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雪花,鐘韶萍
(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廣東 珠海 519000)
心臟介入術后,患者會因為血液循環障礙、靜脈壁遭受損傷或處于高凝狀態,而容易出現下肢經脈血栓的情況。患者在進行突然活動或用力過猛時,脫落的血栓會隨著血流進入肺動脈而誘發急性肺血栓栓塞(PTE),影響手術效果,也增加了臨床治療的難度。因此,做好心臟介入術后并發急性肺血栓栓塞的早期預防和護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76例心臟介入術后并發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將結果進行如下報道:
選取2012年7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76例心臟介入術后并發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學會制定的相關診斷標準[2]。其中男40例,女36例,患者年齡35-70歲,平均年齡(45.6±3.5)歲,其中穿刺股靜脈+頸內靜脈+股靜脈者20例;穿刺股動脈36例;穿刺股靜脈+頸內靜脈20例;按照1:1的比例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38例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各38例,對比兩組患者的個人臨床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38例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包括密切患者病情變化和生命體征,常規遵照醫囑給患者服藥等。
實驗組38例患者接受舒適護理,包括如下幾點:①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告知患者在進行床上活動時一定要避免突然坐起、擠壓、按摩或過度彎曲下肢,避免引起血栓脫落后再次造成肺栓塞情況;另外,要給予患者皮膚護理,防止長時間臥床造成褥瘡;②飲食護理干預,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以高鈣、低脂、低膽固醇、低磷的食物為主,指導患者家屬給予患者新鮮蔬菜、水果等補充維生素,并控制每餐的進食量和熱量,進餐應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③藥物指導:叮囑患者遵醫囑合理使用治療藥物,不可擅自停藥、換藥和減少藥物劑量。同時鼓勵患者注意休息,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戒煙、戒酒,并適當參加一些鍛煉活動,以提高機體免疫力。④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認真聽取患者的主訴,舒緩患者的情緒和心理壓力,可向患者講述本院治愈成功的病例,增強患者治愈性信心,幫助患者改變思想中的疑惑猜想,樹立正確的思維方式;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放松鍛煉,以便改善其心理焦慮情緒,必要時可向心理醫生求取幫助,從而更好的使患者的混亂思想得到良好控制和重新建立平衡心理。
通過自制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包括滿意、不滿意、比較滿意3方面,患者無法書寫問卷的,可由其口述,護士代筆。同時對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進行統計和記錄。
選擇SPSS17.0軟件對本次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運用平均值±標準差(±s)表達,其組間比較予以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進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2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n(%)]
心臟介入術后并發急性肺栓栓塞屬于臨床治療難度系數比較大的急重癥,具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等顯著特點,嚴重威脅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因此,對此類疾病做好積極的預防措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除介入手術之外,慢性肺疾病、惡性腫瘤、妊娠等原因也會導致急性肺栓栓塞[3]。本組實驗入選的病例主要是由于患者在接受手術之后,血流不暢、經脈損傷或其血液始終保持高凝狀態等綜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當血栓脫落之后,會隨之血液流動進入肺部,導致栓塞情況。一般情況下,肺栓塞的栓子普遍來源于下肢深靜脈,但盆腔經脈或右心室一般也會流出血栓,進而進入肺部,造成肺栓栓塞。對急性肺栓栓塞應該盡早診斷和采取治療措施,在治療的同時也要做好護理工作。
舒適護理是根據患者生理、心理以及臨床治療上的需求等方面而采取的一種護理方式,給予患者舒適護理之后,不僅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病情變化,舒緩患者的焦躁不安的情緒,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同時還能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和工作使命感。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住院時間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可見,做好心臟介入術后并發急性肺血栓栓塞的早期預防至關重要,實行舒適護理,可顯著改善患者的預后效果,縮短住院時間,促進患者快速康復,具有積極的臨床采納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