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宇,張京慧*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呼吸腫瘤內科,湖南 長沙 410008)
近年來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肺癌患者的發病率呈上升的趨勢,多數肺癌患者經確診后均已處于肺癌中晚期,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覺[1]。疼痛是人感覺上的一類不舒適體驗,給患者的日常生活、睡眠、食欲帶來一定的影響,導致部分患者有焦慮、抑郁情緒,給臨床治療效果帶來一定的影響[2]。綜合護理管理在肺癌晚期患者的疼痛護理管理中應用效果明顯,本問旨在探討在晚期肺癌患者的疼痛管理中應用護理干預的效果,現具體闡述如下。
研究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醫院接受治療的90例肺癌晚期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入選患者隨機均分為兩組,對參照組(N=45)中男性患者28例,占62.22%,女性患者17例,占37.78%,患者年齡最大為75歲,最小年齡為34歲,患者的平均年齡是(46.8±3.5)歲。觀測組(N=45)中男性患者27例,占60.00%,女性患者18例,占40.00%,患者年齡最大為78歲,最小年齡為32歲,患者的平均年齡是(47.2±3.8)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接近,具有一定比較意義。
①患者入院檢查和診斷,符合肺癌的診斷標準;②入選患者精神正常,無認知障礙,能進行正常溝通和交流;③臨床診斷符合癌癥疼痛范圍;④入院后給予卡氏評分,均高于60分,預計生存期大于半年;⑤患者對這次研究的情況了解,并同意配合各項研究。
1.3.1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癌癥疼痛的鎮痛原則服藥,對于較輕疼痛者,應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進行治療,如布洛芬、阿司匹林;中度疼痛者,應用鎮痛效果較弱的阿片類藥物,如可待因、曲馬多;對于較重疼痛患者,選用鎮痛效果較強的阿片類藥物,如嗎啡、硫酸嗎啡緩釋片、鹽酸羥考酮,同時應用糖皮質激素、抗驚厥和抑郁的藥物進行治療,治療過程中根據患者的病情及時調整藥物使用種類、劑型和用藥路徑。
1.3.2 護理方法
參照組:常規疼痛護理,遵循醫囑服用鎮痛藥。
觀測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護理干預,包括:①成立疼痛管理小組:選取醫院科室的護理人員成立該小組,定期給小組的成員組織培訓,學習疼痛護理的相關知識。②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根據其需求、文化程度進行適當的健康教育,給患者介紹疾病,病情進展過程,尊重患者的意見,并給患者接受治療方法、護理策略,提高患者的治療配合度,幫助患者重新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③心理護理干預:晚期肺癌患者身體疼痛感較強,經濟壓力和心理壓力均較大,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心理特點和情況進行合理評估,并針對性給予心理護理干預,并指導患者家屬、親友多陪伴,給予開導和關心,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得到心理支持,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④疼痛護理:給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疼痛的相關知識,并進行治療方案的講解,幫助患者主動參與疼痛管理,并及時將鎮痛的效果進行反饋,對于部分鎮痛效果不明顯的患者,給醫生進行反饋,及時調整用藥方案;在治療過程中指導患者正確進行疼痛評估,對疼痛部位、疼痛程度、疼痛所持續的時間和導致疼痛加重或是緩解的因素進行判斷,并指導患者正確使用止痛藥物,消除對藥物的不良反應,有效提高患者對肺癌晚期疼痛的相關知識。⑤飲食護理,在護理過程中,指導患者多食用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多食用水果蔬菜,富含纖維食物,少食多餐,每天按時就餐。
在護理前和護理干預2周后,應用數字評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s,NRS)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分,其中NRS位于1~3分判斷為輕度疼痛, 4~6分為重度疼痛; 7~10分判斷為重度疼痛。在患者出院時應用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本次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價,分成不滿意、滿意和非常滿意三個等級。
對研究所得數據利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用x2檢驗表明計數資料,P<0.05則提示兩組數據間存在統計學差異。
在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經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評分均呈現下降趨勢,且與干預前比較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測組的降低幅度明顯大于參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干預前后的疼痛評分(±s)

表1 兩組患者在干預前后的疼痛評分(±s)
干預前 干預后參照組 45 7.25±0.54 3.35±0.46觀測組 45 7.22±0.56 2.04±0.35 P值 >0.05 <0.05
觀測組護理滿意度(9 3.33%)明顯高于對照組(82.22%),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8.415,P<0.05),結果見表2.

表2 護理滿意度比較
肺癌晚期隨著病情進展,病灶出現位移,在晚期癌癥患者疼痛程度明顯,極大程度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質量依從性,降低臨床療效[4]。臨床治療中按照三階段止痛原則,控制癌痛的效果不是很明顯。可能原因是患者對惡性腫瘤的恐懼感明顯,對癌痛藥物的成癮性和鎮痛性過分擔憂,另外止痛藥物的個體差異較大[5]。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經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評分均呈現下降趨勢,且觀測組的降低幅度明顯大于參照組(P<0.05);護理滿意度(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82.22%)。結果說明,護理干預在肺癌晚期的疼痛護理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克服患者的恐懼心理,護理人員需以和藹的態度,同時給予患者心理知識,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改善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在晚期肺癌患者的疼痛管理中應用護理干預,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