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桂亮,劉亞云
(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安徽 蕪湖 241001)
神經外科ICU患者病情重,病情發展快,患者腦組織缺血,缺氧,水腫造成顱內壓急劇增高如不及時處理可導致腦疝發生,致死率和致殘率非常高[1-2]。降顱壓治療顯得尤為重要。臨床上最常應用的是快速輸注20%甘露醇[3-4],使用時要求快速靜脈滴入,用時短,加之患者病情重、輸液量大,護士工作量大精神壓力高。目前臨床輸液過程的監護主要采用目測監護[5]。輸液過程需護士不斷巡視,觀察藥物的滴注情況[6]。輸液過程中易出現液體滴空、管路回血、針頭阻塞等情況,增加了護士的工作量[7],并且減少了觀察病情的時間。因此提高患者輸液安全,減輕護士工作量非常重要。本次研究通過輸液報警器在神經外科輸液中能否提高患者輸液安全減少輸液并發癥,減少護士工作量。
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6月我院神經外科ICU收治的住院患者200例,男性115例,女性85例,年齡23-76歲。所選患者住院期間均使用甘露醇,按照入院順序隨機分成A、B兩組,A組實驗組B組對照組。A、B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遵醫囑靜脈輸液,A組患者使用一次性靜脈輸液器加簡易輸液報警器進行輸液。B組患者使用一次性靜脈輸液器進行輸液簡易輸液報警器使用方法:將報警器夾子夾到莫菲氏滴管上段的輸液管上,按下開關提示“嘀”后進入檢測狀態,綠燈閃爍即開啟,當遇針頭堵塞、空氣路過輸液報警器時立即報警并發出“嘀”的提示音,同時紅色指示閃爍,當再次按下開關,聽到提示音“嘀”一聲后,輸液器停止工作,所有燈關閉。
記錄兩組患者針頭阻塞次數、針頭回血次數、液體滴空次數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兩組間對比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顱內腫瘤是指發生在顱腔內的神經系統腫瘤,包括良性與惡性2種,根據腫瘤起源部位不同亦可劃分為原發與繼發2種,分類范圍較多,包括腦膜瘤、聽神經鞘瘤、垂體腺瘤、纖維瘤等[1]。顱內腫瘤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段,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目前臨床對顱內腫瘤發病原因尚未明確,可能與環境與宿主因素有關,其中環境因素包括電離輻射、病毒感染等;宿主因素與患者個人史、家族史等有關;臨床治療原則以手術為主[2-3]。該文選擇該院于2017年6月—2018年5月間收治的94例顱內腫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分析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效果,現報道如下。

兩組患者靜脈輸液觀察指標比較(單位:例)
顱內壓增高是神經外科常見的一種病理綜合征。處理不及時可導致腦疝發生,增加死亡風險[1-2]。護士需要經常巡視病房觀察患者病情。神經外科ICU患者病情危重,患者輸液量大,對輸液要求嚴格。常用急救藥物20%甘露醇要求快速靜脈滴入,其作用機理是快速提高血漿晶體滲透壓,從而使腦組織細胞脫水降低顱內壓,為成功治療贏得時間[3]。由于甘露醇輸液速度快,輸液用時短,發現不及時液體滴空后需重新排氣,回血增加感染的風險、針頭堵塞需重新注射,增加了護士的工作量[7]。輸液報警器是一種成本低、體積小,安全可靠、操作簡便,可反復使用,可適用于任何輸液瓶、輸液袋,采用非接觸式探測,不污染藥,及時報警,避免因長時間回血而造成針頭堵塞,實現輸液異常和輸液完畢的自動報警,對患者身體無不良反應,確保患者輸液的安全,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和精神壓力。護士可以更好觀察患者病情[8]。降低安全風險。
本文結果顯示使用簡易輸液報警器A組輸液患者術針頭阻塞、針頭回血、液體滴空次數明顯低于B組表明使用簡易輸液報警器可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降低輸液并發癥的發生。減輕醫護人員體力和精神壓力,提高了輸液過程的安全性和準確性。對神經外科ICU優質護理工作的開展有很大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