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浩蕓
摘 要: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在網絡化、新媒體化的媒介變革中,數據新聞一躍成為流行的新聞樣式。國內諸多高校開設了數據新聞課程,也積累了一些數據新聞教學研究的經驗和成果,這為地方高校數據新聞教學研究尋求邏輯基礎、創造現實價值提供了可能。
關鍵詞:地方高校;數據新聞教學研究;邏輯基礎;現實價值
數據新聞是大數據技術與新聞傳播領域的交叉事物,隨著大數據技術在新聞傳媒領域的深層次應用,強調數字優先、文字在后和信息可視化的數據新聞逐步興起并日益成為大眾傳媒特別是新媒體的主流報道方式,繼而使得開設“數據新聞”課程、培養數據新聞人才成為當前高校新聞傳播教育改革的重大趨勢。
1 地方高校數據新聞教學研究的邏輯基礎
如何開好數據新聞類課程是當前我國諸多高校新聞傳播專業亟需面對的問題。而地方高校作為國家教育體系的一部分,無法規避時代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同時,受地域和資源的限制,它們在開展數據新聞教學的過程中又面臨不少困難。因而針對地方高校數據新聞教育(學)的思考需要更加謹慎和周祥,筆者認為,這一思考當以現今國內學者對數據新聞教學研究的學術成果為邏輯基礎。截止2019年5月,在中國知網上以主題“數據新聞教育”或“數據新聞教學”、不限作者、不設年限,全部期刊為檢索條件,共找到44條結果。筆者發現這些文獻的研究視角大致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1對數據新聞教育的整體性思考
如黃志敏,王敏,李薇等人在《數據新聞教育調查報告》(新聞與寫作,2017-09)中通過對國內數據新聞骨干教師進行訪談,對我國新聞院校開展數據新聞課程的總體情況、數據新聞教育的模式、數據新聞的課程體系設置、師資隊伍建設以及未來發展狀況等進行了闡述。
1.2全球數據新聞教育情況介紹及中外數據新聞人才培養比較研究
方潔,胡文嘉在《全球數據新聞教育:發展特征與未來趨勢》(國際新聞界,2017-09)一文中對全球數據新聞教育的發展狀況進行全面的考察,梳理了各地數據新聞教育資源和已有數據新聞教育研究成果,試圖總結全球數據新聞教育在教育主體、教育內容、教育方式上的發展特征,分析其制約因素,并對數據新聞教育未來走向進行預判。
申琦,趙鹿鳴的《審慎前行:美國數據新聞人才培養現狀研究——基于美國新聞和大眾傳播教育認證委員會(ACEJMC)100所新聞院校的實證分析》(新聞記者,2018-02)一文中實證分析了美國ACEJMC認證的100所新聞院校開設數據新聞課程的基本情況,發現開設數據新聞相關技能課程的院校占半數以上,主要側重于培養可視化技能;已有專門開設數據新聞課程的院校,多以短期工作坊、單一導論型課程為主,其中傳統新聞教育名校的數據新聞課程體系設置較為完備。
許向東的《對中美數據新聞人才培養模式的比較與思考》(國際新聞界,2016-10)通過分析中美數據新聞人才培養模式及其特點,探索適合我國新聞教育和傳媒業實踐特點的數據新聞人才培養模式,從正確認識數據新聞的人才需求、開發網絡共享平臺、教育資源整合等維度進行反思,提出應對策略。
1.3國內高校數據新聞人才培養框架與模式研究
劉琴的《數據新聞人才培養的框架設置與實踐體系探究》(東南傳播,2016-06)一文關注到數據新聞人才匱乏的現實,從明確"文理兼容型"人才培養定位理念、搭建以計算機傳播學為通識平臺的教學機制、建立數據可視化的操作實訓中心、建構數據新聞人才培養模式、完善數據新聞學學科體系等五個方面,闡明當今高校如何進行數據化人才培養框架設定。
1.4針對地方高校提出數據新聞教學及人才培養建議
在中國知網上這類文獻總共找到3篇。情況如下:
張全芬,程恩慶的《地方高校如何培養數據新聞人才》(新聞戰線,2016-04)針對地方高校數據新聞人才培養的困境,指出地方高校必須更新新聞教育理念,開展模塊分層教學,同時與傳媒業展開合作,推動數據新聞教育的發展。
高冉的《地方高校引進數據新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新聞研究導刊,2018-05)從教學環節設置、教學隊伍建設等方面入手,結合作者的課堂實踐,探索轉型中的地方院校數據新聞人才的培養模式及課堂教學改革方案。
席青的《地方院校引進數據新聞教學的探索》(傳播力研究,2018-10)一文中指出數據新聞在當下媒介生態發展中已經由邊緣轉為主流, 但地方高校新聞專業的課程設置上與數據新聞教學與業界需求還存在距離和偏差。地方高校新聞院系要抓住教學改革的契機, 開展模塊化分層教學, 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協同教學, 促進高校教育與社會生產同步調, 培養數據新聞人才。
2 地方高校數據新聞教學研究的現實價值
從以上文獻的研究情況來看, 關涉“地方高校數據新聞教學或數據新聞人才培養”的話題都是近三年才興起,且文獻數量較少,在研究內容上,共同點是都能明確意識到目前地方高校培養數據新聞人才或進行數據新聞教學所面臨的困難,但對突破困境的路徑和方法上的思考還很不成熟,雖然有研究者提出了校內跨專業合作、校際合作、校企合作,但尚未提及專門性的校媒合作或者與校企合作混為一談,如席青在《地方院校引進數據新聞教學的探索》中的校企合作這一塊內容里說到以優秀的傳媒公司作為學生的實習基地,也提及可以與央視新聞、新華網、人民網、網易新聞、澎湃新聞、第一財經等新老媒體的融媒體平臺進行合作。但該篇論文尚未深入、具體的思考地方高校與地方性媒體合作的細節措施和詳盡方案,也未能顧及到地方高校以目前的實際情況并沒有能力和機會與央視新聞、新華網、人民網、網易新聞、澎湃新聞這些一線大媒體合作,畢竟迄今為止,全國范圍內開展系統性數據新聞教學的僅僅只是國內頂尖的少數高校(如中國傳媒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
由于受到歷史的、區域的、政策的及自身發展的各方面條件的局限, 地方高校在中國的高等教育體系中始終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地方高校如何定位, 如何充分發揮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的優勢, 如何積極拓展社會服務功能, 培養大批適應現實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是一個時刻擺在地方高校面前不可規避的問題,因而以“地方高校數據新聞教學研究”為母題,切切實實著眼地方,根據地方高校的客觀情況和地方媒體的現實需求,乘著國家大力推進縣級融媒體平臺建設的政策東風,通過科學嚴謹的調研和探討,尋找到一條適合地方性高校數據新聞人才培養的現實路徑,是非常有價值的研究行為。
參考文獻:
[1]黃志敏,王敏,李薇.數據新聞教育調查報告[J].新聞與寫作,2017(9)
[2]方潔,胡文嘉.《全球數據新聞教育:發展特征與未來趨勢[J].國際新聞界,2017(9)
[3]申琦,趙鹿鳴.《審慎前行:美國數據新聞人才培養現狀研究——基于美國新聞和大眾傳播教育認證委員會(ACEJMC)100所新聞院校的實證分析[J].新聞記者,2018(2)
[4]許向東.對中美數據新聞人才培養模式的比較與思考[J].國際新聞界, 2016(10)
[5]劉琴.數據新聞人才培養的框架設置與實踐體系探究[J].東南傳播,2016(6)
[6]張全芬,程恩慶.地方高校如何培養數據新聞人才[J].新聞戰線,2016(4)
[7]高冉.地方院地方高校引進數據新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新聞研究導刊,2018(5)
[8]席青.地方院校引進數據新聞教學的探索[J].傳播力研究,2018(10)
(本文系湖北工程學院2019年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校媒合作背景下地方高校數據新聞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的階段性成果。)