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媛媛,曹淑紅
(1.廣東省東莞光華醫院ICU,廣東 東莞 523000;2.廣東省東莞光華醫院急診科,廣東 東莞 523000)
重癥醫學科是對重癥患者治療和搶救的主要場所,其護理質量不僅會對患者的感受造成影響,且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因此,在為重癥醫學科患者實施護理服務的過程中,不僅應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挽救,且應將患者的護理相關感受提高[1]。本研究主要對重癥醫學科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價值作觀察分析,如下:
以重癥醫學科患者100例為此次研究對象,所選時間為2017年5月-2018年10月,中心隨機化法分組。
實驗組(n=50)中,其年齡范圍為20歲-75歲,年齡均值為(43.01±5.02)歲,其中37例為急性腦血管意外,5例為呼吸系統疾病,5例為外傷,3例為大手術后患者,男25例,女25例。
對照組(n=50)中,其年齡范圍為21歲-74歲,年齡均值為(42.96±4.87)歲,其中35例為急性腦血管意外,6例為呼吸系統疾病,5例為外傷,4例為大手術后患者,男26例,女24例。
對比2組重癥醫學科患者的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2組間的可比性較好。
實驗組行優質護理服務,具體為:
1.2.1 強化患者的溝通
初次接觸患者時,護理人員即以熱情的態度、親切的語言進行自我介紹,盡量獲得患者的信任感,消除其恐懼感。在患者治療和康復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強化患者的交流,為其進行醫院環境、醫生團隊的介紹,促進其治療自信心的增強。為患者講解疾病有關的知識,包括不良反應、臨床癥狀、防治措施、注意事項等,增加其對疾病的認知程度,消除其疾病知識缺乏所致的恐懼感,充分安慰和鼓勵患者,使其能夠積極配合臨床干預[2]。
1.2.2 不適與疼痛的緩解
重癥醫學科患者多數疼痛感較為明顯,這樣不僅會增加患者機體上的不適感,且會加重其心理壓力。護理人員應耐心對患者的主訴傾聽,合理實施鎮痛干預。在實施各項護理服務的過程中,盡量保持動作的熟練和輕柔,對不當操作所致的疼痛感控制,如有必要,可在醫囑下實施鎮痛藥物干預,以此緩解患者的不適感,提高其依從性。
1.2.3 強化患者家屬的溝通
患者家屬會對護理效果造成一定的影響,護理人員積極與患者家屬溝通交流,為其講解疾病知識,做好家屬的安撫工作,使其意識到自身不良情緒可對患者造成影響,盡量保持良好的情緒。同時,護理人員充分對患者家屬的心理狀態評估,實施針對性的疏導干預,盡量與其建立優質的護患關系,以此對醫療糾紛的發生進行控制[3]。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服務。
對2組重癥醫學科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醫療糾紛發生率作觀察分析。
護理滿意度:問卷表(0分-60分)評價,0分-36分為不滿意,37分-48分為基本滿意、49分-60分為特別滿意,以基本滿意率+特別滿意率為總滿意率。
SPSS21.0軟件,作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卡方檢驗,計量資料t檢驗。P<0.05,統計學有意義。
實驗組重癥醫學科患者的護理總滿意率明顯較對照組高,其醫療糾紛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表1 2組護理滿意度、醫療糾紛發生率分析[n(%)]
常規情況下,重癥醫學科患者的病情較為嚴重,且疾病變化較快,治療或護理操作不當,均可能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為患者重癥醫學科患者實施治療的過程中,應同時實施系統化、優質的護理服務,盡量對患者的病情控制,促進其正常生活的恢復。
本研究顯示,接受優質護理服務干預的實驗組重癥醫學科患者,其護理總滿意率明顯較常規護理干預的對照組高,且其醫療糾紛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表明優質護理服務的實施,可增加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對醫療糾紛的發生進行控制。優質護理是新型護理模式之一,其是以患者作為服務的中心,在全面深化護理人員專業內涵、提高其護理責任感的基礎上,為患者實施相關的護理服務,從而對重癥醫學科患者的護理質量保證。在為重癥醫學科患者實施護理服務的過程中,不僅應為患者提供疼痛護理以及心理護理,且應加強患者家屬的溝通交流干預,盡量對優質的護患關系建立,盡量增加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對醫療糾紛的發生進行控制。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服務應用于重癥醫學科患者中,有著較高的價值,可保證患者護理的質量,增加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更加積極配合臨床干預,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率,意義重大,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