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寧
(南京鼓樓醫院集團宿遷市人民醫院血液凈化中心,江蘇 宿遷 223800)
研究顯示,尿毒癥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為急慢性腎衰竭并發癥,易對患者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而對于該類患者均采取血液透析方式治療,在尿毒癥患者治療過程中實施一項護理,能顯著提升尿毒癥患者護理效果[1]。因此,本次研究對預見性護理應用于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的臨床價值進行分析,見下文。
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5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均采取抽簽分組方式分為兩組,收取時間在2015年1月10日-2018年1月20日之間。
觀察組25例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年齡21歲-71歲內,平均年齡(45.01±1.21)歲,其中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男性有15例、女性患者10例。
對照組25例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年齡20歲-70歲內,平均年齡(46.12±1.17)歲,其中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男性有16例、女性患者9例。
觀察組25例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對照組25例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的平均年齡、性別等資料相比,采用P>0.05代表,患者無顯著差異性。
對照組25例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常規護理。
觀察組25例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使用預見性護理。
1、護理人員應對每位尿毒癥患者心理變化進行觀察,再根據患者心理變化給予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心理疏導,從而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同時加大和患者的溝通力度、交流力度,拉近和每位患者之間的距離,從而改善患者抑郁、緊張等負面情緒,然后對尿毒癥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宣教,提高患者對尿毒癥的認知和了解,使患者正視血液透析治療,提高患者的配合度[2]。
2、在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患者易發生心功能不全情況,護理人員應在透析治療前全面評估每位患者心功能,預防由于患者體內血容量升高而導致的心功能不全情況[3]。
3、部分患者易發生低血壓情況,護理人員在實施透析前應詢問患者是否使用了相關降壓藥物,在患者進行透析過程中實施針對性護理相關措施,避免患者隨意對體位進行改變,預防對患者回心血量值造成影響,同時在患者采取血液透析治療之前,應對導管口實施消毒操作,對導管采用先抽后沖方式,能預防導管內形成栓子進入人體血液循環[4]。
對比觀察組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以及對照組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依從性。
本次研究的統計學數據使用SPSS25.0軟件,本次研究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依從性對比不同,可使用P<0.05表示,具有差異。
觀察組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2.00%(滿意患者20例、一般患者3例、不滿意患者2例)高于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P<0.05),見表1所示。

表1 分析25例對照組、25例觀察組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的依從性96.00%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2所示。
據相關研究顯示,尿毒癥患者均實施血液透析治療,多數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常常伴有恐懼、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使患者自主神經功能發生紊亂,對患者自身循環穩定性造成不良的影響,而在尿毒癥患者治療過程中采取護理,能改善尿毒癥患者預后。通過應用預見性護理后,取得顯著的效果,能對疾病的發展規律和發展趨勢充分認知,對可能發生的相關問題具有預見性,再對尿毒癥患者實施相應的護理操作,不僅能使每位尿毒癥患者認識和了解尿毒癥疾病,還能對血液透析的流程、目的充分了解,利于預見性護理順利開展,能改善尿毒癥患者預后[5]。

表2 分析25例對照組、25例觀察組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的依從性
經研究表明,觀察組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2.00%(滿意患者20例、一般患者3例、不滿意患者2例)高于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P<0.05);觀察組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的依從性96.00%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通過在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采用預見性護理,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及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