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雪盟
(中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油氣工程研究院 吉林松原 138000)
八面臺油田儲層構造是位于松遼盆地南部中央凹陷區龍虎泡-大安階地上的一個局部構造,東臨古龍凹陷,西與西部斜坡區相連,是松遼盆地南部較為有利的油氣聚集區,區域內地層發育齊全,構造、斷裂比較發育。套改后八面臺累計探明含油面積93.1km2,探明石油地質儲量3370×104t,其中青一1590.94×104t,泉四745.12×104t。目前累計動用含油面積51.4km2,動用石油地質儲量2177×104t。其中青一段含油面積30.6 km2,地質儲量750.41×104t;泉四段含油面積16.3 km2,地質儲量254.17×104t。
八面臺區塊主要開采層位為高臺子油層和扶余油層,平均孔隙度13.1%,平均滲透率27×10-3μ m2,原始含油飽和度60%,地下原油黏度5.9mPa.s,原始地層壓力18.86Mpa,原始油氣比55.1%。
八面臺區塊2000年6月開始投入開發,2002年7月投入注水開發。目前開采現狀見表1。
(1)產量遞減幅度大,單井產液量和產油量均大幅度下降,且每年新井的初期產量也大體呈現下滑趨勢。
(2)單井產能低,青一、泉四層段的井單井產能低、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低。
(3)注采關系建立水平低,目前區塊水井105口,控制油井186口,出現注采見效的井組僅為7個,僅占總井組數的6.7%。出現這種狀況,其主要原因就是油層導流能力比較差,難以形成有效的驅替體系。
(4)地層壓力低,青一、泉四原始地層壓力為18.89Mpa,目前地層壓力僅為9.8 Mpa,普通壓裂增產難度大。
眾所周知,常規壓裂所形成的是單一裂縫,究其原因是壓裂施工所形成的“凈壓力”小于巖石水平主應力差加上巖石抗張強度。那么,如何達到轉向“凈壓力”,成為制約體積壓裂成功的主要因素。為此,研究了施工參數與凈壓力關系,根據公式:

表1 八面臺區塊總體開發現狀統計表

表2 八面臺油田兩口試驗井壓裂設計參數表

式中:P—裂縫凈壓力;E—巖石的彈性模量; μa—流體黏度;Q—泵注排量;L—裂縫長度;hf—裂縫高度。
結合八面臺老區裂縫性油藏特點,前期優選兩口典型井進行體積壓裂設計參數優化,優化施工參數見表2。
兩口先導性試驗井施工參數分別為:FD24-14井施工排量7 m3/min,施工總用液量1182 m3,支撐劑量36 m3,施工壓力64 MPa;FD26-14井施工排量5 m3/min,施工總用液量1055 m3,支撐劑量40m3,施工壓力56 MPa。
FD24-14井、FD26-14井均為老井改造,壓裂所形成的裂縫網絡受主應力方向影響,均為東西向,結合裂縫監測可知,隨著排量的不斷加大,裂縫波及帶寬隨之增大,由此可以得出結論:體積壓裂能夠大大增加該類油藏儲層改造體積。
FD24-14井、FD26-14兩口井出產較高,穩產能力相對較高,地層壓力明顯高于常規壓裂井,FD24-14井目前累產液量為1879方,壓裂注入液體1182方;FD26-14井目前累產液量為2013方,壓裂注入液體1055方。兩口井目前產液能力高,說明針對該類油藏應用體積壓裂方式能夠改善注采關系,補充地層能量,具有非常好的應用效果。
(1)體積壓裂能夠有效改善老區油水井注采關系,補充地層能量。
(2)認清凈壓力與排量關系是實現體積壓裂技術的關鍵。
(3)針對八面臺油田老區裂縫性油藏,必須有效利用天然裂縫,實現人造裂縫復雜化,增大改造體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