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蕾,金 花*
(蘇州工業園區星海醫院手術室,江蘇 蘇州 215000)
膽囊切除術是外科常見手術方式,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護理質量要求也逐年增高[1]。而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是新型護理模式,結合外科護理理念和循證護理醫學,以創新護理理念為患者提供護理,可以有效減少患者的創傷應激反應,縮短恢復時間,還能減少并發癥。本文針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應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效果進行研究,報道如下。
選擇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擇期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入選對象經B超檢查均確診為膽囊疾病,需要擇期手術將膽囊切除治療。根據雙盲法將50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與觀察組,各取25例。對照組男15例,女10例;年齡31~72歲,平均(55.8±6.4)歲;觀察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30~72歲,平均(56.2±6.3)歲;兩組基礎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可以比較研究。
對照組應用傳統護理,護理人員進行術前準備,健康教育,術后觀察患者病情,進行管理護理等措施。觀察組應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具體應用措施如下:
(1)術前護理。大多患者面臨手術會產生緊張、恐懼等情緒,護理人員要主動和患者溝通,講解手術原理與過程,使患者了解到手術安全性,以此緩解患者心理壓力,更好的配合手術治療。術前指導患者忌食豆類、奶制品,術前6h禁食,術前4h禁水。
(2)術中護理。①將患者送至手術室以后,認真核對患者姓名、年齡、住院號和手術部位等。了解患者的感受后,對手術室溫濕度進行調節,為患者做好術中保暖,為患者墊好保暖床墊,靜脈輸液和腹腔沖洗液要保持溫熱,從而保障患者體溫的穩定和正常,避免患者手術中受涼。②正確安裝好腹腔鏡及相關設備,放置于患者右側方,以顯示屏觀察患者情況,檢驗顯示的清晰度[2]。以護板在患者右側大腿進行固定,將心電儀器、血氧飽和度等監護儀進行安裝,同時檢測血壓儀器,保證患者身體避免與金屬物品接觸,避免發生電灼傷。將所有儀器連接后,調節電源至需要功率,對患者手術進程進行觀察,按手術醫師需要傳遞手術器械,觀察患者呼吸、脈搏及血壓等生命體征變化情況,發現異常要及時上報醫師處理。③為患者進行心電監護,保證靜脈通路的順暢,為患者解釋麻醉方式,提供心理支持。行全身麻醉聯合胸段硬膜外麻醉,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④指導患者保持合適的手術體位,在受壓肢體下墊好軟墊,防止術中發生壓瘡。在術前1h為患者注射抗生素,控制患者的輸液量,防止大量靜脈補液情況,至手術后2d停止。
(3)術后護理。術后為患者去枕平臥,頭偏于一側,保持呼吸順暢。清醒后改為半臥位,術后6h指導患者床上運動,于次日指導患者下床活動,指導家屬提供流質-半流質-正常食物的過渡,避免食用牛奶、豆漿等易發生脹氣的食物。觀察患者術后24h腹部穿刺情況,是否發生滲血或滲液,轉移患者注意力,必要時為患者使用鎮痛藥。
①記錄對照組與觀察組術后恢復時間,包括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②統計兩組術后并發癥,包括手術切口疼痛、肺部感染、泌尿系統感染及惡心嘔吐等[3]。
應用SPSS19.0統計學,計數資料用x2比較,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表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術后下床活動時間短于對照組,肛門排氣時間短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恢復時間
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4%低于對照組24%,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并發癥
膽囊疾病因缺乏對手術知識的了解,容易產生不良情緒,出現心理應激反應,從而影響患者預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以循證護理作為依據,對傳統護理工作進行優化,最大程度上減少手術對患者產生的應激反應。臨床手術時應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可以保證患者的預后。隨著現代醫療的改革和變化,護理理念也在不斷轉變與完善[4]。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應用了快速康復外科理念,以患者為中心開展護理服務,更好的滿足患者生理和心理需求,以此將被動護理轉變成主動的護理服務,以此提高患者的感受,保障護理安全同時也能提高患者滿意度,更好的配合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治療,以此縮短康復時間,減少術后并發癥。
綜上所述,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應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有利于患者縮短恢復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