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榕,崔凌亞
(江蘇省中醫院,江蘇 南京 210000)
白內障作為常見的致盲原因,目前臨床推薦的手術治療為白內障的首選治療方案。本文研究結合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03月期間收治的100例老年性白內障伴高血壓患者資料,探討心理護理干預對其圍術期血壓影響,相關內容分析如下:
研究對象為本院2018年11月-2019年03月期間收治的100例老年性白內障伴高血壓患者,按照圍術期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50例,性別方面: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齡方面:62歲-78歲、平均年齡(68.48±4.28)歲。高血壓病程:2-8年、平均病程(5.20±1.29)年。觀察組:50例,性別方面: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齡方面:60歲-77歲、平均年齡(68.45±4.26)歲。高血壓病程:2-8年、平均病程(5.23±1.25)年。兩組患者均實施白內障超聲乳化術,患者家屬知情后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觀察組、對照組患者一般性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常規護理,包括用藥護理、生活護理、預防感染、飲食護理、環境護理、健康宣教等。
觀察組:常規護理同時重視心理護理干預。可以采取:暗示療法,研究提出愉快療法對高血壓患者有明顯的降壓效果,總有效率為90.6%。 所以我們醫護人員及患者家屬常對患者進行積極的語言暗示,如“你的精神狀態比昨天好多了!”使患者養成積極樂觀、健康良好的生活態度;放松訓練,包括想像放松訓練和生物反饋訓練。操作如下:在安靜的環境中指導患者閉目想像身處于舒適和放松的環境里,指導語引導從上到下依次開始放松身體,并配合腹式呼吸和深呼吸。每天 1 次放松訓練 ,每次15~20 min;森田療法,治療原則為“順應自然,為所當為”,患者們應正確客觀地認識現實,指導患者學會接受癥狀,不再進行無謂的擔心、焦慮和關注[1]。因此,重視圍術期心理護理干預,護士主動傾聽患者的訴說,并與其一起分析性格、情緒在血壓升高方面所起的作用。還邀請同病室的其他白內障手術患者講解自己的成功治療經驗等,組織互相交流,增強對白內障手術治療的信息[2]。術前主動向患者介紹手術醫生、參與的護理人員等;圍術期護理期間還可以通過患者家屬或者其親朋好友實施情感支持。
觀察指標:(1)術前1-2d與術后2-3d的血壓水平;(2)護理服務滿意率。
通過滿意率調查問卷在患者出院時實施調查,調查結果包括滿意、一般和不滿意。
數據分析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檢驗標準: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其中計量資料(±s)采用t檢驗;而計數資料(n,%),采用X2檢驗。
表1 兩組患者術前1-2d與術后2-3d的血壓水平(±s,n=50,mmHg)

表1 兩組患者術前1-2d與術后2-3d的血壓水平(±s,n=50,mmHg)
注:*表示治療后觀察組與對照組對比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059 8.634 2.434 6.830 P<0.05 <0.05 <0.05 <0.05舒張壓觀察組 對照組 觀察組 對照組術前1-2d 118.85±8.27 119.03±8.31 82.58±7.42 82.61±8.03術后2-3d 123.64±7.36 132.61±7.39* 85.75±5.45 93.45±7.84*t組別 收縮壓
經過滿意度調查問卷,觀察組:滿意49例(98.00%)、一般1例(2.00%),不滿意為0;對照組:滿意42例(84.00%)、一般6例(12.00%),不滿意2例(4.00%),觀察組滿意率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老年白內障患者常規護理中雖然也有心理護理,但主要是在患者出現心理問題后才會采取護理措施[3]。而觀察組在圍術期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可以通過心理學方法、心理學技術以及心理學技巧等影響白內障患者心理活動,從而最大程度維持血壓穩定[4]。
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性白內障伴高血壓患者經過手術治療,其血壓水平均有明顯波動,但是觀察組患者的血壓波動更小,因而對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也較小。觀察組98.00%的護理服務滿意率高于對照組84.00%的護理服務滿意率,與高霞學者在關于心理護理影響老年性白內障伴高血壓患者圍手術期血壓中的報道結論基本一致[5]。
綜上所述,加強老年性白內障伴高血壓患者圍術期心理護理干預,有利于控制血壓水平,為手術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