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麗華,何 花,郭留萍,沈 帥
(江蘇省江陰市人民醫院手術室,江蘇 江陰 214400)
消毒滅菌工作是醫院質量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務[1]。我院隨著敔山灣手術室的運行、本部供應室與敔山灣手術室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手術室與供應室之間的器械交接環節變多,容易出現問題的機會變多,所以手術室與供應室之間交接的正確性就顯得非常重要。手術器械的正確性有利于患者正常手術,減少手術時間;對于個人而言,有利于減少不必要的檢查時間;對于同事來說,減少因缺乏器械物品而造成的人員時間浪費是有益的;對于醫院而言,減少了經濟上的損失、減輕了人力物力的耗費[2]。
將收集到的我院2018年4月中490件手術室與供應室交接的手術器械中的錯誤例數和運用PDCA方法干預后2018年9月495件手術室與供應室交接的手術器械錯誤例數,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兩組數據比較無統計學差異。
2018年4月的手術室與供應室交接沿用之前的方法;2018年5月至8月四個月期間,通過PDCA方法,質控小組進行人為干預,院感科、供應室、手術室三方參與,共同通過根因分析,得出結論。
(1)計劃(Plan,P) ①手術室與供應室器械交接錯誤的根因分析:2018年4月的現狀把握數據顯示,手術室與供應室器械交接正確率只有89.2%,而對手術室護士進行的手術室與供應室器械交接理論考核顯示平均分只有64.5%,質控小組通過魚骨圖根因分析見圖一,總結出如下主要因素:器械整理不到位;器械預處理不到位;器械包裝不到位;器械預訂不到位[3]。②制定對策:成立質量持續改進小組,依靠手術室的團隊協作,與供應室護士長積極溝通,并得到醫院主管部門的支持,共同制定相應對策:a成立質控小組: b對實習生和新進護士進行器械識別的培訓;c院感科提高的監管力度;d供應室人員進行器械預處理指導;e制定標準的手術室與供應室交接制度及流程;f定期抽查器械交接錯誤的人員給予考核。
(2)執行(Do,D) ①培訓方面:a由總帶教每周對實習生進行培訓,包括手術器械的識別、如何進行器械清點、如何檢查器械的完整性。b每個月通過讀書報告會對年輕護士進行培訓,包括特殊器械的清點注意事項、新進器械的學習。②定期檢查器械的性能,如性能不好及時更換。對不熟悉的手術器械制作手術器械圖譜,方便年輕護士學習[4]。③經常讓供應室護士長來手術室召開協調會,模擬手術室器械運送至本部供應室,制定運送路線、運送方式、運送時間表,在最大程度上減少人財物的支出。并安排有經驗的供應室護士對手術室人員進行器械清洗的培訓。④邀請計算機工程師對手術室護士進行電腦預定系統的培訓。⑤給手術室工作人員配備急診小靈通以及對講機,方便供應室工作人員與手術室人員進行聯系。⑥配備手術室污染器械儲物架以及周轉箱。⑦配備手術室污染器械儲物架以及周轉箱。
(3)檢查(Check,C)
①護士長及質控組成員每月定期抽查手術室與供應室器械交接情況,每月25日前將上個月手術室供應室交接錯誤統計數據及責任人進行統計,列入質控。②院感科每月對手術室與供應室進行督。③ 找出手術器械預處理,登記和預定方面的手術室和供應室交接錯誤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糾正措施。④護士長以及質控組人員隨機抽查每月手術室與供應室器械交接情況。⑤制定手術室與供應室交接標準化流程,并根據標準進行督查。
(4)處理(Action,A)
通過四個月的干預,①手術室與供應室器械交接較整改前有顯著提高,達到了預期的目標;②制作手術器械圖譜、建立常規手術器械基數本強化實習生和低年資護士的培訓效果;③護士長對于功能不良的器械及時更換,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④手術室護士與供應室護士建立微信群對于器械交接出現的問題在群內及時反饋,得到了及時處理,提高了手術室護士與供應室護士的工作效率;⑤每月對器械交接出現的重點問題,護士長在科務會議中利用頭腦風暴,讓大家群策群力,得到有效解決,減少器械交接錯誤的發生⑥院感科、護士長每月定期/不定期檢查,嚴格把好手術室與供應室的器械交接環節,保證了手術器械交接的準確性。
(5)評價方法
護士長及質控組成員將每月抽查的手術室與供應室器械交接情況數據匯總,每月統計器械交接正確率。
(6)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運用PDCA方法的觀察組器械交接正確率明顯高于未用運用PDCA方法的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31.3,P<0.05),見表1。

表1 手術室與供應室器械交接正確率的兩組數據比較
經在PDCA循環之后,手術室和供應室之間的器械交接正確率得到改善,并且醫院的運營成本降低,也減少了器械損耗,節約了人力,保證手術室工作正常進行。促進手術室和供應室之間相互溝通,關系更加和諧融洽。持續質量改進,使手術室人員增強了勇于創新和組織溝通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病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