感指標數據收集;2018年1月1日-2018年3月31日繼續執行敏感指標數據收集作為對照。對比6個月美容整形器械返洗率分析質量改進結果。
1.2.1 計劃(P)
(1)找出問題:統計2017年10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清洗美容整形器械返洗原因,主要包括:①使用后的污染器械未及時預處理,齒牙污漬干結黏連未清洗干凈。②器械涂層、關節、刃端破損處銹跡反復發生并傳染其他器械。③關節污物不能清除,靈活度下降。④刃端鈍化卷邊喪失使用功能。
(2)制定目標及措施:①目標:美容整形器械返洗率≤3%。②措施:成立美容整形器械清洗質量監管小組,專人管理;修訂整形美容器械手工清洗及機器清洗流程并且培訓考核;制作精密器械專用機器清洗防沖籃筐,排列器械時關節打開,美容整形耐高溫高濕器械統一清洗機清洗;調整清洗機不同清洗劑合適溫度,定期拆洗懸臂;培訓臨床科室預處理;
1.2.2 實施(D)
制定美容整形器械手工清洗和機器清洗流程SOP,強化分類清洗細則和步驟,明確清洗質量標準和返洗質量標準。同時加強培訓,成立美容整形器械質量監管小組,專人負責,全體人員分次學習新流程及知識,認真執行清洗質量標準和返洗質量標準,同時結合績效考核雙重監督執行率。并嚴格執行計劃及流程內容[5]。
1.2.3 檢查(C)
一級質控:每天工作人員目測或借助帶光源放大鏡檢查精密器械清洗質量,清洗后的器械應光潔,無血漬、污漬、銹漬、白斑等殘留物質,即判斷為合格,否則視為不合格。二級質控:美容整形器械清洗質量監管小組進行現場指導監督,了解操作規程執行情況 ,質量標準達標情況,循環管理措施的落實情況;每周進行一次質量討論會議。三級質控:護士長及院感科進行質量抽查,不定期檢查美容整形器械清洗操作流程執行效果;污染器械預處理情況;所選擇的清洗方法及清洗工具是否合適。
1.2.4 處理(A)
處理是總結、分析、反饋階段,對檢查過程成功經驗加以肯定 ,對結果及時評議和考核,對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整改。每周召開質控會議,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原因,尋求整改措施同時制定防范措施,針對新問題對已制定的流程進行修訂落實,為下一個PDCA循環運行做準備。
比較實施 PDCA循環管理中(2017年 10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及PDCA循環管理后(2018年1月1日-2018年3月31日)敏感指標器械返洗率情況。
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 ,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施PDCA循環管理中美容整形器械返洗率逐漸降低;實施PDCA循環管理改進后,返洗率維持在目標值3%以下,見表1。

表1 PDCA循環實施后美容整形器械返洗率
消毒供應中心是污染醫療器械高度集中的場所,也是控制院內感染的重要環節,器械滅菌質量的把控與清洗質量有直接關系,因此器械的清洗質量是醫院感染控制中重要的一環[6]。美容整形器械中主要為精密器械,由于其精密、銳利、尖細、易損,價格昂貴,精密器械清洗合格率較低和人為因素損壞已成為消毒供應中心關注的主要問題。護理質量敏感性指標的建立可以促進消毒供應中心的護理效果及質量提高,使護理服務不斷標準化與規范化,有效促進護理質量的完善與改進,PDCA循環質量控制對于科室管理有持續性監督作用,促進工作人員不斷改進操作流程中的薄弱環節,強化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及責任心。
運用敏感指標對于清洗質量進行數據化統計和分階段分析,結合PDCA循環質量管理方法及時發現并整改問題能有效提高美容整形器械清洗質量,推動消毒供應中心綜合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